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藻
【注释】 卜算子:词牌名,又名“百尺楼”、“眉山词”。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句,前后片各三平韵。 时节:时令。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四日或五日。 小雨:春雨。 独倚银屏避晓寒:独自靠着银色屏风来躲避早晨的寒冷。 罗衣熨:指用丝织品来熨烫衣物。 海棠风:指春天海棠花开放时的风。 打叠(dǎ è):整理、收拾。 春愁:春天的忧愁。 不下帘:不放下帘子。 【赏析】
【注释】 沁园春:词牌名。 镇:整。 支离(zhīlí):残破。 瘦影:形容人或物的消瘦,瘦弱的样子。 翠袖冰绡:形容女子的衣着,翠色的袖子和白色的丝绸。 帘卷双钩:指帘子被拉开,露出双钩形图案。 窗开六扇:指窗户打开六个扇子。 燕子:这里指燕子飞来。 碧柳缃桃:青绿的柳条和桃花,是春天的象征。 自湔裙(jiānquán)人散:自己洗净衣服,意思是自己独处。 闲居:闲居在家。 踏青期阻
【注释】 闲庭宇:庭院。 秋如许:秋天如此。 还添几个寒虫语:还有几只秋虫的鸣叫。 一声声:一阵阵。 一更更:夜深了。 难道今宵,听到天明:难道今夜能一直到天亮。 听:倾听。 茶分乳:茶水倒入乳中。 香销炷:香烟缭绕。 红衾欲整从新住:被子要铺好,准备过夜。 且消停:暂且休息片刻。 再呼灯:点燃灯火。 麂眼篱边:像麂的眼睛那样清澈。 蛤粉墙阴:像蛤蜊壳上的石灰粉末一样白净。 寻:细看。 赏析:
【注释】 晓窗:清晨的窗户。指:用手指。寒如剪:指寒冷像剪刀一般锋利。疏雨:稀疏的雨。一宵:一夜。海棠:即“海棠花”,一种落叶灌木,春末夏初开粉红色的花。人因花病:因为花儿而感到生病。几度:几次。慵(yōng )拈(niān):懒洋洋地拿着镜子梳头。喃喃(nán nán):低语。春愁:春天的忧愁、伤感。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情的词。上片写春夜中窗外的景色和室内的人的动作。 “晓窗”两句
注释: - 寒:形容寒冷。 - 人立西风翠袖单:站在西风中,衣袖被风吹动。 - 斜阳暮,花影上阑干:夕阳西下,花影映照在栏杆上。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一个女子站在西风中的倩影,展现了其孤独、寂寞的形象。诗句简洁明了,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孤寂生活的无奈和感伤之情
金缕曲 一览群芳稿。认当时、青绫障里,班才薛貌。忍把无穷思亲苦,写出大家声调。更莫问、瑶琴静好。纵有窗前京兆笔,料年年、只合和愁扫。怎舒得,翠眉笑。 玉台人本工烦恼。也非关、兰因絮果,春风劫小。自古清才妨浓福,毕竟聪明误了。岂忏向、空王不早。我试问天天语我,说仙娥、偶谪红尘道。今悔过,太虚召。 注释: 1. 金缕曲:一种古代的曲名。 2. 一览群芳稿:形容诗稿中包含众多才子佳人的风采。 3.
注释: 红衾(qīn 音琴)香冷隔宵和,晓日淡帘波。睡起记他蝶板,一一点莺歌。 晴未稳,雨新过。落花多。问春无语,遣春不去,奈此春何。 赏析: 《诉衷情》是一首咏物词,作者借写景抒情,表达了对春天的深深眷恋之情。全词以“问”字为线索串联全文。 第一句“红衾香冷隔宵和”,描绘了一幅深夜的美景。红衾(qīn 音琴)是红色的被子,这里指的是诗人的床铺。这里的“香冷”是指被子上的香气已经消散殆尽
这首诗的译文是: 深院中,晚妆的人慵洋洋地坐着,鬓发松散,发丝散乱。忍受着寒冷和月色一起下帘栊。遮挡住碧纱屏,不让灯火映红。 好梦太朦胧,去得匆忙。池塘里的春影又空了。一片吟魂无处落脚,随着东风飘荡。 注释: 1. 深院晚妆慵 - 描绘了一幅深夜庭院里,女子在晚妆时慵懒的画面。 2. 鬓亸发松 - 形容女子的头发松散、下垂。 3. 忍寒和月下帘栊 - 描述女子忍受着寒冷和月光下的寂寞。 4.
【注释】: ①曲栏低、深院锁:曲阑低垂,深院紧闭。 ②人晚倦梳裹:傍晚时分,她疲倦地懒得梳理头发。 ③恨海茫茫:像茫茫的大海一样无边无际。 ④堕:落入、陷入。 ⑤堪:能。 ⑥青灯:这里指昏暗的灯光。 ⑦影儿一个:影子一个也没有。 ⑧最无那:没有什么办法可想。 ⑨怜卿:同情你。 ⑩怎又:怎么又要。 ⑪书窗:书写着窗户。 ⑫依依伴行坐:慢慢地陪伴着坐在窗前。 ⑬算来:看来。 ⑭避时尚易
这首诗是金缕曲,作者为辛弃疾。诗中描述了作者对英雄儿女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首先,作者感叹人生短暂如梦,但豪气仍在,用“书空咄咄”来形容自己内心的挣扎。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失望,认为英雄儿女在历史中被抹去,只有他们的悲痛被记录在诗歌之中。然后,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待把柔情轻放下”,表示要放下情感,不再唱那些风花雪月的歌曲。最后,他决定拿起铜琶铁拨,唱出离别的歌声,向大江东去,结束这段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