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郭未十里,陟岭凡几盘。
徘徊初日影,隐见群峰端。
遥空敛馀阴,山风增晓寒。
我行曾冰中,仄径愁跻攀。
马压后人顶,足滑不得安。
萦纡自信地,倒侧惟随鞍。
久依悬厓转,每疑绝壁穿。
歘同鸟上下,纷与云勾连。
平临众皱出,旁见高天宽。
四山森列笏,戢戢争荒烟。
林木接萧瑟,万壑寒声传。
牛羊入残雪,蠕动丛莽间。
登顿倦行侣,旷览开心颜。
日晚见人家,列屋缘层峦。
斜阳明万瓦,烟火动夕餐。
不厌野宿孤,益羡山居便。
溪黑虎豹嗥,月出乌鹊还。
岁晏远为客,中宵起长叹。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端,字正己,赵州(今河北赵县)人。他是唐朝中期宰相李石之孙,李绛之子。大历中,为太常博士,兼御史中丞、外务之职,官终礼部尚书。
诗句解析:
- 发泽州宿星轺驿尽日行太行最深处 - 描述了离开泽州,宿于星轺驿,整日沿着太行山脉的最深处行走的情景。
- 出郭未十里,陟岭凡几盘 - 走出城郊还有十来里路,翻越高山有好几处坡道。
- 徘徊初日影,隐见群峰端 - 在早晨阳光照射下,影子在移动;群山的顶端时隐时现。
- 遥空敛馀阴,山风增晓寒 - 天空逐渐暗下来,山间的风更加冷。
- 我行曾冰中,仄径愁跻攀 - 我在冰中行走,崎岖的小路上我担心不能攀登。
- 马压后人顶,足滑不得安 - 坐骑压在了人的头顶上,脚滑得无法稳住。
- 萦纡自信地,倒侧惟随鞍 - 曲折蜿蜒的山路让人感到自信,只能随着马鞍的方向倾斜倒下。
- 久依悬厓转,每疑绝壁穿 - 长时间依靠悬崖转动,常常害怕从绝壁上穿过去。
- 歘同鸟上下,纷与云勾连 - 突然像鸟儿一样上下飞翔,纷纷与云朵相连。
- 平临众皱出,旁见高天宽 - 平坦地俯瞰众山的皱褶,旁边看到高天的广阔。
- 四山森列笏,戢戢争荒烟 - 四周的山峦像是排列着的笏板,密密麻麻的树木在烟雾中争夺空间。
- 林木接萧瑟,万壑寒声传 - 树木连接在一起,显得萧瑟凄凉,山谷间传来阵阵寒气。
- 牛羊入残雪,蠕动丛莽间 - 成群的牛羊进入了残存的雪地,在茂密的草丛之间蠕动。
- 登顿倦行侣,旷览开心颜 - 登顶后顿时感到疲惫不堪,但心情变得开朗起来。
- 日晚见人家,列屋缘层峦 - 傍晚时分看到了村庄,房屋围绕在层层叠叠的山峦之中。
- 斜阳明万瓦,烟火动夕餐 - 夕阳斜照,万瓦闪烁,炊烟袅袅升起,夜晚开始准备晚餐。
- 不厌野宿孤,益羡山居便 - 虽然不喜欢独自住在野外,但我羡慕那些山中居住的人。
- 溪黑虎豹嗥,月出乌鹊还 - 溪水黑漆漆的,野兽咆哮;月亮升起时,乌鸦归巢。
- 岁晏远为客,中宵起长叹 - 到了年底,我还是个远来的客人,半夜醒来不由得长叹一声。
赏析与译文:
此诗描绘了作者离开泽州后,沿太行山脉最深处行走的经历。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沿途的自然风光和自己的所见所感。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有对自身处境的感慨。整体上,此诗展现了旅途中的艰辛与美好,以及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