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泽昭天下漏泉。君王慈孝自天然。四民有养跻仁寿,九族咸亲迈古先。
歌舜日,咏尧年。竞翻玉管播朱弦。须知大观崇宁事,不愧生民下武篇。
【注释】
圣泽:圣人的恩泽。漏泉:古代一种计时器,以滴水为记,故称漏泉。君王慈孝:君王对父母有孝心。四民:四种职业的人,泛指平民百姓。跻仁寿:使民众都得到仁德。九族:指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自己、儿子、孙子、曾孙和玄孙等家族成员。咸亲:都亲。迈古先:超过古代人。歌舜日:歌颂舜帝。尧年:歌颂尧帝。玉管:指箫。朱弦:指琴。生民下武篇:写《尚书》的作者虞舜的故事。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词。上片写天下承平,帝王之德,下片写帝王之德。开头两句“圣泽昭天下漏泉,君王慈孝自天然”,是说天下承平,君王有圣明之德,所以天下太平。三、四句“四民有养跻仁寿,九族咸亲迈古先”写民生安乐,君王有爱民之德,使得百姓都能长寿,家族兴旺,超越了古代的人。五、六句写天子用乐。《汉书·礼乐志》说:“箫声达,五音备。”这里用箫和琴来比喻天子的音乐。《隋书·音乐志》云:“今雅乐只有宫、商、角、徵、羽五声。”这两句意思是说,《大吕》之乐已经完备,天子又奏《清商》。《诗经·大雅·荡》中有“肃肃王命,仲山甫将之。邦国若否,仲山甫明之。既明且昌,仲山甫将将。”《毛传》解释为:“言文王之时,天下安宁,人民富足。”这几句的意思是说,舜帝时天下安宁,人民富足,舜帝又是一个圣明的人;而周武王灭纣后,也把天下治理得很好,所以周朝能够长久地存在。七、八句“歌舜日,咏尧年。竞翻玉管播朱弦”是说,歌颂舜帝,赞美尧帝,用箫和琴演奏乐曲。箫和琴都是古代乐器,箫有十三种音调,所以称为“十三簧”;琴有五种弦,所以称为“五弦”。《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史记·孔子世家》引作“于九夷”。《史记·封禅书》引作“欲居九土”。《汉书·武帝纪》引作“欲居九土”。九土就是九州,九是多的意思,所以《尚书纬·考灵曜》说:“九天者,八卦之策数,九土者,五行之策数。”意思是九是多的意思,九土就是九州。九土就是九州的意思。九是多的意思,所以《尚书纬·考灵耀》说:九天就是八卦的策数,九土就是五行的策数。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歌颂舜帝和尧帝,用箫和琴演奏乐曲。这几句的意思是说,歌颂舜帝和尧帝,用箫和琴演奏乐曲。最后两句“须知大观崇宁事,不愧生民下武篇”是说,要知道大观年间崇宁的事,我们这些人不愧为《尚书》的作者。
这首词是咏史词。上片写天下承平,帝王有圣明之德,所以天下太平。下片写帝王有爱民之德,使百姓都能长寿,家族兴旺,超越了古代的人。全词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叙述,表达了对帝王圣明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