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远
诗句释义与译文 原文: 江影涵空,山光浮水,画楼直倚东城。落叶声稀,归鸿声杳,晚风却递钟声。去天咫尺,只疑是、齐云摘星。阑干凝伫,愁见垂杨,烟絮萦萦。 译文: 江面映照着天空,山峰倒映在水面上,画楼高耸,直接靠在古城的东侧。秋天落叶稀疏,归鸿声音渺茫,晚风吹来送来寺院的钟声。离天如此之近,仿佛能摘下星辰一般。栏杆上凝视沉思,看到飘动的杨柳,烟雾中的柳絮缭绕。 注释: 1. 江影涵空
巫山一段云 · 王氏楼酒力欺愁薄,轻红晕脸微。双鸳谁袖出青闺。刬袜步东西。 倦蝶栖香懒,雏莺调语低。钗盟惟有烛花知。半醉欲归时。 注释: - 巫山一段云:指《巫山高》词牌名,这里可能指的是作者自己创作的一首词。 - 王氏楼:可能是某个人的居所名称。 - 酒力欺愁薄:指酒力能够减轻忧愁。酒力:饮酒后的力量或效果。欺:减轻、战胜。愁薄:形容忧愁不深。 - 轻红晕脸微:指脸色微微发红
【注释】 沧岛云连:沧洲的云与海岛相接。沧,即指沧洲,泛指海岛。 绿瀛秋入:瀛洲的秋天已到。瀛,指瀛洲。瀛洲是传说中的仙山。 暮景欲沈洲屿:黄昏的景象将要沉没在岛上。沈,同“沉”。 无浪无风天地白:没有波澜和风,天地一片苍茫。白,形容天光如洗。 翠倚高阁凭虚:翠色倚靠在高高的阁楼上,形容楼阁高耸入云。凭虚,凭空而立,形容楼阁之高大。 中流苍碧迷烟雾:江流中青色的水面被迷蒙的烟雾遮住。中流
【注释】 小市:小市场。收镫:收拾灯芯。柝(tuò)声隐隐:更鼓的声音。沈沈:沉沉。月华如水:月光皎洁,如同流水。婵娟:指月亮。罗帏(wéi):丝绸帷幕。行云:飘动的云彩。款曲西厢:即“相约在西厢”的意思。沙河箫鼓:即《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的元宵节时,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的街头巷尾,处处张灯结彩,箫鼓震天,热闹非凡。因记款曲西厢:想起与情人约会在西厢的故事。凌波步影:形容女子轻盈地走在水边
【诗句解释】 眼波横秀。乍睡起、茸窗倦绣。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最恼人、微雨悭晴,飞红满地春风骤。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夜梦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劝花休瘦。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译文】 眼中流露出的情意如此娇媚动人。刚刚起床就看见窗外细雨纷纷,仿佛帘幕上缠绕着乱丝般的柳条
诗句释义: 1. 海棠才试春光小,西风便吹秋去。白石粼粼,丹林点点,装缀东皋南浦。清游顿阻。谩空有园林、可无钟鼓。一曲庭花,隔江谁与问商女 - 海棠: 指春天刚盛开的花朵 - 春光: 春季的美好时光 - 西风: 秋季的风, 常被用来形容凄凉的氛围 - 白石和丹林: 形容景色的美丽或秋天的色彩 - 装缀: 装饰 - 东皋南浦: 泛指风景优美的地点 - 清游: 美好的游览 - 谩空: 徒然,徒劳
阳台怨 月光皎洁如白日,花影密布遮小径。未见黄云衬袜来,空伴花阴独自立。 疑是碧瑶台,不让彩鸾飞出。隐隐隔花清漏急,一巾红露湿衣襟。 注释: - 阳台怨:一种古代的诗歌体裁,通常用于表达对远方亲人或爱人的思念之情。 - 月明如白日:形容月光明亮如同白天一样,非常明亮。 - 遮径花阴密密:花影遮挡着小路,使得小路显得更加隐蔽和幽深。 - 未见黄云衬袜来:没有见到黄云(月亮)映衬在袜子上的景象。 -
梦江南 花雾湿,黯黯覆庭芜。十二阑干空见月,谁教凉影伴人孤。素被带香铺。 注释:花雾湿,指花气蒸郁如雾,湿润了庭院中的草丛与草木。黯黯,阴暗的样子。覆庭芜,遮盖着庭院中的一切,包括杂草等。十二阑干,形容栏杆众多,像十二根栏杆一样。空见月,只有月亮可以见到。谁教凉影伴人孤,是谁让这清凉的影子陪伴着孤独的人?素被带香铺,白色的被子上绣着各种花朵,散发出阵阵香气。 赏析
【注释】 ①清商怨:乐府旧题,属《清商曲辞·古曲歌》。此词是写一位女子怀念心上人的。 ②黄花丹叶:指菊花和丹叶,即菊花的黄色和叶子的深红色。 ③绀草:指青绿色的草丛。 ④西园晓:指秋天早晨,天色微明。 ⑤梦度秦楼:梦中飞到秦楼(这里指情人居住的地方)。 ⑥孤鸿:一只孤独的大雁。 ⑦连环:双结的丝带。 ⑧□:指绿珠。绿珠,古代美女的名字。 ⑨玉关:玉门关,古关名。在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北小方盘城附近。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此题要求学生对“台城路/齐天乐”的诗句进行赏析,注意题干中的要求“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考生在回答此题时,首先需要明确诗歌的主要内容;然后分析诗歌的意境、情感,以及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 ①画楼西送斜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