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肃
```plaintext伪古文尚书 · 虞夏书 · 大禹谟 帝曰:“俞!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万世永赖,时乃功。”帝曰:“格,汝禹!朕宅帝位三十有三载,耄期倦于勤。汝惟不怠,总朕师。” 禹曰:“朕德罔克,民不依。皋陶迈种德,德乃降,黎民怀之。帝念哉!念兹在兹,释兹在兹,名言兹在兹,允出兹在兹,惟帝念功。” 帝曰:“皋陶,惟兹臣庶,罔或干予正。汝作士,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期于予治
这首诗是《伪古文尚书》中的一篇,名为《商书·汤诰》。它记载了商朝的开国君主成汤讨伐夏桀的故事。 译文: 成汤在废除夏朝后,重新回归到亳都,撰写了《汤诰》。 成汤回到战胜后的夏都,到达亳都之后,向四方宣布。成汤说:“唉!你们四方的众位,请明察我的一言。上天降下仁慈之心于下民。如果你们有恒心,就能安抚你们的意志。夏王灭掉善行建立威势,对你们四方百姓施行虐待。你们四方百姓遭受他的凶暴伤害
伪古文尚书·商书·太甲(中) 译文:在三个祀十有二月的朔日,伊尹穿着冕服奉嗣王回到亳。 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 - 伪古文尚书·商书·太甲(中):伪古文尚书是战国时期的文献,《商书》是其中的一部,主要记载了商朝的历史和商王太甲的故事。“太甲”是商朝的第十位君主,名履,他在位时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最终被伊尹放逐到桐宫。 - 惟三祀十有二月朔:意思是在三个祭祀日的十二月初一
伪古文尚书 · 商书 · 说命(下) 王曰:“来!汝说。台小子旧学于甘盘,既乃遯于荒野,入宅于河。自河徂亳,暨厥终罔显。尔惟训于朕志,若作酒醴,尔惟麹糵;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尔交修予,罔予弃,予惟克迈乃训。” 说曰:“王,人求多闻,时惟建事,学于古训乃有获。事不师古,以克永世,匪说攸闻。惟学,逊志务时敏,厥修乃来。允怀于兹,道积于厥躬。惟斅学半,念终始典于学,厥德修罔觉。监于先王成宪,其永无愆
《伪古文尚书·商书·咸有一德》:“伊尹既复政厥辟,将告归,乃陈戒于德。曰:‘呜呼!天难谌,命靡常。常厥德,保厥位。厥德匪常,九有以亡。夏王弗克庸德,惟天罔念于民,惟民罔念于天。’”。 这首诗出自古代中国的经典文献——《尚书》,其中《商书》是专门记录商朝历史和事件的篇章。《咸有一德》是《商书》中的一篇,讲述了伊尹在还政太甲之后,向人民发表的训诫。伊尹告诫人们要遵循天道,保持道德稳定
诗句: 惟其士女,篚厥玄黄,昭我周王。天休震动,用附我大邑周。 译文: 只有那些士女们拿着黑色的丝织品,彰显着我们的周王。上天的恩典震动大地,让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昌盛。 注释: 1. “惟其士女”:这里的“士女”指的是周朝的民众。 2. “篚厥玄黄”:指民众手持黑色丝织品来彰显周王的权威。 3. “昭我周王”:彰显了周王的威严和荣耀。 4. “天休震动”:上天的恩典震动大地
【注释】 说:通“述”。 拜:通“稽”,叩头。 稽首:叩头至地,是古代最恭敬的礼节。 曰:表示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说”或“讲”。 敢:谦辞,表示冒昧陈述自己的观点、意见,不敢自专。 扬:传扬,宣扬。 天子:古代指帝王。 休:美善。 命:命令,旨意。 【赏析】 《商书·说命下》是《尚书》中著名的一篇,记述了商朝大臣傅说(yuè)被重用后,对殷王朝进行改革的历史故事。《说命中》共有四篇
诗句: - 帝曰:“禹!官占惟先蔽志,昆命于元龟。朕志先定,询谋佥同,鬼神其依,龟筮协従,卜不习吉。” - 正月朔旦,受命于神宗,率百官若帝之初。 - 帝曰:“咨,禹!惟时有苗弗率,汝徂征。” - 禹乃会群后,誓于师曰;“济济有众,咸听朕命。蠢兹有苗,昏迷不恭,侮慢自贤,反道败德,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弃不保,天降之咎,肆予以尔众士,奉辞伐罪。尔尚一乃心力,其克有勋。” - 三旬,苗民逆命
【诗句】 列爵惟五,分土惟三。建官惟贤,位事惟能。重民五教,惟食、丧、祭。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 【译文】 诸侯的爵位只有五个等级,地方长官的封土也只有三个等级。设置官职只考虑贤能之人,处理政事只能任用有能力的人。重视民众五条教化:饮食、丧葬、祭祀。推崇诚信和正义,崇尚德行并报答功劳。皇帝垂衣拱手而天下治理有序。 【关键词注释】 1. 列爵惟五:指诸侯的爵位只有五个等级。 2.
伪古文尚书 · 虞夏书 · 五子之歌 太康尸位,以逸豫灭厥德,黎民咸贰,乃盘游无度,畋于有洛之表,十旬弗反。有穷后羿因民弗忍,距于河,厥弟五人御其母以従,徯于洛之汭。五子咸怨,述大禹之戒以作歌。 【译文】 太康沉迷于享乐而荒废了国家的大业,百姓都离心离德。于是他随意游玩,在洛阳郊外打猎,十天都不回来。有穷国的后羿看到民众忍受不了他的暴行,就率领弟弟们抵抗他,最后聚集在洛阳的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