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结
【译文】 当年我因为叛乱而逃难,全家迁到江南避难。 每天行走几十里路,心中爱着这山村美景。 山峦回环水波荡漾,哪户人家没有泉水清流? 修长的竹子夹道两旁,扁舟都能停泊门前。 瀼溪中间有曲折河岸,那一边的太阳照得暖洋洋。 邻里曾经送给我,答应子孙世世代代。 我曾面临困难缺少粮食,邻里都慷慨相送救济。 我也曾因贫困而忧愁不欢,邻里们都给予关爱和帮助。 如今斯人转趋贫弱,徭役赋税却怨声载道。
诗句与译文: 1. 炀皇嗣君位,隋德滋昏幽。日作及身祸,以为长世谋。 - 注释: 炀帝继承皇位,隋朝的德行变得昏庸。他每天做自己应得的灾祸,却认为这是为长远考虑。 2. 居常耻前王,不思天子游。意欲出明堂,便登浮海舟。 - 注释: 平时以以前的帝王为耻,不思念天子的游乐。他意图离开皇宫,登上了海上船只。 3. 令行山川改,功与玄造侔。河淮可支合,峰峦生回沟。封陨下泽中,作山防逸流
舂陵行 诗句: - 军国多所需,切责在有司。 注释:军队和国家都有许多需求,责任主要落在主管官员身上。 - 有司临郡县,刑法竞欲施。 注释:有司(即官员)来到郡县,施行严厉的刑法。 - 供给岂不忧,徵敛又可悲。 注释:供应物资难道不让人担忧,征税征敛又让人悲哀。 - 州小经乱亡,遗人实困疲。 注释:小小的州城经历了动乱而灭亡,留下的人都非常疲惫。 - 大乡无十家,大族命单羸。 注释
【解析】 1.“演兴四首初祀”:这是一首祭祀的诗,描写祭祀的场景。“四首”,这里指四种不同的祭品。“初祀”,指祭祀的开始。全句意思是在祭祀的开端时,献上这四种不同的祭品。“恶此土之失时”,这里的“恶”是厌恶的意思。“失”是指失去了时机、机遇或条件。这句的意思是:厌恶这块地失去了好时机,如今神木茂盛不起来了。“今神柽兮不茂”,这里的“神”指的是神木。“柽”,是一种树木的名称。这句的意思是
诗句释义 1 天下未偃兵:天下没有停止战争的意思。 2. 儒生预戎事:儒生参与军事事务。 3. 功劳安可问:功劳怎么能去询问?这表达了一种对军人的赞扬和对其付出的尊重。 4. 且有忝官累:我竟然有愧于官职。"忝"是谦辞,表示自己有愧。 5. 昔常以荒浪:以前经常被荒废或忽视。 6. 不敢学为吏:我不敢学习做地方官吏。 7. 况当在兵家:更何况我在军队中。 8. 言之岂容易:说这些事情难道容易。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写诗人雪中怀念友人孟武昌。首联点明时令和季节特点;颔联描绘了农者收成后喜悦的场景;颈联表达了自己因寒冷不能起身的无奈;尾联抒发了对孟武昌的喜爱与思念之情。本诗语言平易自然,意境优美清新,情感真切动人,是一首优秀的咏怀之作。 (1) 冬来三度雪,农者欢岁稔。 译文:冬天到来,三次下雪,农民欢喜收获年丰。 赏析:首联开门见山,点明了时令和季节特点。 (2) 我麦根已濡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考生理解诗作的思想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全诗的意境、手法、语言等分析其艺术特点,最后再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来理解诗歌。此题中“山凿落兮眇嵚岑”,“眇”是高峻的样子;“嵚”“岑”是形容山石高耸突兀的样子。“云溶溶兮木棽棽”,“溶溶”是水汽弥漫的样子;“棽”“棽”是形容树木繁茂茂盛的样子。所以整句的意思是:高山峻立,云雾缭绕,林木茂盛
诗句释义 - 招太灵兮山之巅:呼唤或召唤太灵降临至山顶。 - 山屹𡵉兮水沦涟:形容山势高耸,水流湍急的样子。 - 祠之襱兮眇何年:在祭祀的场所(祠堂)中,祭拜的对象模糊不清,不知道是何时。 - 木修修兮草鲜鲜:描述树木生长得繁茂,草地也显得新鲜。 - 嗟魑魅兮淫厉:感叹邪恶的事物(如鬼神、妖精等)肆无忌惮地作祟。 - 自古昔兮崇祭:从古至今,一直有对神灵的崇拜和祭祀。 - 禧太灵兮端清
译文 我思虑未得,马如龙般矫健,独自遮蔽在山颠之上。久违低回而心生愠怒,空仰讼于上玄天庭。 那至精之物必有应,宁古有而今已无。将与身俱亡,岂止言而已乎。 注释 1. “演兴四首初祀”:指的是《诗经·周南·关雎》篇的第四首诗,这是一首祭祀之诗,用来祈求神灵的保佑。 2. “思未得兮马如龙”:表示诗人心中有所期盼,但尚未得到。 3. “独翳蔽于山颠”:形容自己孤独地隐藏在山巅。 4.
这首诗出自《忝官引》,作者是唐朝诗人王维。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天下昔无事,僻居养愚钝。 山野性所安,熙然自全顺。 忽逢暴兵起,闾巷见军阵。 将家瀛海滨,自弃同刍粪。 往在乾元初,圣人启休运。 公车诣魏阙,天子垂清问。 敢诵王者箴,亦献当时论。 朝廷爱方直,明主嘉忠信。 屡授不次官,曾与专征印。 兵家未曾学,荣利非所徇。 偶得凶丑降,功劳愧方寸。 尔来将四岁,惭耻言可尽。 请取冤者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