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去华
【诗句】 宝阁珠宫夜未央。嫌迟怕晚不成妆。乞求乌鹊填河汉,已早玉绳低建章。笼月烛,闭云房。经年离恨不胜长。思量也胜姮娥在,夜夜孤眠不识双。 【译文】 夜晚的宫殿如同珠宝般璀璨,却因为时间太晚未能打扮。祈求天上的鹊鸟填平银河,已经将玉绳低垂到了建章宫。用蜡烛笼罩月光,关闭云房,一年来离别之苦难以承受。思念胜过了嫦娥在月宫中,每晚孤单地睡去,却不知道她的伴侣是谁。 【注释】 1. 宝阁珠宫
诗句释义 - 把酒听歌始此回:在宴会上,我端着酒杯聆听歌曲。这标志着这次聚会的开始。 - 流莺花底语徘徊:美丽的黄鹂停在花瓣上低声细语,仿佛在徘徊。 - 神仙也许人间见:或许在人间可以找到类似神仙的人物。 - 腔调新翻辇下来:可能是新的音乐风格或旋律被引入。 - 银烛灺,玉山颓:银色的蜡烛燃烧,像玉石一样倒塌。形容气氛热烈、欢乐。 - 谁言弱水隔蓬莱:谁说弱水之隔就是蓬莱仙岛? -
诗句 1. 晓阴薄。隔屋呼晴噪鹊。 - 注释:早晨的阴云渐渐消散,隔着房屋可以听到喜鹊在叫唤着晴朗的天空。 2. 长烟袅、轻素望中,林表初阳照城郭。秋容自寂寞。 - 注释:长长的烟雾缭绕在空中,在清晨阳光映照下,远处的树林显得格外宁静而孤寂。 3. 清浅溪痕旋落。桥虹外,明嶂万重,云木千章映楼阁。 - 注释:清澈的溪流痕迹缓缓地流走,远处的彩虹和层层叠叠的山峦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诗句解释与赏析 1. 流苏宝帐沈烟馥。寒林小景银屏曲。 注释: - 流苏宝帐:华丽的帐子,装饰有流苏的珍宝。 - 沈烟馥:形容香气浓郁,仿佛烟雾般弥漫。 - 寒林小景:描绘一幅寒冷的树林中的景象,可能是一幅小景画或屏风上的内容。 - 银屏曲:可能是指以银色为基调的屏风上的图案或音乐。 赏析: 此句描述了一幅宁静而优雅的画面,帐子和屏风散发出的香气似乎在空气中弥漫,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注释】 ①重湖:指洞庭湖。草木威名熟:意谓湖边的草木因人杰地灵而闻名,久已熟知。②平郴曲:即《郴州市歌》,相传为唐代大诗人王昌龄所作。③宴寝:安卧之所。愔愔(yīn īn):静谧的样子。④三柱黑头公:指刘帅的长子刘三,字子仪,官拜中书舍人,封开国侯。⑤朔庭:指北朝,即北魏。谈笑空:意谓谈笑风生。⑥《楚辞·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⑦《史记·项羽本纪》:项籍少时,学剑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赏析”类试题,一般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答题时,先指出其艺术手法、表现手法,然后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最后指出其表达效果。注意语言要简练,条理要清晰,逻辑要严密,重点要突出。 此诗的首句写滕王阁高耸入云,画栋珠帘,临无地,沧波万顷,以动衬静,极富层次;颔联写西山横翠,半江沉影,夕阳西下,渔艇晚归,用声绘景,意境开阔。颈联写游女采莲,棹歌相闻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能力。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表达的情感,解答该类型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及思想情感,然后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柴桑高隐,丘壑岁寒姿”意思是:隐居在柴桑的高尚之处,那山野景色,随着岁月的流逝显得越发崇高。句中“柴桑”是地名,位于今安徽省宿州市境内,因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诗而闻名
【注释】: 西风:秋风。鸣:声音,指树叶被风吹动的声音。庭树:庭院中的树木。 枫叶赤:红枫叶。千林:满山遍野。催刀尺:催促收割庄稼。 杪:梢头。迢迢:远貌。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客居异乡时所作。上片起二句写景,描绘深秋雨夜的景色。“西风”三句,由近及远,描写了风雨之夜,西风阵阵,送来秋雨声,雨滴打在庭树之上,发出沙沙声响。“嫩寒”两句紧承“雨鸣”而来,点出时间是在初冬,天气寒冷,雨中还夹着寒意
【注释】 长条:指柳树。章台:长安城北的曲江池,是古代男女幽会的地方。 腻脸:指女子的脸,多情娇艳。刘郎:即刘晨,汉时人,传说曾至天台山采药而遇仙女。这里代指诗人自己。 【赏析】 此诗写侍儿见客入来时的娇羞神态。 开头两句,点明侍儿与“章台柳”不同,她虽长得柔美,但并不媚荡,仍保持一种天真自然的姿态。 三、四句,进一步描写她的娇羞神情。见客人来了,她连忙向客人微笑点头致意;一见面就笑
柳梢青 · 其三长桥 【注释】 天接:与天空相接。沧浪:沧海。千步修梁:形容楼台高耸,有如千级楼梯。纯浸:完全浸湿。斜阳:夕阳。西风:秋风。劝我持觞:鼓励我举杯饮酒。况:何况。高栋:高大的楼宇。层轩:层层高楼。自凉:独自清凉。饮罢:喝完酒。归处:归宿之地。独咏:独自吟咏。苍茫:广阔而空旷的样子。 【译文】 天连着大海,晴虹倒挂在天上,千级台阶般的楼台矗立在湖边。万顷碧水,洞庭湖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