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高皇定华夏,海内遘屯龙战野。
帷幄谟谋三数公,君家中丞最潇洒。
舳舻十万捣虚来,帆樯蔽空声吼雷。
从容决策扫强寇,手扶日月沧溟开。
盗犯洪都突彭蠡,炮石星流湖水沸。
御舟阁河诸将哗,神箭穿颅逆酋毙。
是时中丞谋略精,指麾英杰江表平。
掀髯抚掌谈世事,天子称善群臣惊。
寰区混一定勋赏,铁券金符颁土壤。
中丞独擅翌赞功,赐号每为诸司长。
青田宰木三十年,高皇仙驭亦宾天。
国初故老尚谁在,几人事业图凌烟?
忽见闻孙三叹息,秀目疏髯遗像逼。
拟树丰碑墓道边,欲请天朝重褒锡。
至尊含笑问近臣,先帝功臣今有孙?
胡为拂衣入山去,旰食未敢忘君恩。
海内只今无盗贼,幽州兴兵恼邦国。
庙堂谋议岂无人,我怀中丞泪沽臆。
呜呼志士古所稀,留侯武乡今是谁?

以下是对《送刘士端归括苍》的逐句翻译和注解:

  1. 诗句翻译:回忆起当初高皇帝平定华夏,海内遭遇屯难如龙战野。
  • 注释:高皇帝指的是朱元璋,他统一了中原地区,建立了明朝。
  • 赏析:”忆昔高皇定华夏”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的回顾,怀念高皇帝朱元璋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海内遘屯龙战野”则描绘了一个动荡的时代背景,天下大乱,如同龙之战野一般。
  1. 诗句翻译:三数公在帷幄中策划,君家中丞最潇洒。
  • 注释:这里的“三数公”指的是三位谋士,他们在皇帝(高皇帝)的帷幄(即指挥部)中共同商议国家大事。“君家中丞”则指刘士端的官职,中丞是古代中央官名,这里特指刘士端在朝廷中的职务。“最潇洒”形容刘士端在工作中的风度和态度。
  • 赏析:这句诗展现了一个政治决策的场景,三位重要官员在皇帝的领导下进行谋划,而刘士端在其中表现出色,被赞为“最潇洒”。
  1. 诗句翻译:十万舳舻船只来捣虚,帆樯蔽空声音像吼雷。
  • 注释:这里的“舳舻”指的是船只,“捣虚”意味着进攻敌人没有防备的地方,“帆樯蔽空”形容船只众多,遮天蔽日。“声吼雷”则形容船只行进时的巨大声响如雷。
  • 赏析:描述了一次大规模的海上军事行动,军队浩浩荡荡地出发,气势磅礴。
  1. 诗句翻译:从容地决定消灭强敌,手扶日月沧溟开。
  • 注释:这里的“沧溟”指的是大海,“手扶日月”形容指挥大军的将领英勇无畏,能够控制整个战争的局面。“开”在这里有开辟、战胜的意思。
  • 赏析:表达了指挥者在战争中的英勇与智慧,能够掌控全局,最终取得了胜利。
  1. 诗句翻译:强盗侵犯洪都突然到彭蠡,炮石星流湖水沸。
  • 注释:这里的“洪都”指的是江西南昌,“彭蠡”是鄱阳湖的古称。“炮石星流”形容火炮发射如同星星般遍布四方。“湖水沸”则形容战事激烈,引起湖水沸腾。
  • 赏析:描绘了一次突如其来的军事冲突,强盗在洪都发动突袭,炮火连天,水势汹涌。
  1. 诗句翻译:御舟阁河诸将哗,神箭穿颅逆酋毙。
  • 注释:“御舟”指的是皇帝的船只,“阁河”可能是指江面上的一种防御工事,“诸将哗”形容众将领因战败而愤怒。“神箭穿颅”形容敌军将领被神箭射中头部而死。
  • 赏析: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士兵们英勇奋战,最终取得了胜利。
  1. 诗句翻译:那时中丞谋略精,指麾英杰江表平。
  • 注释:这里的“中丞”指的是刘士端,他在朝廷中担任重要职务,“指麾英杰”形容他的智谋和勇气。“江表平”可能是指长江以南的地区。
  • 赏析:赞美了刘士端在当时的杰出表现和战略眼光。
  1. 诗句翻译:掀髯抚掌谈世事,天子称善群臣惊。
  • 注释:这里的“掀髯”形容刘士端慷慨激昂的样子,“抚掌”则是拍手称赞的意思。“称善”表示天子对刘士端的表现给予高度评价。“群臣惊”则形容在场的大臣们因为刘士端的表现而感到惊讶。
  • 赏析:描绘了一次重要的朝会场景,刘士端的言论和举动引起了众人的注意和赞赏。
  1. 诗句翻译:寰区混一定勋赏,铁券金符颁土壤。
  • 注释:这里的“寰区”指的是全国,“混一”表示统一。“一定勋赏”指的是根据功绩给予奖励。“铁券金符”是古代的一种特权凭证,这里用来代表荣誉和特权。“颁土壤”则是指将这些功勋和权力授予地方。
  • 赏析:强调了刘士端为国家立下的赫赫战功和获得的荣耀。
  1. 诗句翻译:中丞独擅翌赞功,赐号每为诸司长。
  • 注释:“翌赞功”可能是刘士端在某个特定时期内的特殊贡献或成就。“赐号”表示皇帝赐予的称号。“诸司长”则是指主管各个部门的长官。
  • 赏析:描述了刘士端的特殊地位和贡献,以及因此受到的特别荣誉。
  1. 诗句翻译:青田宰木三十年,高皇仙驭亦宾天。
  • 注释:这里的“青田宰”指的是刘士端曾经担任过的地方官,“三十年”表示他在青田县任职的时间长度。“高皇仙驭”指的是高皇帝驾崩,成为了仙逝的皇帝。“宾天”则意味着去世或者离去。
  • 赏析:表达了刘士端在地方上的政绩和他对高皇帝的忠诚。
  1. 诗句翻译:国初故老尚谁在,几人事业图凌烟?。
  • 注释:这里的“国初”指的是明朝建国之初的时期,“故老”指的是老一辈的人。“尚谁在”表示还有哪些人存在。“几人事业图凌烟”则是指还有谁的事业能够被绘制成画像并陈列在凌烟阁上。“凌烟”是古代的一种画像展示方式,用以纪念功臣。
  • 赏析:反映了历史变迁后留下的遗迹和传说,以及对那些未留下名声却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的怀念和怀念。
  1. 诗句翻译:忽见闻孙三叹息,秀目疏髯遗像逼。
  • 注释:这里的“忽见”可能是指在某个时刻发现了某个物品或者看到了某人的遗像。“闻孙”可能是指听到了关于某人的消息或者故事。“三叹息”可能是指听到了某种感叹或感慨。“秀目疏髯遗像逼”则是指看到一幅画像中的人物容貌和胡须都非常英俊。
  • 赏析:表达了对一位已故英雄的思念和敬意。
  1. 诗句翻译:拟树丰碑道边幕,但教吾中丞哭。
  • 注释:这里的“拟树丰碑”指的是准备树立一个纪念碑来纪念某人的功绩,“道边幕”可能是指设置在道路两旁的帐篷或旗帜等标志物。“吾中丞哭”则是指刘士端因为这位英雄的事迹而悲伤落泪。
  • 赏析:反映了刘士端对这位英雄事迹的崇敬和缅怀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展现了作者对过去辉煌历史的记忆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同时,通过描绘战争场景、描述人物风貌、表达情感态度等方式,展现了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