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人立西风翠袖单。斜阳暮,花影上阑干。
注释:
- 寒:形容寒冷。
- 人立西风翠袖单:站在西风中,衣袖被风吹动。
- 斜阳暮,花影上阑干:夕阳西下,花影映照在栏杆上。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一个女子站在西风中的倩影,展现了其孤独、寂寞的形象。诗句简洁明了,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孤寂生活的无奈和感伤之情。
寒。人立西风翠袖单。斜阳暮,花影上阑干。
注释: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一个女子站在西风中的倩影,展现了其孤独、寂寞的形象。诗句简洁明了,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孤寂生活的无奈和感伤之情。
【译文】 曲终人不散,指法泠泠奏悲风。酒醒月到西窗下,二十五弦弹得天欲晓。湘江碧空寒水渺,千古伤心只有遗音好。江上数峰青翠不了,木落烟波中谁把云和抱。 【注释】 1. 苏幕遮:词牌名。 2. 曲初终:曲子的开始和结束。指乐曲演奏完毕。 3. 人未杳:人已远去,不再出现。 4. 指下泠泠:形容弹奏时指法清脆。 5. 一片悲风:形容音乐给人带来强烈的悲伤感。 6. 酒醒西窗残月到:在饮酒后清醒时
诗句翻译 觉新凉如波 感受到秋天的新凉就像波浪。 报佳期到了,鹊早填河 预报着佳期的来临,喜鹊早早地飞向了河流。 屈指频移玉漏,乍抛金梭 时间在指尖间快速流逝,转眼之间已经抛下金梭。 蟾影淡、银潢拖 月影渐渐淡去,银河拖得长长的。 望碧空、秋云罗罗 望着清澈的蓝天和秋日的云彩交织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恰红袖同携,画屏无睡,相约拜星娥 恰巧有红衣女子陪伴,画屏上的人物都未曾入睡
【解析】 1.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解答时要抓住关键语句“看天街、嫩凉如水”等,结合诗句分析作答。 2. 本题考查对诗歌语言的赏析能力。解答时要抓住关键词语“怎遣”、“愁默默”,分析其表达效果。 3. 本题考查诗歌情感的把握。解答时要联系诗人生平经历以及当时社会环境来分析。 4. 本题考查对诗歌意境的理解与把握。解答时注意把握全诗的意境特点。 【答案】 迈陂塘 看天街、嫩凉如水,知它今夕何夕。
诗句: - 喝火令 - 竹簟凉如洗,蕉屏梦未招。欲眠又起整冰绡。且向碧纱窗下,悄地捡香烧。 - 愁怕和天说,诗多带病敲。今宵依旧似前宵。一样灯红,一样漏迢迢。一样酒醒时节,斜月上花梢。 译文: 喝火令 竹席清凉如水,蕉皮屏风梦境尚未邀请。想要睡觉却又起身整理薄如冰绡的被子。在碧纱窗户下悄悄地点燃熏香。 担心向天空诉说烦恼,诗作多且带有病态敲击。今晚依旧像前晚那样。一样的灯光红色
陌上花 重门闭也,天涯何处,一枝横笛。 只隔红墙,吹得柳丝无力。 栖鸦不管销魂况,犹带夕阳颜色。 又恹恹,睡起炉香烧罢,玉阶闲立。 怅年来病里,嫌寒怯暖,负了许多佳日。 转眼重阳,尚恐雨晴难必。 流光容易抛人去,谁见柱移瑶瑟。 便寻思,二十五条弦上,已过三七。 注释: 1. 陌上花:在田野小路上的花。 2. 重门闭也:重重的门户已经关闭。 3. 天涯何处:天涯何处是什么地方? 4. 一枝横笛
