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庙朝会歌辞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理解诗句含义,然后结合题目要求进行具体分析。 第一句“乾道七年恭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号十一首其五册宝入德寿门用《正安》”,意思是在乾道七年恭敬地献上了给皇太上皇帝和太上皇后的尊号。这是诗的第一句,也是全诗的引子。 第二句“礼神颂祇,福禄来下”。意思是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祈求神灵降临福禄。这是诗的第二句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赏析诗句,要结合全诗的内容和语言表达去体会。“受命既长”是说接受天命长大成人,“福禄既康”是指享受幸福长寿。接着两句是说君子应该像太阳升起一样光明磊落,像月亮一样永远圆满无缺。这两句是比喻君子应具有的美好品性。最后四句是说君子应该受到后人的追念。 【答案】 译文:我接受天命长大成人。享受幸福长寿(寿命)长久。光明磊落,美好品性(品德)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肃雍长乐,克笃其庆”意为:国家安定、天下太平、人民安宁、四海升平,是上天对先帝的嘉奖。此句中,关键词是“肃雍”、“长乐”。 “河洲茂德,沙麓启圣”一句意思是:黄河岸边生长出茂盛的树木,沙岭之畔诞生了圣贤之才。“此句中,关键词是“河洲”“沙麓”, “茂德”“启圣”; “是生睿哲,蚤隆丕运”一句的意思是:他(即皇帝)出生时便具有睿智的才智,早有辉煌的前程
诗句释义: - 孝奉天仪,信维休德:孝顺和敬仰上天的法度,遵循并发扬美好的道德。 - 发越徽音,礼文靡忒:弘扬并发展古代的美好声音,使礼仪文辞没有失误。 - 永保嘉祥,时万时亿:永远保护吉祥的美好景象,希望年年月月都如此。 - 归于东朝,含饴燕息:回到东朝(指宋朝),享受甜蜜的休息。 译文: 孝道尊崇天地之仪,诚信地维护美好德行。 弘扬古雅的礼乐之声,礼仪文辞没有过失之处。
【注释】 ①东朝:指皇帝的南面之位。大吕:《乐书》说:“大吕,为六律之首,黄钟之后。”这里指音乐演奏的乐曲。 ②羽卫森陈:羽卫,指以羽毛装饰的士兵。森,多而密集。陈,布列,陈列。 ③簪绅式序:簪,古时妇女发髻上插的簪子。绅,古代官员的冠带,也作“缨”,用五彩丝绳系在冠带两旁下垂的宽带子。 ④云幄邃严:幔帐高悬,气氛庄重肃穆。 ⑤宏典是举:盛大的典礼正在举行。 ⑥天子万年:祝颂天子寿命长久。
【诗句释义】 元祀:祭祀,指祭祀天地。介福:佑护。孰绥:哪个能够安定。孰将:哪个能承担。 尊亲:尊敬父母。虞、唐:古代两个朝代的名字,这里借指长寿和安康。 【译文】 元祀时节祭天祈福,谁能够安定,谁能够承担? 尊崇尊亲是至孝的君王。 载镂斯牒,载琢斯章。 得到名分,得到寿命,像虞朝一样长寿,像唐王朝一样安康。 【赏析】 这首诗是宋高宗乾道七年(1161年)恭上太上皇帝和太上皇后尊号的诗。乾道七年
【诗句】: 乾道七年恭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号十一首 其三 皇帝奉太上皇帝册宝授太傅用《礼安》。奉太上皇后同 仪物陈矣,礼乐明矣。 天子戾止,诒尔臣矣。 陟降维则,恭且勤矣。 茫茫四海,德教形矣。 【译文】: 在乾道七年(1161年),皇上恭敬地献上太上皇帝和太上皇后的尊号,并授予太傅以相应的礼仪。太上的仪式和物品都已经陈列出来,礼乐也显得明亮。 皇帝来到太上皇帝居住的地方,这是对他们的尊敬。
乾道七年恭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号十一首 其四 册宝出门用《正安》 天门九重,荡荡开彻。 金支秀华,垂绅佩玦。 或导或陪,率履不越。 注民耳目,四表胥悦。 注释: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庄重而祥和的景象,表达了对皇权的尊崇。全诗如下: 天门九重,荡荡开彻。 金支秀华,垂绅佩玦。 或导或陪,率履不越。 注民耳目,四表胥悦。 赏析: 这首诗以壮丽的气势描绘了皇宫的宏伟景象。“天门九重
【解析】 这是一首颂赞高宗的诗,全诗共十一首。每首都写一个方面,如第一首写“太上皇帝升御坐”,第二首写“太上皇后降同穆穆”,第三首写“有缛者仪”等,最后一首是结语“亿载万年,为众父父”。 【答案】 其一 (一作《恭上太上皇帝尊号十三首》之六) 乾道七年恭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号十一首其六 太上皇帝升御坐,降同穆穆圣颜,安安天步。 有缛者仪,以莫不举。 天人和同,恩泽洋普。 为众父父
【赏析】: 绍兴十年(1140)皇太后册宝八首,《圣安》,其五。“静顺坤仪”,“静顺”即“恭敬顺从”,此句意谓对太后的恭敬与顺从是应该遵循的准则和原则。“坤仪”,坤为地,仪为礼,指妇女之礼仪。“圣神是育”,圣神,指神圣而神奇的力量,育,养育,指养育百姓,此句意谓神圣而神奇的力量养育着百姓。“懿铄昭陈”懿,美好;铄,光耀;昭,显著;陈,陈列,指美好的光辉显著地陈列出来。“镂文华玉”,镂,雕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