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春霖
【注释】 津亭:指渡口。 飞絮:飘舞的柳絮,也泛指落花。 峭帆:高耸的船帆。 别酒:送别的酒。 春潮:春天江水上涨的景象。 杜宇:传说中的杜鹃鸟,叫声如 "不如归去"。 译文: 在渡口的亭中,柳絮疲倦地飞舞。趁着高高的船帆向南驶去。离别的酒刚醒,春潮催促着小舟。天涯的花又落了,更让人感到苦。客人刚到,春天又离去。梦见千山万水,但江寒没有杜鹃啼叫。 赏析: 《清商怨·春情》是北宋词人晏几道的作品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张元干所创作的,题目为《声声慢》。全诗如下: 秋痕欲化,冷梦初圆,闲庭似带新霜。 病起西风,眉印浅褪宫黄。 徐娘渐羞剩粉,问何时、偷种柔乡。 明月底,怪飞来寒蝶,无处寻香。 注释: - 秋痕欲化:秋天的景色已经快要消失,就像痕迹一样即将消失一样。 - 冷梦初圆:寒冷的梦中开始出现一些温馨的画面。 - 闲庭似带新霜:庭院中仿佛有一层新的霜覆盖着。 - 病起西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在元朝初年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下面是逐句翻译: - 又东风唤醒一分春,吹愁上眉山。趁晴梢剩雪,斜阳小立,人影珊珊。 这句诗描绘了春天到来的景象,东风轻轻吹醒了大地,使得春意更加浓厚。诗句中的“愁上眉山”意味着诗人心中的忧愁如同山峰一样高耸。而“趁晴梢剩雪,斜阳小立,人影珊珊”则描述了诗人在夕阳下站立的场景,他的身影显得孤独而又凄凉。 -
这首诗的标题为《蝶恋花·北游道上》,它描绘了作者在北游道上的情景。接下来,我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诗句解析: 1. "沙外斜阳车影淡":描述的是夕阳映照下,远处沙洲上的车辆影子显得朦胧而淡薄。这里的“沙外”指的是沙漠之外的地方,可能是在旅途中。 2. "红杏深深,人语黄茅店":描述了路边的红杏树(春天的象征)和人声鼎沸的黄茅草屋小店。这里的人声可能意味着旅途中的休息和交谈。 3.
【解析】 此诗为写景抒情之作,通过描绘江南春色的景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第一句“南塘洗马喧春水”,是说在南塘边洗马的人正在喧闹着迎接春天的到来;第二句“驮金买宅长干里”,说明在江南一带,有钱人都买房子建宅,而住在长干里的则是富豪人家;第三句“锦带玉麒麟”,描写了豪门贵戚的豪华生活;第四句“双鸾罗帐温”,描写了豪门贵戚们的奢侈生活;第五句“御笺银沫冷”,描写了豪门贵戚们的生活奢华程度。
【解析】 1. 题陈百生阆风绁马图:是一首咏物诗。“陈百生”即陈子高,阆州(治今四川阆中)人,曾为翰林院编修。“阆风”是传说中的神山名,这里指陈子高的家乡阆州。“阆风绁马图”就是陈子高在阆州的画像,因画中有骏马,故称此画为“阆风”。 2. 是何年吹堕谪仙人:诗人自比为天上的神仙,而自己却降凡世为凡人。“谪仙人”指诗人自己。“谪仙”是指李白、苏轼等人,他们常被比作天上的仙人
【解析】 此词为咏物词,通过咏物来写人。全词以“银汉风波”起头,接着描写了紫皇夜醉、上清沦谪、鸡鸣瀛洲等情景,最后以“霖雨起苍龙”、“还来朝帝宫”作结,表达了对君王的忠心不二。全词意境壮阔,想象丰富,用典贴切,结构严谨,是一首成功的咏物词。 【答案】 绿章 伏剑——指晋代桓温杀司马昱之事。青铜吼——指汉武帝时李少君说长安有神君,武帝梦见一丈夫乘青龙下于殿上,与语,异之。 紫皇夜醉摇星斗 紫皇
《菩萨蛮》是唐代诗人韦庄的作品。这首词的上片,描写了一位女子在午后慵懒地午睡醒来的情景;下片则描绘了她在画堂内弹奏筝曲、翩翩起舞的场面。全词语言通俗,意境清新,富有生活气息,生动地展现了一幅仕女图。 诗句释义: - 镂金屏扇双青凤:指的是屏风上的两只凤凰被雕刻得非常精致,如同用金属镂空而成。 - 象床日午迟娇梦:形容女子在午后阳光下的床上,慵懒地伸懒腰,做着美梦。 - 宝镜不相怜
【注释】 碧窗:翠绿的窗户。新火:刚点燃的炉火,象征新婚。朱鸟:红色的鸟儿,这里指太阳,喻指新娘。金盘:指盛放香料的金碟,侍女分瑶草:将香料分给侍女。作妇:已经做了妻子。鸾刀:古代妇女用的刀子,用来切肉等。清昼:白天,指白天。松纹:形容手指甲上的皱纹。团细绿:像团成小球的绿色的东西,指手指甲。采采愁盈掬:形容因愁思而满手沾满泪水的样子。微笑:指含笑离去的样子。别春厨:离别厨房。羹汤:指食物
平沙一片斜阳,军声吹得边愁破。长旗月上,高城回望,层阴暗锁。斑马萧萧,昏鸦暗暗,惊寒齐和。纵蒲桃酒美,凄凉满耳,渐别泪、征袍涴。 注释:一片平沙地,夕阳西下,传来阵阵战鼓声,使我心中涌起无尽的忧愁。长旗在月光照耀下的高城之上飘扬回望,四周被层层黑暗所包围。远处的斑马叫声凄厉,天空中乌鸦乱飞,让人感到一阵寒冷。即使有美酒相待也难以消解心中的忧愁。 休认芦洲宵过。想严更、戍楼星火。江天霜白,孤舟那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