三字令 秋色里,画屏空。晚来风。杨柳瘦,海棠红。月移帘,帘锁月,两朦胧。人未散,曲先终。听归鸿。银甲冷,玉弦松。坐无聊,眠也罢,莫惺忪。 译文: 秋天的景色中,空空如也的画屏映衬着。傍晚的微风轻轻吹过。杨柳已经变得稀疏,而海棠却依然鲜艳。月光移动了窗帘,窗帘紧紧地关闭着月光,使得月光和窗帘都显得模糊不清。人们还没有散去,乐曲就已经结束了。我听到远处有归巢的鸿雁的声音。盔甲般的月光寒冷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人生百态的诗作,通过诗人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手法,展现了人生的喜怒哀乐。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乳燕飞(注释:比喻年轻的生命如同初生的小燕子一样充满活力) 不信愁来早(注释:不相信忧愁来得这么早) 自生成、如形共影,依依相绕(注释:就像我和你的影子一样紧紧相连) 一点灵根随处有,阅尽古令谁扫(注释: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存在也无处不在,看遍了古代的命令谁能打扫) 问散作
《菩萨蛮·雨晴天气秋如画》 注释: 1. 雨晴天气秋如画:形容秋天的天气晴朗,景色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 2. 屏山几曲垂帘亚:屏风后面有几处曲折,垂下了帘子。 3. 花径为谁开:花儿盛开的小径是为了谁开放? 4. 美人来未来:美人来了却没有出现。 5. 日斜阶下立:太阳已经斜斜地落在台阶之下。 6. 不耐西风急:受不了西风的猛烈。 7. 靠住小阑干,一双罗单袖:靠在栏杆上,穿着一双红色的裙子。
《虞美人》 黄昏月黑秋声闹。隔个窗儿小。 听风听雨未分明。只是潇萧飒飒满空庭。 寒釭剔烬吟怀倦。长夜应过半。 池塘春草总模糊。转觉今宵有梦不如无。 注释:在秋天的黄昏时分,天色昏暗,秋风呼啸,树叶沙沙作响,仿佛是秋天的声音在闹腾。我坐在窗户旁边,听着外面的风和雨声,但并没有完全弄清楚它们是什么声音。只感到四周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寂静,只有风声、雨声和窗外的秋声交织在一起。 寒冷的灯光下
念奴娇: 珠眉月面,记前身、是否散花天女。 寂莫琳宫清梵歇,人在最深深处。 一缕凉烟,四围冷翠,几阵潇潇雨。 剪灯人倦,鹤房仙梦如煮。 恰好写到黄庭,画成金粟,总合天真趣。 疏竹芳兰传色相,不似谢家风絮。 香火因缘,语言文字,唱绝云山侣。 拈来一笑,玉梅春又何许。 译文: 记得那美丽的女子,她拥有如珍珠般的眉毛和如月亮般明亮的面庞,她曾是那位散花天女的化身。 在一个寂静的夜晚
【诗句释义】 1.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 描述山势陡峭,如骏马疾驰而过,尚未到达山脚下。 2.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 形容山高耸入云,好像与天空相接,距离极高。 3.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 —— 比喻山势如同大海翻滚,波涛汹涌。 4. 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 形容山势的动态非常激烈,好像有无数匹马在激战,场面壮观。 5.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 —— 形容山峰之峻拔直入云端
