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端礼
并蒂芙蓉本自双。晓来波上斗新妆。朱匀檀口都无语,酒入圆腮各是香。 辞汉曲,别高唐。芳心应解妒鸳鸯。不封虢国并秦国,应嫁刘郎与阮郎。 注释与赏析 诗句解析 - “并蒂芙蓉本自双”:芙蓉(荷花)的花瓣紧密相连,如同两个完整的莲蓬,故用“并蒂”形容其美丽,而“本自双”强调了这种自然的状态。 - “晓来波上斗新妆”:清晨的波浪上,荷花仿佛在阳光的照射下重新焕发生机,好似为即将到来的一天精心打扮
【注释】: 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半死桐》等。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此词是一首咏物词,借“鸳鸯枕”来写花的香气。 红紫:指艳丽的色彩。飘零:落散,凋零。 吴绫被:指绣有吴地图案的被子。 晓:早晨。苔上:指床上长了青苔。 连:一作“轻”。 馀香:残花的香气。 【赏析】: 这首词是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上阕描写春风吹过,满城红紫,只有梅花独自开放。下阕写梅花瓣落在窗台上
【解析】 本题考查诗词的翻译、分析。 “霜压天街不动尘”,意为:霜气压着天街,尘土不飞。天街:京城街道。 “千官环佩贺成禋”,意为:百官环佩鸣响,祝贺盛典成功。成禋:指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 “三竿阊阖楼边日”,意为:三竿子的时候,阊阖宫的楼边上太阳高照。三竿:三根竿子,指上午。阊阖:皇宫南门名。 “五色蓬莱顶上云”,意为:五彩缤纷的云彩,像在天上浮动的仙山一样。蓬莱
鹧鸪天 阆苑瑶台路暗通,皇州佳气正葱葱。 半天楼殿朦胧月,午夜笙歌淡荡风。 车流水,马游龙。万家行乐醉醒中。 何须更待元宵到,夜夜莲灯十里红。 【注释】 1. 阆苑瑶台:指神仙居住之地,多用来形容仙境。 2. 皇州:泛指京都或皇宫。 3. 莲灯:指荷花灯,一种传统的节日装饰。 【赏析】 这首《鹧鸪天》描绘了一幅热闹非凡的宫廷夜晚景色。开头两句“阆苑瑶台路暗通,皇州佳气正葱葱”
【注释】 鹧鸪天:词牌名。 壁水:指溪水的岸边。溶溶:水波微波荡漾的样子。 桥门:即桥梁,门户。清晓:清晨。驻鸾旗:停驻在鸾凰旗帜下。鸾旗是古代帝王所乘舆的车前装饰,这里比喻朝廷或官府。 三千儒服鸳兼鹭:三千位儒士,穿着礼服,如同鸳鸯和鹭鸶。 十万犀兵虎与貔:十万位勇士,手持犀角兵器,勇猛如虎如貔貅。 春服就:春天的衣裳穿好了。就:穿戴、穿上。 舞雩(yú):古代求雨的一种祭祀仪式
鹧鸪天是一首词牌名,全词共八句,每句五字。下面是对这首词的逐句释义: 1. 八彩眉开喜色新——指女子化妆打扮后,喜气洋洋,眉眼都画得十分鲜艳,像八种颜色一样。 2. 边陲来奏捷书频——边疆地区传来了好消息,连续不断地有捷报传来。 3. 百蛮洞穴皆王土——指所有的少数民族都成为国家的领土,都是国王的土地。 4. 万里戎羌尽汉臣——指所有边境的戎族羌人都已臣服于汉朝。 5. 丹转毂
鹧鸪天 洛水西来泛绿波。北瞻丹阙正嵯峨。先皇秘聿无人解,圣子神孙果众多。 民物阜,岁时和。帝居不用壮山河。卜年卜世过周室,亿万斯年入咏歌。 【注释】 洛水:即黄河,洛河,在河南省西部。古称“伊”,因有二源,故名。 西来泛绿波:指洛水从西向东流。绿波:绿色的波浪。泛:流过。 北瞻:向北远望。 丹阙:朱红色的宫门,代指皇宫。 先皇:指前朝皇帝。 秘聿:秘而不宣。 圣子:圣明的子孙,这里指宋徽宗赵佶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作品。 诗句解析与注释: 1. 五两风轻,移舟向、斜阳岛外。最好是、潇湘烟景,自然心会。倒影芙蓉明镜底,更折花嗅蕊西风里。待问君、明日向何州,东南指。 - 注释: “五两”可能指的是酒量或比喻为“微醺”。 “移舟”意味着小船被移动到了岸边。 “向斜阳岛上”可能是在描述一个风景优美的地点。 “最好的潇湘烟景”形容景色如画,令人心旷神怡。
武陵春 湖上风光寒食近,准拟醉花枝。不忍东风烂熳时。红泪湿胭脂。 情知今后游从少,鸾镜懒重窥。金凤衔花旧绣衣。憔悴舞腰肢。 注释: - 武陵春:一首描写春天景色和心情的古诗。 - 湖上风光寒食近:湖上的风光在寒食节(清明节前后)显得格外清新秀丽。 - 准拟醉花枝:我本打算沉醉于盛开的花枝之中。 - 不忍东风烂熳时:不忍心看到东风吹动着繁花,使它们纷纷凋落。 - 红泪湿胭脂:红色的眼泪湿润了胭脂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此题注意把握诗中的重点诗句,如“鸳瓦霜轻”“玳帘风细,高门瑞气非烟”等。然后结合注释、题目和注解理解全诗的意思。要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参考答案: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借赞美黄莺歌柳抒发了作者的壮志豪情。首联先写景。黄莺在碧绿的花枝上欢歌,翠瓦红楼映着初升的朝阳,显得格外鲜艳夺目;玉制的帘栊迎风而动,发出细碎的声响,高高的门楼里祥云缭绕,充满了吉祥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