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鸿祚
菩萨蛮十五首 其十三 诗句释义: 1. 辘轳金井鸦啼晓,映帘红日梳头早。 - 描述了一个清晨的景致,辘轳(一种吊在井上的装置)上挂着金色的井,乌鸦在井上啼叫,而朝阳透过窗户映照着红色的窗帘,女子在早晨起床梳妆打扮。 2. 闻道尺书来,锦笺和泪开。 - 听说有远方的来信,女子打开精美的书信时,泪水已经打湿了锦制的信封。 3. 如何归计误,南下潇湘去。 - 女子感到困惑,为什么自己的归家计划会出错
注释 - 江城明月引:一种曲调名称,这里指诗歌的标题。 - 是谁:是谁在深院夜晚吹奏笙。 - 雾冥冥:形容夜色浓重,像烟雾一样。 - 月盈盈:明亮的月光。 - 过了烧灯:过了元宵节,即农历正月十五日之后。 - 时节峭风轻:形容天气凉爽,风力微弱。 - 几日后堂:几天后被锁上了的房间,可能是指某个地方被封闭或关闭。 - 闲绣谱:闲置不用的绣工书籍。 - 冷湘奁:冰凉的湘水之畔
诗句释义 润涩琴丝,暗敲窗竹人初定。 - 润涩: 形容词组,形容音乐或声音的音质。 - 琴丝: 指琴弦。 - 敲窗竹: 敲击窗户旁的竹子。 - 人初定: 指人物已经安顿下来。 胆瓶清瘦小桃枝,屏底娟娟影。 - 胆瓶: 一种古时用来盛水的容器,通常较细长。 - 清瘦: 形容物体瘦削、简洁。 - 小桃枝: 小树枝干纤细。 - 屏底: 屏风下面。 - 娟娟: 美丽的样子。 象局娇嫌袖冷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叠鼓收寒,试灯风小珠帘卷。 - 叠鼓声中驱散了寒冷,微风轻拂下,珠帘被轻轻卷起。这里“叠鼓”可能指的是夜晚的鼓声,象征着夜幕的到来,而“试灯”则意味着点起蜡烛来照明。 2. 玉梅消瘦倚窗枝,蟾月窥人浅。 - 玉梅(或称腊梅)因寒冷显得憔悴,它依偎在窗口的枝头,仿佛在凝视着月光,月光似乎也显得格外清晰。 3. 十里银笙钿管,簇行云铜街绣软。 -
【注释】: 1. 高阳台二首其一:高阳台,即高唐赋。作者以“高阳台”为题,自序云:因读宋人词有同赋者,戏效之。二首其一,《全宋词》作《高阳台·秋感》。麟带愁香指麒麟佩带的香气,犀帷梦玉指犀木帷帐中的美梦。金猊暖压氍毹指狻猊(又称狮子)炉内火势旺盛。 2. 病怯朝眠:指身体虚弱,怕冷,早晨起床后便躺在床上不愿起来。 3. 凉云吹度平湖:形容天气晴朗,白云悠悠地飘过湖面,如风一样轻拂着湖面。 4.
【注释】 片时:片刻。 短墙阴:矮墙的暗影。 一样、偏是:同样,只是。红瘦、翠减:指草木凋零。 燕支山:在今新疆北部。 雨中人远,画里愁深:指身在远方的人和身处画中的人的思念之情都很深。 倚醉满烧银烛砌:靠着醉酒,点燃满屋的蜡烛。 秋心:指秋天的愁绪。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词人以拟人手法写秋日黄昏时分,在庭院中所见景物的变化,表达了对故国山河的怀念之情和伤别怀远的情怀。
注释: 如今不合江南住,江南处处多烟雨。 意思是现在的我不再适合生活在江南,因为那里的烟雨太多。 烟雨晚霏霏,冶游人未归。 烟雨蒙蒙,傍晚时分,游玩的人还没有回家。 犀株防胆怯,玉箸揉蓝浥。 犀木的柱子可以防患于未然,防止人们因恐惧而颤抖;玉制的筷子可以擦拭干净,防止沾染污垢。 愁似暗潮生,自生还自平。 忧愁就像暗潮一样汹涌而来,自己产生又自行消散。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江南风光和人情风情的词作
艳曲题裙,清声碎玉,消磨何限欢场。 侠骨飘灵,当时留赠萧娘。 云腴镵得如人腻,扫轻塺、澹写潇湘。 好收藏、小字星星,旧署王昌。 银钩惯寄相思札,问头陀知否? 宿愿应偿。 泪眼盈盈,红丝不系柔肠。 可怜片石经尘劫,数秣陵、遗事苍凉。 最难忘、烟月妆楼,孔雀庵旁。 注释: - 艳曲题裙:美丽的女子在宴会上用艳曲为衣服装饰,增添了色彩。 - 清声碎玉:清脆的声音如同碎玉般悦耳。 - 消磨何限欢场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通读全诗,从题材、结构、手法、语言等角度分析其艺术特色,然后判断运用了哪些手法,并结合诗句加以解释。本题要求考生对“夜来风似郎踪恶,晓来云似郎情薄”这两句诗作赏析。此句的意思是:夜里的风好像情人的踪迹一样让人讨厌;天明时云彩像情人的情意一样轻薄。诗人通过描写夜晚风声的“恶”
翠蛾轻晕斗春红,香暖燕泥融。 【注释】:翠蛾:指美丽的女子。这里指女子的眉毛。轻晕:淡红色。斗春红:形容眉色鲜艳如花。 挝(zhuā)鼓:击鼓。院落:指庭院。 吹箫澹月帘栊(lóng): 在月光下吹箫的声音轻柔而悦耳。 清明过了,花朝过了,宿酒频中:清明、花朝,都是节日或节气的名称;宿酒,指饮酒过量,醉了。 小屏闲睡:小屏风上绣有美人,所以称“小屏”。闲睡:无事可做,懒洋洋地躺着睡觉。绿阴:绿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