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东
【注释】 菩萨蛮:词牌名。又名“子野芳春”、“花间集”等。 鸡鸣巷:即乌衣巷,在南京秦淮河北岸。台城:故址在今南京市鸡笼山之南,是三国时吴国的都城。 茫茫:广阔无边。 多丽人:众多美人。 擘:用手撕开。 霏:散。 【赏析】 此词为作者送别友人而作。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全词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图。首句点题,说明是在春天送别友人。第二句写送别的地点——乌衣巷,是当时文人聚集之地
月中桂中秋醵饮,月色犹笼薄霭。夜半起视,乃澄洁如画 月中的桂花树下,我们聚在一起饮酒赏月,月色依然笼罩着薄薄的云层。到了半夜,我起身观看,只见明月清澈明亮,宛如一幅画卷。 桂影参差。看华灯上,初已漏云隙。连旬润雨,做一天凉意,同欢今夕。倚阑歌自适。但莫笑、杯宽量窄。重觌姮娥面,佳占似此,应许放怀得。 桂树的影子参差错落,华美的灯笼开始映照出月亮的缝隙。连绵不绝的雨水使得整个夜晚都充满了凉意
【注释】 千林赭墨写秋山。风急雁声寒。漠漠轻阴,断阡荒草,尽日倚楼看。 前春柳絮飞如雪,于此送征鞍。拂面旌旗,报时钟鼓,魂梦忆长安。 千树如火的山色在秋天里显得格外鲜艳,一阵急促的雁鸣声传来,让人感到一阵阵寒意。一片淡淡的、朦胧的、轻阴笼罩着的田野,一条条被荒草隔断了去路的小径,一直延伸至天边,而自己却整天倚在楼头观望远方。 前一年早春时节,柳絮纷飞如同飞舞的雪花
诗句:“昨非今是未嫌迟。”一塔长存鬓已丝。” 译文:“昨日与今日不同,这并非什么迟缓的事;一座塔矗立不移,见证岁月的流逝,它见证了我白发苍苍的头发。” 注释:1. 昨日与今日不同:昨日的事情已经结束,今天的事情已经开始,这并不需要太过担心。2. 一塔长存:指的是白塔子巷的古塔依然屹立不倒,象征着岁月的沧桑和文化的传承。3. 鬓已丝:形容人因年纪增长而出现的白发现象,这里用以比喻人生的衰老过程
定风波 坐在妆台旁看画眉,黄眉已经褪去,倩谁怜惜。一霎时珠泪沉没在沧海里。难理欢情已非少年时期。 时光缓缓流淌向东流,惊起,江亭又见雁初飞。今日无人添衣半臂,沉迷酒中,新寒只靠酒来支撑。 注释: 1. 坐傍妆台:坐在梳妆台的旁边。傍,靠近。 2. 看画眉:观察画着眉毛的女子。画眉是古代妇女的一种化妆方法,用墨线画出眉形再用颜料涂色,以增加美感。 3. 黄褪:黄色退去。黄眉,指女子的眉毛。 4.
爪茉莉 冷透孤衾,几行雁信知。偏没个、可人书字。无眠到晓,断不得、心头积思。二三载、浪迹天涯,恰知是。何况味。 凄凄惨惨,梦儿中、事能记。骊唱罢、一樽先醉。愁思中酒,酒醒时、添憔悴。叹恁时、早夜眼巴巴底。洎重会。羞对你。 【注释】 爪茉莉:一种花名,又名茉莉花,因形状像茉莉花而得名。 冷透孤衾:寒冷地穿透单薄的被子,形容孤单寂寞。 几行雁信知:几行书信知道。雁信,即雁飞时所带的消息。 可人书字
【注释】 宁士:即十二郎。 翠屏绣枕:指新婚夫妇的卧具,喻夫妻恩爱。 甚小撷园芳:指采撷园圃中的鲜花。 联趋街鼓:指新婚之夜,新郎新娘一同步行到街上迎接报时的更鼓声。 心事徊徨未省:心事不定,心中犹豫不安。 直把红丝牢牵系:直截了当地把红线紧紧地系在手上。红丝,系着夫妻的定情之物。 温柔情性:温柔体贴的性格和情态。 想射雀诞词:想当年射雀时所唱的祝词。 乘鸾虚约:乘鸾仙鹤般的约定。 琴瑟声谐
鹧鸪天(词牌名) 迢递层楼接远天。楼高不睹月婵娟。风催密叶都成浪,雨散平林欲化烟。 初有雁,已无蝉。自欹孤枕得安便。暂抛身外无穷事,换取新凉一夜眠。 注释: 1. 迢递层楼接远天:形容楼台的高大和遥远。 2. 楼高不睹月婵娟:因为楼层很高,所以看不到月亮。 3. 风催密叶都成浪:风吹过密集的树叶,树叶被风吹动就像波浪一样。 4. 雨散平林欲化烟:雨水滴落到平坦的树林中,雨滴被风吹散
【赏析】 《薄命女·窗外梧桐飘满径》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词的上阕写秋景和离愁,下阕则抒发相思之苦,全词语言明丽而婉约,情深意远。 “薄命女”即指女子。这首词写一位女子独处空闺中,触景生情,悲恨难抑的心情。 起首两句“风不定。窗外梧桐飘落满径。”描绘了一幅凄迷秋景图。秋风瑟瑟,吹得梧桐叶纷纷扬扬地飘落到了小路上。这梧桐本是秋天的使者,但此时却飘满了整条小径,更添凄凉之感
【译文】 炎热的夏天过去,高树中乱飞的蝉在迎风鸣叫。苍茫的原野,远望城郭近眺村庄,傍晚时分云层鳞甲般密聚。疏星闪烁,像流星那样划过天际。忽然间觉得,天上的鹊桥相会多么易失,又惊怕七夕刚刚到来。 边地戍楼吹起凄凉的号声,思念远方亲人的女子,悲愁怨妇相互对答。乞巧的针楼上,只是冷笑世人,盛大的宴会欢歌四起。昨晚神女与牛郎的神仙聚会,即使想留住时光片刻。也比不上银河倒转,清洗四方兵甲。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