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庙朝会歌辞
【注释】 1. 大观三年释奠六首:指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在太学举行的释奠礼。 2. 《凝安》:指汉乐府民歌《凝霜》。 3. 弥高:越显得高大。 4. 钻之弥坚:像钻石一样坚硬。 5. 于昭斯文:表彰、尊崇这文化教育的成果。 6. 被于万年:流传久远。 7. 峨峨胶庠:雄伟的学宫。 8. 神其来止:使神来到这里。神,这里指太学的神灵。 9. 思款无穷:思念之情没有穷尽。 10. 敢忘于始
【注释】 俨然:端庄的样子。 崇然:庄严的样子。 百王承祀:历代都以祭祀作为承天敬祖的一种重要方式。 涓辰惟丁:选择吉日,正是在丁亥这一天。 与圣为徒:跟圣人为朋。 【赏析】 这首诗的大意是说,我端庄严肃,庄重地站在庙堂里,世代的人们都会来祭祀,选择吉日就是丁亥这一天。祭祀时,我会像跟圣人一样去参加,我的德行不会差错。 首句“俨然冠缨”,用冠缨的端正形容人的仪态,说明其端庄严肃
【注释】 迎神用《凝安》:在祭祀时使用《凝安》这首诗。 大哉宣圣:伟大的孔子。 道德尊崇:他的道德崇高,受到人们的尊敬。 维持王化,斯民是宗:他维护着国家的法制,使百姓尊奉他为宗师。 典祀有常,精纯并隆:举行祭祀时都有固定的仪式,精纯和庄严都达到最高的境界。 神其来格:希望神灵降临,接受祭献。 于昭盛容:显得庄严而美好。 【赏析】
【注释】: 1. 无疆之祀,配侑可宗。 解释:无限的祭祀,配享是值得尊敬的。 2. 事举以类,与享其从。 解释:事情的举行按照类别,与其一同享受。 3. 嘉栗旨酒,登荐惟恭。 解释:精美的水果和美酒,恭敬地呈上。 4. 降此遐福,令仪肃雍。 解释:降临这些幸福,使礼仪庄重有序。 【译文】: 在景祐时期祭文宣王庙时献上这首诗。哲宗朝增加了这首曲子。 无限制的祭祀,配享是值得尊敬的
诗句释义 1 "肃肃庠序,祀事惟明。" - 描述的是庄严的学府环境,进行祭祀时非常明确和明亮。这里的"庠序"指的是古代的学校制度,强调了仪式的庄重与清晰。 2. "大哉宣父,将圣多能。" - 表达了对孔子的尊敬,认为他不仅是圣人还是多才多艺的人。 3. "歆馨肸蚃,回驭凌兢。" - "歆馨"意指闻到香气或食物的美味,这里比喻孔子的教诲如香气般使人愉悦
【诗句解释】 1. 右文兴化:表示右文是文化兴盛的典范,右文是指孔子,因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对于中国的文化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 2. 宪古师今:表示遵循古代的规范,同时也学习现代的事物。这句话强调了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和对现代事物的开放态度。 3. 明祀有典:明祀指的是明确祭祀的意义,有典则表明有明确的规则和仪式。这句话强调了祭祀活动要有明确的意义和规则。 4. 吉日惟丁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解答时首先指出运用的艺术手法,然后再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用。“自天生圣,垂范百王。恪恭明祀,陟降上庠。”意思是自从上天生下圣人,就垂范百王。敬肃恭敬地举行明祀,在祭祀的场所升迁和下退。“恪”恭敬;“明祀”指明堂之祭;“陟降”是升降的意思,这里指的是祭祀场所;“上庠”指太学,是古代最高等级的学府
注释: 1. 生民以来,道莫与京。 2. 温良恭俭,惟神惟明。 3. 我洁尊罍,陈兹芹藻。 4. 言升言旋,式崇斯教。 赏析: 《升降用<同安>》是一首关于祭祀的诗,描绘了祭祀的场景和仪式。首句“生民以来,道莫与京”表达了自人类出现以来,道德和礼仪都是最高的准则。第二句“温良恭俭,惟神惟明”则强调了儒家的道德观念,即温和、善良、恭敬、节俭等品质,这些都是神明所赞赏的。第三句“我洁尊罍
大观三年释奠六首其三奠币用《明安》 于论鼓钟,于兹西雍。 粢盛肥硕,有显其容。 其容洋洋,咸瞻像设。 币以达诚,歆我明洁。 注释:在讨论音乐的时候,就在这西雍举行。 祭祀用的谷物丰满而硕大,彰显出它的丰盛和华丽。 它盛大辉煌,人们全都瞻仰着祭坛上的象征性设置。 礼物是用来表达诚心的,用来表达对神明的敬仰
诗句翻译与注释: 1. 大哉至圣,文教之宗。 - 译文:真是伟大啊!是文化教化的典范和核心。 - 注释:至圣,指圣人,极尊贵且伟大的人,这里特指孔子,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文教,即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强调通过教育和学习来培养个人品德和社会责任。宗,核心或领袖之意。这句话强调孔子在中华文化中的核心地位和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2. 纪纲王化,丕变民风。 - 译文:他建立的法则规范了国家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