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藻
【注释】 1. 断褐沈坟:穿着破布衣在坟墓前。 2. 巨鹿:指东汉末年曹操曾被封为“魏公”,治所在巨鹿,今河北邢台。 3. 夕阳苍藓:指夕阳下的长满青苔的小土丘。 4. 秋风古木:指秋天的风和树影。 5. 彤管:红色笔管。 6. 玻璃空艳温泉浴:形容碑石表面像玻璃一样光滑,但里面没有内容。 7. 黄绢遇中郎:指曹娥的《黄绢》诗。 8. 生花妙笔:指王羲之的书法。 9. 韩陵:指汉文帝陵墓。 10
【译文】 秋风中吹来了阵阵清风,凉得秋花的花朵都凋谢了。黄昏时分又感到寒冷,蒙蒙细雨中人倚在疏帘下。 香篆袅袅升起,倦倚熏笼,鬓影松松,青灯挑不尽,钗头缀玉虫。 赏析: 南乡子·吹到鲤鱼风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之作。她早年的词多写闺情,风格婉约;而后期的词则多写家国之忧,风格豪放。这是一首典型的豪放词。 上片开头两句,描写秋风中吹来了阵阵清风,凉得秋花的花朵都凋谢了。这两句看似平淡无奇
【注释】 “生绡尺幅”:以生丝织成的绢。“胭脂冷”:指画中的美人颜色已褪,显得有些憔悴。“二分娇艳一分愁”:一半是美丽娇艳,一半是忧愁。“和月和烟不是楚天秋”:意思是说,虽然画中美人与楚天秋景相配,但她并不是楚地的美女。“春泥底事坟香早”:意思是说,春天里,泥土上长出的草已经长得很高了,而坟上的香早就燃尽了。“宿了红心草”:指的是坟上长出的草已经长成了红色,而且很茂盛。“凭谁画出美人魂”
《江城梅花引》是一首宋代词人吴文英的作品,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美景和对友人倪梅村及其夫人的祝愿,展现了词人的才情与情感。下面是诗句、译文、关键词注释与赏析: 1. 诗句: 夕阳西下水东流。怕经秋。又经秋。(第一句) 目送飞鸿,阵阵过南楼。(第二句) 猛觉尖风寒翠袖,埋怨到,挂帘栊、玉一钩。(第三句) 月当头。酒半瓯。香半篝。(第四句) 唱也唱也,唱不了、一曲凉洲。(第五句) 笑问嫦娥,灵药几时偷
【注解】 菩萨蛮:唐教坊曲名。双调七十五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一叠韵。上片两仄韵一孤雁出群格,下片两孤雁入韵格。 韶华:美好的春光。 围:围绕。青粉:青色的绸缎。风团絮:指柳絮。飞絮:柳絮在空中随风飘落。扑帘香:扑打在帘上的柳絮散发出香气。 画屏山外山:指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 赏析: 这是一首写暮春时节的闺怨词。首句说春天的美好时光难得停留,次句写墙边柳絮纷飞,三句写柳枝长而多,四句写夕阳西下
【解析】 此诗首联写景,次联写情,三、四联写意,最后两联写意。诗人在描写风景的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情怀。 “放轻舟,短长堤畔”句,是写诗人在水光山色之间泛舟的情景。“谁跨”,即“谁骑”。这是诗人自问自答,也表达了他对骑马游湖的渴望之情。 “秋去也,只睡里、烟鬟山色仍如画。”意思是说,秋天已经过去了,只有那山里的烟云还像画一样美丽。“烟鬟”即指山,这里指山的秀美如画。 “段家桥下。看枫叶霜乾
绣窗闭。窗外红帘垂地。黄昏后,一点灯疏,曲几深屏不曾倚。添衣唤侍婢。半臂绵温香腻。淡妆就,月转花阴,炙罢银簧试双髻。幽意。碎难理。渐翠袖慵抬,铅泪如洗。断肠诗草阑珊味。 译文: 兰陵王 绣着花纹的窗户紧闭,外面挂着红色的帘子垂下地面。黄昏过后,一盏孤灯闪烁,曲几深处的屏风未曾靠依。增添衣物召唤侍仆,身着半臂的衣裳感到温暖而芳香。淡妆打扮,趁着月光,试插双髻。 幽思难以梳理。渐渐袖子慵懒抬起
【注释】 ①玉笛数声:指笛声悠扬。②落梅飞絮:形容梅花凋谢,柳絮飘飞。③红墙:指红色的宫墙。④“不把”二句:意思是说:春天去了,春天去了。 【赏析】 《如梦令》是一首小令。作者以“春去”二字为线索,通过景物的描写和抒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春光易逝的感慨,同时也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留恋之情。 词的前两句写景。“玉笛数声何处?吹尽落梅飞絮。”这两句的意思是:不知玉笛声飘荡在何处?它吹得梅花凋谢
【注释】 霓裳:唐代乐曲名。此指词人自喻。工,擅长。“谁”句:是谁曾善于弹奏《霓裳》的旧曲调?一声声断还续:一遍又一遍地弹奏,断续不断。飘零淮海头将白:在江南飘泊的岁月里,头发已斑白。将,将要;下一句是“赖有随身竿木”。身,自己。花簌簌:形容歌声悠扬动听。叹老矣:叹息自己的衰老。龟年:唐玄宗李隆基时著名歌妓李龟年,因善长唱《归去来》,人们又称他为“李龟年”。红豆:即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诗句释义及赏析: - 弯弯月子,照入红闺里。病骨珊珊扶不起。只把碧窗深闭: - 这句话描述了夜晚的景象和室内的情景。"弯弯月子"可能意味着明亮的月亮挂在天空,而"红闺"则指的是女子的卧室。"病骨珊珊扶不起"形容了女子由于生病而体弱多病,难以起身。她选择"只把碧窗深闭"以避风避寒,这表现出了她不愿外出,或是需要安静休息的状态。 - 几家银烛金荷。几人檀板笙歌。一样黄昏院落。伤心不似侬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