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鼐
【诗句】 锁闱将辟始闻名,梦过春秋二十更。 三省最迟麾出把,九州独许盖先倾。 山当萧寺时停骑,身付扁舟欲濯缨。 我亦举头偕众望,谢公终起为苍生。 【注释】 1. 锁闱将辟始闻名:锁闱,古代科举制度的一种,是指在考试前将考场封锁起来,以防止作弊行为;辟,开启,这里指科举考试的开考。 2. 梦过春秋二十更:春秋,泛指时间或季节;二十更,表示夜晚有二十次更鼓,形容时间的漫长和夜晚的寂静。 3.
【注释】 1. 天界寺阁遇两蜀僧:在天界寺遇到两位四川僧人。 2. 南朝宫阙:南朝的皇宫。 3. 残英:残存的花朵。 4. 来:从,由。 5. 布谷:布谷鸟叫声。 6. 小窗深泼夕阳明:小窗户里透进的晚霞映照出明亮的光辉。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天界寺阁中遇到两位来自四川的僧人时写的。诗一开头就写“天界寺阁遇两蜀僧”,点题,表明这是作者在天界寺阁中偶遇两位来自四川的僧人的情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至的《答朱石君中丞次韵》。下面是诗句及注释: 1. 衰年薝卜甫闻香,那得全将六用藏。 注释:在衰老的年纪里,刚刚闻到薝卜(一种中草药)的香味,怎么能把这种药材完全保存起来。 赏析: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易逝的感慨,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 2. 纵有随之推老马,其如后者未鞭羊。 注释:即使有人愿意跟随我一起推着老马,但他恐怕无法像我那样轻松地驱赶着羊群。 赏析
喜胡冠海至 高树寒阴落掩扉,城头钟阜夕烟微。 青枫江上人才返,黄菊花初蟹欲肥。 行乐系钱随处好,论诗烧烛隔年违。 黑头那易身无事,且为频来趁短晖。 注释: - 喜胡冠海至:很高兴胡冠海的到来。喜,高兴。胡冠海,人名,此处指代胡冠海的朋友。 - 高树寒阴落掩扉,城头钟阜夕烟微。 - 高树:高大的树木。寒阴:寒冷的阴影。落掩扉:落下,遮挡着门。 - 城头钟阜:城头上的钟楼。钟,古代计时的工具。阜
【注释】 南山东面最孤鶱:南山东面,指江西的南康地区,以山势峻峭、林木葱郁著称;孤鶱,指地势高远。拄杖时攀问法源:拄杖,指拄杖僧人。法源寺是佛教圣地,这里借指佛教。 绀宇中临千嶂小:绀,深青的颜色。绀宇,指深青色的寺庙建筑。 黄梅旁出一枝尊:黄梅,指黄梅树,这里借指黄梅雨。一枝尊,形容树木挺拔,这里指高大的树木。 春阶雨歇才悬榻:春阶,指春天的台阶。雨歇,指雨水停止。才悬榻,指刚刚悬挂着床铺。
【注释】: 君与名山宿有期,那应长闭入车帷。 好乘腰脚年来健,遍揽烟霞物外奇。 僧俗总随云水宿,渔樵或与姓名知。 故当饱历人闲路,归见桃花一笑时。 【赏析】: 《送方坳堂解官后将之上江》其二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二句说,君与名山有期,不应长期关闭在车里。这里用“名山”比喻友人。“宿有期”,是说朋友和名山有缘分。“那应”,即“哪能”。这两句是说:你既然和名山有缘分,怎能长期关在车帷里呢?“长闭”
【注释】 和袁香亭在郑思赞孝廉宅看牡丹:袁香亭,名不详,可能是作者的朋友。郑思赞孝廉宅,即郑思赞的宅邸。 三月江城泛玉卮:在江边三月里泛舟饮酒。 朋簪不异少年时:与朋友共饮,如同少年时期一样。簪,插戴首饰。 露华朝暖春应驻:早晨的露水滋润万物,春天的气息应该停留。 幽槛风微日渐移:幽深的庭院里,微风吹拂着,太阳逐渐升高。 兴极卷帏看国色:兴致高昂时卷起帷幔观赏牡丹花的艳丽。兴,兴致。
让我们来欣赏这首诗: 次韵答吴竹桥 称病君真似长卿,我如蒲柳老无荣。 文章已谢当时好,止足宁希史传名。 独立怀人常企踵,相逢狂论复盱衡。 清诗泠若临风笛,吹彻秦淮秋气生。 译文: 你自称生病,真是像司马相如那样。 我自己就像枯萎的蒲草和柳树一样,没有荣誉可言。 我的文采已经消失,不再像过去那样出色。 满足于现状,不追求在历史上留名。 独自站立时常常踮起脚跟,与人相遇时热烈辩论。
君筑岩居积翠重,飘然偶出似云龙。 孤舟乘兴行千里,襆被吟诗八万峰。 屡痛昔贤披墓草,自希良友结霜松。 归休梅竹萧疏里,风雪余将策杖从。 注释: 君:你,指作者自己或他人。 岩居:在山中隐居。 积翠重:形容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层层叠叠。 飘然:形容飘逸的样子。 偶出:偶尔外出。似云龙:像云雾中的龙一样飘渺不定。 孤舟:孤单的船。乘兴:乘着兴致。行千里:行走千里之外。 襆被:包裹着被褥。吟诗
【译文】 碧空万里,大江如带,秋日的云彩低垂着悠悠流下。我凭倚在城楼,眺望那古老的石头城。丹山高耸欲与天平,青枫虽落却已入秋。三座山峰夕照映红了新林渚,西风万里吹来扫落叶楼。虎踞地形仍在眼中清晰可见,清凉的深院中虬龙发出鸣声。 【注释】 1. 扫叶楼:即建业(今南京)。南朝齐梁间为宫阙名,后为南唐李后主居处。 2. 碧云:碧色的云彩。 3. 大江流:指长江。 4. 古石头:指金陵城石头山。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