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围马首,崚嶒行相逼。
如入稠人中,仓皇乱迎揖。
连朝蹑危险,徒侣疲登陟。
晓看白日近,渐觉山势急。
前路纷羊肠,下赴将何极。
眼明见平地,河色漾寒碧。
浮云千里通,清流一线直。
参差散林莽,指点辨城邑。
久行望弥真,屡下境转偪。
回视高峰颠,一一诧所历。
野旷山尽收,村晚天半赤。
向风指孤烟,息此穷日力。

下太行入河北

这首诗是诗人在太行山北麓的一段行程中的所感所思。从“万山围马首,崚嶒行相逼”开始,诗人描述了自己行进中所处的自然环境:前方是连绵无尽的群山,如同万马奔腾,气势磅礴。紧接着,诗人以自己的视角描绘了山路的险峻:“如入稠人中,仓皇乱迎揖。”这两句诗描绘了山路两旁密集的树木,仿佛置身于拥挤的人群之中,给人一种紧张、不安的感觉。而“连朝蹑危险,徒侣疲登陟”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一旅程的艰难与危险。诗人用“连朝”和“徒侣”两个词来表达自己在旅途中的连续经历和同伴们的疲惫之情,使得整首诗都弥漫着一种艰辛的氛围。

译文:
万山环绕着我的马首,巍峨陡峭的道路不断逼近。
宛如进入人群中心,惊慌失措地迎风招手。
经过连日的跋涉攀登,终于看到了天边渐近的白日。
逐渐感到山势更加险峻。
前方的路弯弯曲曲,艰险难行,同行者都已疲惫不堪。
清晨时看到太阳慢慢靠近,渐渐感觉到山峦的起伏。
前路蜿蜒曲折,像羊肠小道,不知尽头在哪里。
眼睛能看清平坦的地方,河面波光粼粼。
漂浮的云层似乎可以连接千里,清澈的河水像一线一样直。
树林中参差不齐地散布着,指点之间能辨出城镇。
长时间行走后,景色愈发美丽,道路也越走越窄。
回首望着高峰,一一记录下所到之处。
野外旷野尽收眼底,夕阳西沉,天边只剩下半边红霞。
向风望去,只有孤独的炊烟升起,耗费了一整天的力量。

赏析: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诗人自洛阳出发赴江陵途中所作。诗人在太行山北麓的一段行程中所感所思,生动刻画了太行山区的壮丽景色和艰险旅程。首句即点出了太行山的雄伟气势,为全诗定下了基调。随后诗人详细描写了自己所处的环境以及旅途的艰辛,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此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太行山脉的生动描绘,展示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力。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旅途中的艰难困苦,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艰辛的真实体验。整首诗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