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藻
画图别样开生面。恰快似并州剪。如此江村能几见。美人何处,青山不老,一片烟波远。 拆枝花倚东风软。更活色生香满。何日翠樽湖上款。故乡山水,劳君点笔,写入鹅溪绢。 注释: 1. 青玉案:一种词牌名。 2. 画图:指画中的美景。 3. 生面:新颖的面貌,与众不同的样子。 4. 并州剪:并州的剪刀,这里比喻用剪刀剪出的图画。 5. 江村:指乡村景色如画的河流旁的小村落。 6. 翠樽:绿色或青色的酒杯。
梦回清绝。小院溶溶月。香又不寒云又热,酿作满庭红雪。 参差玉剪东西。几时换却羽衣。不是花留艳影,琼楼谁见双飞。 接下来将逐句对译这首诗: 第一段:梦回清绝。小院溶溶月。香又不寒云又热,酿作满庭红雪。 - 注释: 梦回:指梦境回到过去。小院:指的是一个小的庭院。溶溶月:月光如水般明亮、柔和。香:此处可能指花香或月光的香气。不寒:不感觉寒冷。"云又热"形容天空中云气温暖如夏。酿作满庭红雪
【注释】 江城:指临安。莲漏:指漏壶。秋长:即“秋长”的倒装句,意思是说时间过得像秋天那样漫长。昏黄:形容灯光昏暗不明。联床:并排坐着。红灯:红色灯光。坐碧窗:坐在绿窗前。碧窗:绿色的窗户。月半廊,花半墙:指月光映在走廊上,花影投射在墙上。梦也梦也,梦不到、春草池塘:梦也梦也,梦中也梦不到春天的草塘。阵阵西风,吹露未成霜:阵阵西风吹起,露水还没有结成霜。十幅蒲帆:指船上挂着的帆。何日到,空望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读书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掩却屏山十二重”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屏风上的山水画,象征着高深的学问和丰富的情感。屏风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家居装饰品,上面绘有山水、花鸟等图案,代表着主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这里的“掩却”意味着放下或收起,表示诗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刻,选择放下繁复的世事,专注于自己的学问和艺术修养。 “不知明月到帘栊”一句
【注释】 虞美人 :词牌名,本为唐教坊曲。 散花小劫(jié):指金兵入侵南宋的“靖康之变”。 病怀底事太缠绵:病中的心情怎么如此缠绵难解。 罗幕寒如水:罗帐被褥冷得象水一样。 一般听雨一般秋:象我一样的听雨声、听秋风。 【赏析】 《虞美人·寄陈造》是宋代诗人辛弃疾所作的词。上片写作者对金军南侵的忧虑;下片写自己与友人一起听雨赏秋,表达出对友人的关心和思念。全词语言平缓自然,情感真挚感人
【注释】 百字令:词牌名。又名“百字谣”、“百字令慢”、“百字令慢·秋色”。双调,一百字,上下片各四仄韵,一叠韵。上阕三平韵,下阕两平韵、两仄韵。 者骊珠:即明珠。 妙手:巧匠。 裁云缝月:指女子刺绣技艺高超。 半面缘悭:指女子容貌美好而无缘见面。 惊才觉艳:惊叹对方才华横溢而更觉得其貌美。 玉台:指女子的居室。 伤心圆缺感:指女子因思念情人而产生的愁苦。 卖珠补屋:典出《列子·汤问》的故事
浪淘沙 双桨打横塘。何限江乡。绿波争似别愁长。最忆前宵曾剪烛,同话西窗。 无计共离觞。踠地垂杨。数声风笛断人肠。从此天涯明月夜,各自凄凉。 指船桨;打,拍击;横塘,池塘,水波荡漾的地方;江乡,江南水乡;绿波,绿色波浪;别愁长,形容离别之愁悠长无边;最忆,最想;前宵,昨夜;剪烛,点灯;西窗,西侧的窗户;无计,没有办法;共,一起,一起喝;离觞,别离酒杯;踠地,弯曲的样子;垂杨,柳树
卜算子 愁不共春归,界入双娥里。门外飞花几尺深,个是埋愁地。 立近碧阑干,泪湿罗衫子。芳草何曾解断肠,人自伤心耳。 译文: 在这首《卜算子》中,夏完淳表达了深深的忧愁和孤独感。诗中的“愁不共春归,界入双娥里”描绘了诗人对春天离去的不舍与哀愁,仿佛将诗人的忧愁带入了一个更为深远的境界,即两个美丽女子的闺房之中。而“门外飞花几尺深,个是埋愁地
诗句如下: 风漪八尺玲珑展。 午睡何曾惯。 闲分药裹倦摊书。 长日如年彊半病销除。 注释: - 风漪,水波纹。 - 八尺,长度单位,一尺约等于1/3米。 - 玲珑展,形容事物精致而优美。 - 午睡,指中午休息。 - 惯,习惯。 - 闲分,闲暇时分发散。 - 药裹,即中药包。 - 倦,疲倦。 - 摊书,指翻阅书籍。 - 长日,时间长。 - 彊半,一半。 - 病销除,疾病消失或缓解。 -
注释: 玉局人遥,碧城路回,仙云一朵飞来。盥罢蔷薇,几回吟向妆台。扶风许执金钗贽,怅何时、立雪闲阶。向纱帷,席近春风,笺展秋苔。 琳琅金薤花前读,叹青莲去后,无此天才。落月梁间,淡然想见高怀。兰姨琼姊瑶清约,待明年、拜识芳徽。好徘徊。绮阁红窗,笔阵书堆。 译文: 玉局仙人已经远去,碧城之路回环曲折,一朵仙云飘然而来。洗过脸后,我几次在梳妆台前吟诗。曾经得到过扶风太守的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