方孝孺
【注释】 投:放下。枕:枕头,用来垫着头部睡觉。叩心太息:捶胸顿足,长叹不已。披衣出户:披散衣服走出屋门。坐:因忧伤过度而昏厥。终夕:整夜。 【赏析】 天台山生与蚊子结下了冤仇,于是把枕头扔在地上,对着蚊子捶胸顿足,披散衣服,走出门外,坐到天明。他因为忧愤过深,以致昏倒在地
《指喻》原文翻译: 浦阳县青年郑仲辨,身体强健,面色红润,精神充沛,从未生过病。他的左手拇指生了一个疹斑,隆起像米粒般大。郑君对此表示担忧,并把它展示给别人看。众人见此皆大笑,认为不值得担心。过了三天,疹粒肿胀如钱一般大。郑君更加担忧,再次向人展示,但众人仍旧笑而不以为意。又过了三日,郑君的拇指肿大到可以完全握住整个手掌,甚至邻近的手指都感到疼痛,肢体、心脏和脊背全都不得安宁,无一片不病痛。
【注释】 ①越巫:指居住在越地的人。越地:今浙江一带,是越族的居住地,这里泛指南方地区。诡:夸耀、自夸。 ②人病:生病。 ③立坛场:在空地上搭起一个祭坛。 ④跳掷叫呼:跳着舞,叫着号。胡旋舞:唐代一种民族舞蹈,流行于中亚和西亚一带。 ⑤为胡旋舞禳(ráng)之:为这种舞蹈祈求平安。禳,祈神除灾。 ⑥幸已:病好了。 ⑦馔(zhuàn)酒食持其赀(qǐ)去:摆下酒菜,拿着钱离去。馔,摆设,供品;赀
浦阳郑君仲辨,其容貌丰满而健康,左手拇指上长了一个疹子,凸起并伴有粟粒大小的小疙瘩。他对此感到不安,于是询问旁人,但人们只是嘲笑他,认为这不值得担忧。 过了三天,疹子聚集成钱币大小;郑君更加忧心忡忡,再次向旁人求证,同样得到了相同的反应。又过了三天,他的大拇指肿大到可以紧握的程度,手指也因为疼痛而无法正常使用,就像被割破一样,全身上下无一不感到不适。他害怕了,便去请教医生,医生仔细检查后惊讶地说
``` 豫让论 豫让之事韩康,任章之事魏献,未闻以国士待之也;而规也章也,力劝其主从智伯之请,与之地以骄其志,而速其亡也。郤疵之事智伯,亦未尝以国士待之也;而疵能察韩、魏之情,以谏智伯。虽不用其言,以至灭亡,而疵之智谋忠告,已无愧于心也。让既自谓智伯待以国士矣。国士,济国之事也。当伯请地无厌之日,纵欲荒弃之时,为让者,正宜陈力就列,谆谆然而告之曰:「诸侯大夫,各受分地,无相侵夺,古之制也
豫让(Yù Ràng)论 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则当竭尽智谋,忠告善道,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生为名臣,死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简策,斯为美也。苟遇知己,不能扶危于未乱之先,而乃捐躯殒命于既败之后;钓名沽誉,眩世炫俗,由君子观之,皆所不取也。 注释:士君子指那些有才识、有德行的人;立身事主指在君主面前做事做人;既名知己指已经有了知心的朋友或君主
【注释】 豫让:战国时期晋国刺客。 论:评论。 虽然(即使):表让步。 国士:指有节操的士人。 朝为讎敌(仇敌):指与赵襄子作对。 暮为君臣:指后来成为赵襄子的臣下。 觍然自得:形容得意的样子。 噫(yī):叹词,表示感叹。 【赏析】 《豫让论》是一篇著名的散文论文,由韩愈所作。文章先从豫让的“义”入手,论述其义之不足,再从“智”方面加以评说,最后又指出其“愚”,并由此发出感慨:如果豫让不死
【诗句释义】 江山万里图,我昔奉敕辞金阙,西下巴川持使节。仙槎二月出龙河,万里春风掉晴雪。吴江茫茫入杳冥,棹歌初过蛾眉亭。锦袍不见李供奉,白云遮断三山青。烟芜涨绿知何地,白鸟双双没淮树。片帆风满疾如飞,矫首惊看溯流去。大孤小孤横雪波,匡庐五老青嵯峨。九江秀色叹奇绝,半空飞瀑悬银河。推篷竟日闲吟倚,瞬息舟移洞庭水。君山如黛压中流,十二烟鬟镜光里。好山远自峨眉来,潇湘练明天际开。疑峰九点落空翠
以下是对《送刘士端归括苍》的逐句翻译和注解: 1. 诗句翻译:回忆起当初高皇帝平定华夏,海内遭遇屯难如龙战野。 - 注释:高皇帝指的是朱元璋,他统一了中原地区,建立了明朝。 - 赏析:"忆昔高皇定华夏"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的回顾,怀念高皇帝朱元璋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海内遘屯龙战野"则描绘了一个动荡的时代背景,天下大乱,如同龙之战野一般。 2. 诗句翻译:三数公在帷幄中策划
题王叔明墨竹为郑叔度赋 吴下王蒙艺术且文采,吴兴赵公之外孙。黄尘飘荡今白发,典刑远矣风流存。 华亭朱芾称赞善画艺,每观王蒙必赞叹。说他妙处逼古人,世间流传倍增价。 昔日夜晚来到南屏山,高堂素壁五月寒。壁间举目见修竹,烟雨冥漠蛟龙蟠。 呼童持烛久久不寐,细看墨竹王蒙字。原来王蒙也喜好天趣,画师哪懂得他意深。 分枝缀叶人所共知,要外枝叶求神奇。天机贵足不贵似,这件事不可传诸师。 麒麟溪郑君好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