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水溶溶漾碧漪。桥门清晓驻鸾旗。三千儒服鸳兼鹭,十万犀兵虎与貔。
春服就,舞雩归。四方争颂育莪诗。熙丰教养今成效,已见夔龙集凤池。
【注释】
鹧鸪天:词牌名。
壁水:指溪水的岸边。溶溶:水波微波荡漾的样子。
桥门:即桥梁,门户。清晓:清晨。驻鸾旗:停驻在鸾凰旗帜下。鸾旗是古代帝王所乘舆的车前装饰,这里比喻朝廷或官府。
三千儒服鸳兼鹭:三千位儒士,穿着礼服,如同鸳鸯和鹭鸶。
十万犀兵虎与貔:十万位勇士,手持犀角兵器,勇猛如虎如貔貅。
春服就:春天的衣裳穿好了。就:穿戴、穿上。
舞雩(yú):古代求雨的一种祭祀仪式,在木架上插几片草作为“雩”,人们围绕它跳舞。归:指返回家。
四方:全国各地。
争颂育莪诗:到处都在颂扬《诗经》中的《大雅·生民之什·卷阿》这首诗篇。育莪:即《卷阿》,是《诗经·风》中的一篇,内容是歌颂周文王的德行。
熙丰教养今成效:熙,指熙宁年号,宋神宗的年号。
已见夔龙集凤池:已经看到像夔(kuí)龙一样贤能的人才聚集在朝廷的凤池(古代传说中凤凰栖息的地方)了。夔龙,指夔(kuí)龙,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凤池,指宫廷内水池。
赏析:
《鹧鸪天·赋西湖四咏·其三》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创作于公元1086年(元丰九年)。此词描写了杭州西湖的美景,并表达了作者对当地风俗人情的喜爱之情。全词描绘了杭州西湖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当地风俗人情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