【注释】 十六字令:一种短小的诗体。 花下影:指落花的影子。 人上玉墀:指人站在玉石台阶上。 谁推倒:是谁将我推翻? 横着半毡儿:指身体侧卧,像半片毛毡那样平躺着。 【赏析】 “花下影”,点明季节是春天;“人上玉墀”,点明地点是宫廷,是皇帝的寝宫。从这二句诗中,可以想象出一幅美丽的画面:在春光明媚的一天,诗人来到宫中,踏着鲜花铺成的地毯,走到玉砌台阶前,抬头仰望,只见那如云似雾、千姿百态的落花
【解析】 此词为作者客居异乡时所做,表现了作者思乡之情。上片“见尔如何不忆家”一句是说看到你(花儿)怎么能不想念家乡;下片写花虽美丽,却不如脸边之霞。“花”“霞”互文对举,以花喻人,以霞衬花,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作者的思乡情怀。 【答案】 译文: 见到你这花,怎能不想家呢?花虽美,怎比得脸边那朝霞! 注释: 尔:指“花”。 赏析: 语言朴实,意蕴丰富,是一首思乡之作。全词以“见尔如何不忆家”开头
【诗句释义】 繁:这里指繁体字,即简化字之前的文字。 一树丁香花压阑:丁香花盛开在树枝上,花瓣像小灯笼一样挂在那里。丁香花的颜色是淡紫色的,花香浓郁,让人沉醉。“压阑”意味着丁香花盛开在树枝上,遮挡了栏杆。 心怜惜,不向鬓边看:我非常喜爱这丁香花,但我不想把目光放在自己的鬓角(即发梢)处,因为这会显得有些老气。鬓角是头发最靠近额头的部分,通常被视为成熟的象征。 【译文】 一树丁香花压在栏杆上。
【赏析】 这是一首惜春伤别之作。上片以“愁”字领起,点明题旨,下片写花事阑珊,人却独上层楼的孤独感,并由此生发出“春风不肯为人留”的感慨。全词以景语抒怀意,寓情于景之中,情景交融,含蓄蕴藉。 “春暮”是本篇的诗眼。“愁”字统领全篇。词一开始便用一“愁”字领起,点明题旨。“春暮”二字不仅点出了季节,而且暗含了时间——春天快要结束的时候。 过片承上而来,“别后花时独上楼”
诗句释义与赏析 首句:“秋水影,溶溶夜月中。” - 关键词:秋水、影子、夜月。 - 含义:描述了夜晚月光下,秋水的影子如同溶化的丝绸一般,流动而美丽。 - 赏析: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景象,通过“秋水”与“溶溶”两个关键词,传达了一种清冷、纯净的氛围。同时,“影子”一词的使用,增添了一种神秘和幽静的感觉,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安静而美丽的夜晚之中。 次句:“明如练,裁剪有西风。” - 关键词
诗句释义: 1. 青。:这里可能是指青花瓷,一种以青色为主色调的瓷器。青花瓷以其独特的花纹和色彩,给人一种宁静、素雅的感觉。在古代,青花瓷常被用作宫廷用品或礼品,象征着富贵和高雅。 2. 花落花开半壁灯。:这句话描述了花开花落的情景。这里的“半壁灯”可以理解为一盏挂在墙上的灯,可能是某种装饰品。而“花落花开”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更迭。 3. 江湖梦,和雨不分明。
诗句“姝,罗袖难胜怯自扶”的译文是:美女,她的罗袖难以承受我轻轻扶住。 关键词解释: - 十六字令:这是由李慈铭创作的一组四首诗歌,每首都以“十六字令”为题,每个词都是五个字,每两句组成一句,共八句成一首。 - 姝:这里的“姝”指的是女子的美或美丽。 - 罗袖:这里代指女性的衣袖或衣服,常用来形容女子的柔美和柔弱。 - 怯:此处形容女子因为某种原因而感到害怕或不自在。 - 自扶
