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时春睡梦难寻,重见短墙阴。
一样绿肥红瘦,断肠偏是而今。
燕支澹注,雨中人远,画里愁深。
倚醉满烧银烛砌,蛩诉出秋心。
【注释】
片时:片刻。
短墙阴:矮墙的暗影。
一样、偏是:同样,只是。红瘦、翠减:指草木凋零。
燕支山:在今新疆北部。
雨中人远,画里愁深:指身在远方的人和身处画中的人的思念之情都很深。
倚醉满烧银烛砌:靠着醉酒,点燃满屋的蜡烛。
秋心:指秋天的愁绪。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词人以拟人手法写秋日黄昏时分,在庭院中所见景物的变化,表达了对故国山河的怀念之情和伤别怀远的情怀。
上阕写庭院中景色的变化。开头三句写春天过去,庭院中的花草树木已经长得茂盛起来。接着两句写春去之后,院中又出现了新的情景:矮墙的影子映在院中,显得特别阴暗;院中草木繁茂,但花已凋谢,叶也稀疏了,一切都显示出衰败的景象。结尾一句点出“短墙阴”这一特点,与前一句呼应。这几句从时间上来说,写的是“朝中”;从空间上来看,写的是“庭中”。
下阕由景生情,抒发了作者的哀怨之情。开始五句用典抒情。“燕支淡注”,出自《后汉书·班超传》,燕支即燕支山,位于今新疆北部,其泉水甘美。这里指燕支山上的泉水。“雨中人远”,出自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里指雨中行人远行。“画里愁深”,出自唐李贺诗:“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这里指画中的愁思深重。这几句用典抒情,暗寓了词人对故国的眷恋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流落他乡的友人的深深怀念。
过片后两句写自己倚醉而坐,满院都是银烛光。最后两句写蟋蟀叫声传来的悲凉之音,更增秋夜之凄清。全词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深沉的哀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