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庙朝会歌辞
【注释】 维(wéi):句首助词。 册伊(yī)何,镂(lòu)玉垂鸿:把册书放在宝匣里。镂玉,指用玉石雕刻;垂鸿,指大雁飞翔。 维宝伊何,范(fàn)金钮龙:用铜铸的龙钮在宝匣上。范,指铸造;钮,即“钮”,古代一种扣合器物的小环。 翊以𣊎御(chì),间以笙镛(yōng):以礼乐辅佐天子。𣊎,同“扆”,古代帝王坐卧时屏隔的屏障。𣊎御,指辅佐天子。间以笙镛,指用管弦乐器辅助天子。 谁敢不恭
【诗句】 淳熙二年发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册宝十一首 其十 重翟出房,袆衣被躬。 委委佗佗,河润山容。 圣皇临轩,圣母在宫。 并受鸿名,与天无穷。 【译文】 重翟(一种华丽的车驾装饰)出现于房,大红色的礼服覆盖着身体。 委委佗佗,河水润泽山容。 圣皇临轩,圣母在宫。 同时接受伟大的名声,与天地一样无穷无尽。 【注释】 1. 重翟:古代天子和皇后的车驾装饰之一。 2. 重翟出房
淳熙二年,皇上奉上太上皇帝和太上皇后的册宝。十一首中有一首叫做 皇帝奉太上皇帝册宝授太傅用《礼安》。奉上太上皇后同翠华之旗灵鼍之鼓,陈于广宇,相我盛举。来汝公傅,肃乃仪矩。毋愆于素,以笃多祜。 译文: 淳熙二年,皇上奉上太上皇帝和太上皇后的册宝。十一首中有一首叫做 皇帝奉太上皇帝册宝授太傅用《礼安》。奉上太上皇后同翠华之旗灵鼍之鼓,陈于广宇,相我盛举。来汝公傅,肃乃仪矩。毋愆于素,以笃多祜。
【注释】 淳熙二年:淳熙是南宋孝宗赵眘的年号(1174-1189),二年是淳熙年的第二年。太上皇帝:宋理宗赵昀死后,谥为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宋光宗赵惇的妻子李氏。册宝:帝王或贵族的册封和赐赠的金玉宝物。之德之纯:指文王的德行纯正无疵。维册维宝,乃玉乃金:表示这是用玉制成的册宝。伊谁从之,一人事亲:意思是说,有谁能够跟随他们去事奉父母。 【赏析】 这是一首颂扬宋朝皇室对先皇和太后的祭祀活动
【注释】 淳熙二年:宋宁宗赵扩的第二个年号。 太上皇帝:宋宁宗的尊称。 太上皇后:宋理宗赵昀的皇后吴氏,谥号“宪肃”。 册宝:帝王加封功臣、诸侯等所授的金印与玉册。 降殿:《礼记·郊特牲》:“大飨亦降。”注:“王公之祭,既受福,则降神于堂下,以答神贶也。” 《尚书·尧典》:“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注:“殂落者,崩也。” 《礼记·檀弓下》:“天子崩,三日哭……”注:“崩,谓崩裂。” 《论语》:
【注释】 1. 中书令、侍中奉册宝诣殿下:指由中书令和侍中拿着册宝,来到殿堂上。中书令、侍中是宰相的职名,“奉”是献的意思,“册宝”是封建帝王授予臣子爵位或任命官职时所赐给的封爵和印信。 2. 宗郊斯成(zhōng jìng wéi chéng):祭祀典礼已经完成。宗庙祭祀,古代帝王每年春秋二祭于先帝之庙,所以称为“宗庙”,又因祭祀的对象有天子、诸侯、卿大夫等,所以又称“郊祀”
诗句解释: 1. 「乾道七年恭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号十一首 其十」 - "乾道":宋朝的年号,此为第七个年号。 - "恭上":恭敬地呈献或上奏。 - "太上皇帝":对皇帝的一种敬称,表示尊重。 - "太上皇后":同样是对皇后的一种敬称,表明尊敬和敬意。 - "尊号":古代帝王或高官的荣誉称号,此处指的是尊奉太上皇帝和太上皇后的尊称。 2. 「降同」 - "降":此处指下降、降低的意思。 3.
【注释】 乾道七年恭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号十一首:其七 太傅奉太上皇帝册宝升殿用《圣安》。 大哉尧乎,南向垂裳。 君哉舜也,拜而奉觞。 缫藉光华,鼓钟铿锵。 三事稽首,宋德无疆。 【赏析】 这是一首颂扬宋朝开国功臣太师赵鼎的诗。 “大哉尧乎,南向垂裳。”这句是说伟大的尧帝啊!他南面而坐,身穿宽大的衣裳。这一句赞美的是尧帝的伟大形象。尧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帝王
【诗句释义】 乾道七年,恭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号的第十一首。其八:太傅奉太上皇后册宝升殿用《圣安》。 乾元资始,坤元资生。 天(干)元(坤元)资始,地(干)元(坤元)资生。 天(干)元(坤元)是万物生成的开端和基础,地(干)元(坤元)是万物生长的条件和保障。 允也圣德,同实异名。 上天赋予了你神圣的道德品质,虽然名称不同但实质相同。 春王三朝,典册并行。 春天三次祭祀,典册和册文一起颁发。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理解诗句含义,然后结合题目要求进行具体分析。 第一句“乾道七年恭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号十一首其五册宝入德寿门用《正安》”,意思是在乾道七年恭敬地献上了给皇太上皇帝和太上皇后的尊号。这是诗的第一句,也是全诗的引子。 第二句“礼神颂祇,福禄来下”。意思是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祈求神灵降临福禄。这是诗的第二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