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不共春归,界入双娥里。门外飞花几尺深,个是埋愁地。
立近碧阑干,泪湿罗衫子。芳草何曾解断肠,人自伤心耳。

卜算子

愁不共春归,界入双娥里。门外飞花几尺深,个是埋愁地。

立近碧阑干,泪湿罗衫子。芳草何曾解断肠,人自伤心耳。

译文:
在这首《卜算子》中,夏完淳表达了深深的忧愁和孤独感。诗中的“愁不共春归,界入双娥里”描绘了诗人对春天离去的不舍与哀愁,仿佛将诗人的忧愁带入了一个更为深远的境界,即两个美丽女子的闺房之中。而“门外飞花几尺深,个是埋愁地。”则形象地描绘了窗外飞舞的花瓣深深埋入了这无尽的忧愁之中。

注释:

  1. 秋色到空闺:形容秋天的景象来到了空旷的闺院中,给人一种寂寞冷清的感觉。
  2. 夜扫梧桐叶:描述了夜晚清扫梧桐树叶的情景,可能象征着清理内心的烦恼和忧伤。
  3. 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表达了原本期待的同心结并未实现,反而陷入了更深的相思之中。这里的“相思”,不仅仅是情感上的牵挂,也暗喻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和悲叹。
  4. 十二玉阑干,风动灯明灭。:通过描绘栏杆上灯火摇曳的情景,增添了一种朦胧而忧郁的氛围。
  5. 立尽黄昏泪几行,一片鸦啼月:表达了诗人在黄昏时分独自站立,眼泪不停地流下来的情景,伴随着乌鸦的悲啼,营造了一种凄凉而又深沉的意境。

赏析:
《卜算子》是一首充满深情且风格独特的作品。诗中不仅通过对秋天景象和人物情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细腻与复杂,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将个人的情感经历与自然景象、历史文化背景相结合,形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诗中的“愁不共春归”和“相思”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时代背景下个体命运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歌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逝去的哀伤以及对爱情与人生无常的感慨。这种表达方式既富有哲理性,又充满了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