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执信
【译文】 车声辚辚,直到皇宫门口才停止。卫灵夫人识君子。可怜荒土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千古弥瑕共埋死。因知往迹多湮沉,下马陌头霜草深。尺寸偶然留姓氏,武公康叔渺难寻。 注释: ⑴蘧大夫:春秋时卫国大夫蘧伯玉的墓号。 ⑵车声辚辚:形容战车的声音。至:到达。阙止:皇宫门。 ⑶卫灵夫人:春秋时卫灵王之夫人南子。 ⑷“可怜荒土”两句:言卫灵公之夫人南子,因通于晋灵公而得罪,被逐出宫,其墓无人识得,与死者混同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此题,要理解全诗意思,并结合诗句中的关键词句来分析。 “雪后天气佳,选胜携我友。不知山与泉,颇忆畴昔否。”诗人在雪后的美景中游玩,兴致勃勃地选择一处名胜古迹游览。他不知道眼前的山水和泉水是否和过去一样,不禁想起过去的岁月。诗人用“雪后”这一自然景象作为引子,既渲染出一种清冽的寒意,又引出下文对往事的回忆。 “城边初日上,寒色遍林薮。行缘荆山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仙居行》。全诗共八句,每句都有其独特的意象和情感。下面将逐句进行解析并给出赏析: 1. 仙居亦在黄尘里,碧瓦如鳞点卫水。 - “仙居”指的是神仙居住的地方,“黄尘”指的是尘土飞扬的环境,暗示了这个地方可能隐藏在繁华世界之下。 - “碧瓦如鳞”描绘了屋顶上青绿色的琉璃瓦,像鱼鳞一样排列整齐,增添了一份神秘和庄重。 - “点卫水”是指这些碧瓦点缀在卫水边
下太行入河北 这首诗是诗人在太行山北麓的一段行程中的所感所思。从“万山围马首,崚嶒行相逼”开始,诗人描述了自己行进中所处的自然环境:前方是连绵无尽的群山,如同万马奔腾,气势磅礴。紧接着,诗人以自己的视角描绘了山路的险峻:“如入稠人中,仓皇乱迎揖。”这两句诗描绘了山路两旁密集的树木,仿佛置身于拥挤的人群之中,给人一种紧张、不安的感觉。而“连朝蹑危险,徒侣疲登陟”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一旅程的艰难与危险
【注释】 杂诗五首,选自《古诗源》。高堂:指华丽的厅堂。张华灯:点上华美的灯。少长:指年轻人和老人。各为群:各自成群。寒风敛:寒风收敛。残日:夕阳。气候晼如春:气候暖和像春天一样。酒行:指喝酒。更相劝:互相劝酒。既醉情弥敦:既然喝醉了,感情更加深厚。岂辞今夕醉:哪里用得着说今晚要喝醉呢。将为明年人:将要做明年的人。非徒明年人:不仅仅是做明年的人。复是异地身:又是在异乡的人。预忧西北路
翻译: 晚风搅乱了竹林,四野的青色似乎要被收起。回头向寒山道谢,临别还犹豫不决。孤城的残阳已尽,烽火台的雉堞随着星星浮动。在烟际传来人声,马儿也疲倦知道该投宿。 注释: 1. 晚次清化镇:晚上停留于清化镇。 2. 晚风乱丛竹:傍晚的风把竹林吹得杂乱无章。 3. 四野青欲收:四周的田野似乎快要被绿色所覆盖。 4. 回头谢寒山:回过头去向寒山表示感谢。 5. 临别还夷犹:临别时还有犹豫。 6.
杂诗五首其一 - 诗句: - "作客一朝归,如梦久而寤。" - "时时心目间,惝恍各有遇。" - "绕溪清浅流,连村远近树。" - "儿时所经觏,半犹存其故。" - "峨岭雪乍晴,烟敛万家曙。" - "磴道入高寒,云山远回互。" - "忽惊风景真,转恐遨游误。" - "渐多相识人,踟蹰屡狂顾。" - "遥见西郭门,疲马趋如骛。" - "莫避市上尘,去此十年路。" - 译文: - 我客居他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的《华山行》。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注释: 1. 跛者御 - 指的是一个瘸子在驾驭着马车或战车。 2. 妇人帷房闻笑声 - 描述的是闺房中传出的欢笑声,暗示有好事发生。 3. 笑声未绝晋师兴 - 意味着笑声还未完全停止,军队已经开始行动。 4. 华不注山干青冥 - 描述了华山不落的山峰高耸入云的景象。 5. 山前东亩何纵横 - 描绘了华山周围的土地分布情况。
杂诗(选二): 羁栖空计日,客游常畏人。 岂意广坐上,复睹平生亲。 注释:长期寄居在外,每天计算日子盼望归家;客旅漂泊,常常担忧被人认出。哪里想到今天在盛大的聚会之中,又见到了平生的亲人啊! 再拜视颜色,悲喜不可分。 长者酌我酒,相问递殷勤。 童稚不相识,牵衣皆弟昆。 自怜语音变,稍有形容存。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异乡他地,因思念家乡而不得安生的痛苦心情。 首句写自己身处他乡
燕市居十年,酒徒能几个。 燕市,即北京旧城东侧的宣武门一带,是唐宋时期文人墨客聚集之地,诗人曾在此居住多年,结交了许多朋友。燕市的酒肆众多,诗人才子云集,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酒徒,指那些喜欢饮酒作诗的朋友。这些朋友都是诗人多年的好友,共同度过了许多难忘的时光。 假使设坛坫,我将子当佐。 坛坫,古代宴会上摆放酒菜的台子,这里比喻诗人的地位和作用。诗人希望有朝一日能成为这些朋友的中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