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玉
规公业在净名得甚深义仆近获顾长康月宫真影对戴安道所画文殊走笔此篇以屈瞻礼 五浊之世尘冥冥,达观栖心于此经。 但用须弥藏芥子,安知牛迹笑东溟。 生公吐辩真无敌,顾氏传神实有灵。 今日净开方丈室,一飞白足到茅亭。 【注释】: 五浊之世:指佛教所说的世界,即五浊恶世。尘冥冥:指世间纷扰复杂、污秽不清的状态。 达观栖心:指达观无我、专心修行的态度。 但用须弥藏芥子:比喻佛法广大无边,能容纳一切
【注释】 逍遥湖:在今湖北黄岗县,东晋陶渊明曾隐居于此。微雨:小雨。闲:静。性野:性格放达。难依俗:指不随世俗。玄:玄妙。冥:幽深。何由:何以。潇洒:清高超逸。对云汀:面对云天和水边平地。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辞官归隐后的晚年。首句“晚景微雨歇”,点出时令是暮春,正是春雨初霁,天气转暖的时候,诗人的心情也由冷转热,由愁转乐。“晚景”二字,点明时间,为全诗定下基调。次句“逍遥湖上亭”。点明地点
【赏析】 此诗是诗人寻访玉芝观时的即兴之作。 前四句,写寻访玉芝观的情状。首二句“寻仙向玉清”,直抒胸臆。诗人以“寻仙”自诩,表明其求道心切。他向往玉清,企望在道教圣地玉芝观找到修炼仙道的契机和良师益友。第三句“独倚雪初晴”。点明寻访时间与天气。诗人独自登上玉楼,倚窗而立,欣赏着冬日里难得一见的雪景。第四句“木落寒郊迥”。“木落”指树叶凋零。“寒郊”指寒冷的郊野。这一句描写的是玉楼所见的秋末之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的“赏析”,然后把握诗中重要词句的含义和作用,最后再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1) 本题是诗歌的内容概括,注意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2) 本题考查诗歌的手法,注意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3) 本题是诗歌的情感分析,注意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答案】 译文:清明过后雨过天晴时,极目远望空自蹙眉叹息
金塘路中 山连楚越复吴秦,蓬梗何年是住身。 黄叶黄花古城路,秋风秋雨别家人。 冰霜想度商于冻,桂玉愁居帝里贫。 十口系心抛不得,每回回首即长颦。 注释: 金塘路中:金塘,即今杭州钱塘江边,这里泛指杭州一带的街道。 蓬梗何年是住身:蓬梗,形容飘泊不定,像蓬草和木梗一样无根无定。何年,什么时候。是住身,居住。 黄叶黄花古城路:黄叶黄花,形容深秋时节,落叶满地,百花凋零的景象。古城路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及手法赏析,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此诗为诗人晚年所作。诗人以“自遣”为题,抒发了作者晚年的感慨。首联“翻覆升沉百岁中,前途一半已成空”点明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颔联“浮生暂寄梦中梦,世事如闻风里风”写自己的心境,表达诗人对名利看淡的态度。颈联“修竹万竿资阒寂,古书千卷要穷通”表现作者追求高雅情趣的生活态度。尾联“一壶浊酒暄和景,谁会陶然失马翁”
【解析】 此题考核识记理解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要审清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考生在回答时要仔细阅读诗歌,找出诗句中的关键词语,然后进行概括、翻译、加上注解、写赏析。注意字数要求,一般不超过30字。如第一句的注释为:岭日指岭上之太阳。第二句的注释为:水花即水花镜。第三句的注释为:水蝶蝴蝶,此处代指游鱼
东湖二首 雨气消残暑,苍苍月欲升 林间风卷簟,栏下水摇灯。 迥野垂银镜,层峦挂玉绳。 重期浮小楫,来摘半湖菱。 翻译: 雨气消散了剩余的暑气,天空中的月亮渐渐升起。 在树林间微风吹动着席子,栏杆旁水面上轻轻摇曳着灯火。 广阔的原野上倒映着像银镜一样的月光,层层叠叠的山峦挂着似玉的绳索。 期待再次乘坐小船,来采摘湖中一半的菱叶。 注释: 雨气消散了剩余的暑气,天空中的月亮渐渐升起。雨气消散
【注释】 湖阁晓晴寄呈从翁二首(选自《全唐诗》): 高秋凭远槛,万里看新晴。 重雾披天急,千云触石轻。 湖山四五点,湘雁两三声。 遥想潘园里,琴尊兴转清。 赏析: 其一 【注释】 高秋凭远槛,万里看新晴。 重雾披天急,千云触石轻。 湖山四五点,湘雁两三声。 遥想潘园里,琴尊兴转清。 赏析: 其一、“高秋凭远槛,万里看新晴。”两句是写登高览远,极目远望,只见晴空万里,万里晴光照耀在湖上
北风 病发乾垂枕,临风强起梳。 蝶飞魂尚弱,蚁斗体犹虚。 瘦骨呻吟后,羸容几杖初。 庭幽行药静,凉暑翠筠疏。 注释: 1. 病发乾垂枕:指生病时,身体无力,只能躺在枕头上。 2. 临风强起梳:在微风中勉强起床梳理头发。 3. 蝶飞魂尚弱:比喻自己的身体虚弱,如同蝴蝶一般。 4. 蚁斗体犹虚:比喻自己的身体状况不佳,如同蚂蚁战斗时的体态。 5. 瘦骨呻吟后,羸容几杖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