注释: 1. 娇,斜倚妆台亸翠翘。娇,形容女子娇嫩美丽。斜倚妆台,形容她靠在梳妆台旁。亸翠翘,形容女子的头发柔顺而美丽,下垂至地。 2. 簪花笑,红袖若为招。簪花,指的是女子佩戴着鲜花。簪花笑,形容女子因佩戴鲜花而面带笑容。红袖若为招,形容女子的手臂如招手般婉转动人,让人忍不住想要靠近。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女子的美丽与优雅,展现了古代女性的柔美和风情。首句“娇
翩,豆蒄梢头碧玉年。 妆才竟,小扇立花前。 注释:翩翩飞舞的身姿,如同碧玉般清新脱俗。刚刚完成妆容,小扇轻轻站立在盛开的花丛之前。 赏析:这首诗以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一位女子轻盈飘逸、美丽动人的形象。诗中通过“翩翩飞舞”的身姿和“碧玉般清新脱俗”来形容其气质,让人联想到春天的花朵随风摇曳,充满生机与活力。而“刚刚完成妆容”则描绘了其精心打扮、等待出场的情景,展现了其对美的执着追求
【注释】 闲庭宇:庭院。 秋如许:秋天如此。 还添几个寒虫语:还有几只秋虫的鸣叫。 一声声:一阵阵。 一更更:夜深了。 难道今宵,听到天明:难道今夜能一直到天亮。 听:倾听。 茶分乳:茶水倒入乳中。 香销炷:香烟缭绕。 红衾欲整从新住:被子要铺好,准备过夜。 且消停:暂且休息片刻。 再呼灯:点燃灯火。 麂眼篱边:像麂的眼睛那样清澈。 蛤粉墙阴:像蛤蜊壳上的石灰粉末一样白净。 寻:细看。 赏析:
【注释】 寂寂:寂静。重门:指院门重重。深院:幽深的庭院。 愁:愁苦。那:哪,如何。松钗:松散下垂的发髻。 竹簟、纱橱:都是夏天使用的卧具。 苦病境:形容疾病缠身的痛苦处境。牢:牢固。担荷:承担重任。 廿载:二十年。 光阴:时光。梦过:如梦般消逝。当初:过去。伤心我:伤情自怜。 【译文】 寂静的院门外,深深的门户紧锁,正睡足了醒来,愁绪无由排遣。觉得头发在鬓边轻轻松垂,发髻松散了一半
【赏析】 词的上片写院落清晨的情景。“阴阴晓院”三句,描写庭院景色,以“重门闭”、“鸣鸠数声”等细节表现天已破晓,但庭院依旧沉浸在静谧的气氛中。“簟冷如冰”一句,点出此时天气之寒,而“窗虚似水”,又暗示室内光线之暗,可见此日气候异常寒冷。“知道今朝晴未”一句,说明尽管外面晴朗无风,但因屋内光线暗而感觉不出晴天。这种由外向内的反差,使人物的心理活动得以充分展示。以下四句,写人物心理感受
【注释】 生本青莲界:指女子。青莲,即莲花,佛教称阿弥陀佛。这里指佛经。 几重愁案:几层忧愁。 银河三千丈:银河,传说中天汉的别名,天河之水色白如银。形容女子愁思极深,像银河那样遥远。 女儿故态:指女子的本性或旧时的样子。 兰台:泛指南方。 大言:豪言壮语。这里指豪饮。 拔长剑:挥舞长剑。倚天外:站在高处,比喻胸怀壮志,无所畏惧。 人间不少莺花海:意思是人间到处是莺歌燕舞、花开如海的景象。莺、花
注释: 1. 酷相思:形容思念之情深重。 2. 炙了银灯刚一会:点着银灯,时间不长。 3. 纱屏背:用纱帘遮挡,防止光线进入。 4. 怎几个:怎么能够。几个,代指多个人。 5. 黄昏偏不寐:黄昏时分却无法入睡。 6. 心上也、愁难讳:心中的忧愁难以隐藏。 7. 眉上也、愁难讳:眉毛上也带着忧愁。 8. 薄纸窗儿寒似水:薄薄的窗户纸冷得像水。 9. 一阵阵、风敲碎:一阵一阵,风吹得窗户纸像被敲碎
【注释】: 点绛唇 这首词的题意,是写一位女子在秋日黄昏时分倚着栏杆,凝望着远方的群山。她伫立在高高的城楼上,眺望那远去的雁阵,心中不免生出些许惆怅和寂寞。 翠袖:指女子穿着的绿色丝织长衣,这里泛指她的衣袖。 雁字来成阵:指大雁排成一字长行飞过,好像在空中排列出“阵”字的形状。 霜信:即霜信。因秋季霜降时,草木上会凝结白霜,故称。这里用以比喻秋天的寒意。 凭阑认:站在栏杆边辨认。 斜阳: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