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春霖
台城路·寄高寄泉 【注释】: 1. 两年心上西窗雨:两年的思念,就像窗外的雨水一样。 2. 月拥惊沙,星寒大野:月光笼罩着惊涛沙岸,星儿在空旷的原野中闪烁。 3. 马足关河同贱:马匹的足迹遍布了黄河和长江,它们的地位低下。 4. 羁愁数点:被羁绊的愁绪像点点的思绪。 5. 华颠:指头上的头发,这里用来形容年老。 6. 青衫铅泪似洗:青色的衣服像铅一样沉重,眼中的泪水如铅般沉重。 7.
霜叶飞庚申重九,杜小舫以西岐登高之作见寄。是日余游虎墩大圣寺,亦用清真韵和之 霜叶飞舞在九月里,杜小舫写了一首有关重阳的诗词寄给我。那一天我游览了虎墩大圣寺,也用了《清真集》中的韵来创作这首诗词。 岸云湖草秋无际,斜帆疑挂云表。傍村枫叶未全霜,拥寺门红悄。正雨霁、山容似晓。经台吹帽西风小。试笔染糕香,又却怕、黄花笑我,空醉斜照。 远看那湖边的草丛无边无际,微风吹过湖面上的船只仿佛飘到了天空中
【注释】 金丽生:即张炎,字叔夏,号玉田。南宋末年人,诗人,词人。曾为元兵所俘,坚贞不屈。此诗是其被囚禁时所作。金陵、沙洲:均为地名。指作者当年从南京出逃至福建的沙县,再逃至沙洲避雨的经过。秋、惨绿、鬼声:均形容战乱后的景象。画角:指战地中吹奏的军乐声。魂无定,指心情不定,无法安定。荒洲:指流落他乡的荒废之地。树影疑人,鸮声幻鬼,欹侧春冰途滑:意思是说,树木的影子好像人一样站立着
【解析】 “感事怀人,书寄王午桥、李闰生诸友”为第一层。首句点明游历燕京的缘由——因被朝廷征召而被迫离开。“燕台”即燕京,故址在今北京城西南。“十年”指作者与友人分别已经十年。第二句写离别之情。燕市是当时京都繁华的商业区。酒旗飘飘,酒肆林立,是人们游逛的好去处,所以作者说“春风燕市酒”。第三句写在酒肆中饮酒作乐,豪饮大醉的情景。第四句写在燕市上闲逛时看到的情景。“花压帽檐香”
【注释】 蚓曲依墙:蚓曲,蚯蚓,依墙而曲。 鱼更隔岸、短廊阴亚蔷薇:鱼儿游到水远的对岸,长廊下阴沉沉地覆盖着蔷薇花。 泥问添衣:指天冷了,要增添衣服。泥问,泥上询问。 并禽栖遍:并翼鸟成双成对,栖息在枝头。 绳河低转:像绳索一样细长的银河渐渐移动。 孀娥:寡妇的象征,这里指嫦娥。 玉臂清辉:如玉般晶莹的手臂,映照着月光。 纨扇抛残:洁白如绢的扇子已经破旧不堪。 锦瑟:华美的琴。 返魂
瑞鹤仙 · 兰花美人 蕙烟销素被。正地帖湘纹,小庭澄水。妆成脸霞腻。厌秾枝压鬓,凤钿重理。阑干倦倚。渐吹得、瑶芳竟体。料前身、梦托蘅皋,花影静如人意。 曾记。梳云窗眼,迓月帘腰,国香亲试。鸾台更启。惊消瘦,旧眉翠。待天涯偷寄,同心私语,又怕春愁暗起。剩冰纨背面东风,个侬画里。 赏析: 此词咏赞兰花美人的美貌与风韵,以花喻人,寄托了作者对美人的赞美和倾慕之情。全词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富有诗意
【诗句】 - 点绛唇:这是一首宋代词牌名,属于《花间集》中的一种。 - 记倒离尊:意思是回忆当时的情景,酒杯已经空了。 - 断崖野树围孤店:形容景色荒凉,四周都是山崖和野树环绕着的孤零零的小店。 - 翠帘风黯:绿色的窗帘被风吹得微微飘动,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 客去春寒减:客人走了之后,春寒似乎也减轻了一些。 - 雁背征帆:大雁的背部承载着征人的行船,暗示旅途中的艰辛。 - 渐渐斜阳淡
【注释】 一络索:指一种曲调。 丁保庵:名未详,作者的朋友。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诗人怀念友人丁保庵。 上片开头三句写诗人夜泊时所见之景:村外柳烟迷离,晚寒使人感到春意已逝。诗人在寒冷的江面上,勉强沽来残酒,想以它熨平春天的愁绪。“节候”三句点明时节,说明诗人此时正过清明节,而友人却远在他乡。下片写诗人夜不能寐的情景。“望尽”二句说诗人望穿秋水,也不见友人的踪影,只有隔江灯火点点
【诗句】:帆挂新蒲,背家山未远,又认吾庐。琴尊双鹤管,风月一船租。南湖抛却换西湖。廿年往来,天涯酒徒。鸥邻好,任占得、画桥闲住。 【译文】:我站在新的帆船上,背靠着家乡的群山,又看到了我的居所。我带着琴和酒杯,像两只鹤一样自在悠闲。我来到杭州的南湖,抛弃了西湖,二十年来一直在这度过时光。我是天涯的酒伴,鸥鸟是邻居,它们可以随意地占据画桥,悠闲地生活。 【赏析】
烛影摇红 · 丁巳元夜独游 【注释】: 1. 天半楼台:指天半高处的亭台。 2. 月华:月光。 3. 箫鼓:乐器,箫和鼓。 4. 瘦腰:指人因春愁而身体消瘦如细腰。 5. 也逐歌尘去:也不得不随着歌舞之尘而去。 6. 迤逦(yǐlì):曲折延伸的样子。欢游:游乐。 7. 霞灯:彩灯。谁家院宇:哪家的庭院? 8. 长陵小市:即长安城的小市。 9. 帘影钗光:指女子的衣裙和首饰反射的光。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