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三立
【注释】扫叶楼:指寺院中的一座楼。住持:指寺庙的主持。惺悟上人:住持僧人名。嘉:赞美之意。有唐僧澄观之风:澄观是唐代僧人,有高僧风范。上人:对僧人的尊称。题句寄怀:在诗句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友人为寺院的住持僧人重建“扫叶楼”时,写给友人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和住持僧人一起参禅修道,共同度过余生的愿望。 首句“卧庐忘旦暮”,写诗人在寺院里居住,忘记了日夜之更替
【注释】 1. 晨兴:早晨起床。 2. 雪果:形容雪白的梅花像果子一样。 3. 啼空:形容鸟儿在空荡的地方叫唤,声音凄凉。 4. 列戟城:古代城门上插着戟作为标志,这里指城上的建筑。 5. 微答阁铃声:微微听到阁楼上的铃铛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诗人早起看到清晨雪景,以及晚上卧房听到夜晚风声的作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绪。
鹤柴集饮雅叙园酒楼 蹑履依灯火,张筵隔管弦。——蹑足轻步进入灯火闪烁的酒楼,隔着乐器的声音和歌声开宴。 犹成今夕醉,祇许故人贤。——依然沉醉于今晚的欢乐之中,只允许老朋友们显才露智。 玩世谈谐痛,堆盘脔胾坚。——在世态炎凉、世事不公的环境下,仍能谈笑自如,面对满桌佳肴却毫无怨言。 信陵终跅弛,获结博徒传。——最终在权臣的纵容下放纵自己,却因博戏之技而闻名于世。 注释: ①“蹑”是踮起脚尖走的意思
【注释】 ①空庐何所有:空空的屋子,有什么呢?“庐”,指房屋。“有”字下加一个“何”,是反问语气词,表示“什么也没有”。 “何所有”,即“何所无”,意谓什么都有。 ②夜夜月相娱:每晚月光相伴我娱乐。“夜夜”,每夜。 “月相娱”,指在月光中作伴自乐。 “月相”,月色。 ③坐视风云改:看着风云变幻。“坐视”,坐着观看,不主动干预。 “风云改”,风云变幻。 “风云”,比喻社会局势、时势、政治形势。
【注释】 步月:在月光下步行。 留冷月:留驻着冷清的月亮。 白发:指年老的头发。 相依:相互依傍。 吠犬:狗叫的声音。 疏篱:稀疏的篱笆。 栖乌:栖息的乌鸦。 独树非:只有一棵树。 南北:方向或方位。 野冢:荒坟。 歔欷:悲泣的样子。 回数:反复数落。 逃亡屋:被驱逐后无处安身的房子。 【译文】 荒凉城郊,留下冷寂的月亮,白头发的老人相互依偎而行。 稀稀疏疏的篱笆与稀疏的篱笆相接
【注释】幽径:深山中的小路。烟云:烟雾云雾。谁怜:谁值得怜惜。虞夏:指虞舜、夏禹,古代的圣君贤相。没:去世。所得笑啼成:得到的欢乐与悲伤都成了尘土。步:行走。屧(jiǎn):同“践”,踩踏。桥:桥梁。枯流鸥鹭去:飞走的枯黄的水流和鸥鹭。心死:指对世事绝望。 【赏析】 这是一首写隐逸生活、表达隐者孤独寂寞心情的诗。全诗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之中,通过描绘幽静的山林、迷漫的烟雾、荒凉的野径等
咫尺毗卢寺,墙根老柏存。 咫尺:比喻很近。毗卢寺:位于陕西扶风县的著名佛寺,因建于唐代而闻名,是佛教圣地之一。 墙根:指寺墙的基座下,即靠近地面的部分。老柏:指生长多年的柏树。 祇今烽燧冷,犹接鸟乌喧。 祇今:如今。烽燧:古代边塞上用来报警的烽火台或狼烟。这里指边防上的瞭望塔,也用来指战事。 冷:指战事已经停息了。犹接:还与……相连相通,这里指战争带来的破坏仍然存在。鸟乌:乌鸦和喜鹊等鸟类
【诗句释义】 次第观农圃,欹倾齧水涯。晚菘肥雨露,断臼篆泥沙。寒卧旌竿影,声回粉堞笳。数钱供菜把,溪上两三家。 【注释与赏析】 1. 次第观农圃,欹倾啮水涯:次第指的是顺序或者等级,农圃即农田和园圃。欹倾指倾斜或倾斜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农圃中的景象。啮水涯指侵蚀着水边的农田。 2. 晚菘肥雨露,断臼篆泥沙:晚菘即晚收的蔬菜,肥雨露形容雨水滋润,使得蔬菜更加丰满。断臼篆泥沙指在制作食物时
【注释】 月夜倚楼作:即《月夜》,是唐代诗人张九龄在谪居江宁时所作。倚,靠着;作,歌咏。 萧疏:指草木萧疏、凋零。 瓜地:瓜田,泛指田畴。 溪山:山水。 破寐:失眠或睡不熟。 同居:共处一宿。 寇盗馀:指经过战事之后留下的残存。 邻宿鸟:比喻自己的官衔像邻家的鸟儿一样,微不足道。 【赏析】 这是一首写夜景的诗。前四句描写月夜景色,后四句抒发自己对世事的感慨。全诗意境清幽,情调凄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雨霁》中的第二首,全诗如下: 疏疏小桃树,犹缀两三红。 香减蜂何恋,风移燕自东。 片山悬作镜,新陌狭如弓。 绰约深明阁,寒晴坐秃翁。 注释: - 疏疏:稀疏的样子。 - 小桃树:指桃花树。 - 犹缀:仍然装饰着。 - 两三红:两三个红色的东西。 - 香减:香气减少。 - 蜂何恋:蜂为什么留恋呢? - 风移:风吹过。 - 燕自东:燕子从东方飞来。 - 片山:一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