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庙朝会歌辞
【注释】: 申:祭祀时向神灵敬献。 贰(è):酒器名。觞,一种盛酒的器具。 百味且旨:指各种美味佳肴都齐全了。 礼告三终:祭祀时三次行礼完毕。 旌容骑沓:形容仪仗队整齐划一,像马群一样奔腾而过。 扬光纷委:形容旌旗上的光芒四射,光彩照人。 降福穰穰:降下吉祥如意的福气。 被大丰美:受到极大的恩赐和好处。 【赏析】: 《庆安》为祭神之乐歌名。此篇是绍兴以后蜡祭时亚、终献所用的乐章之一
【注释】西方:指日。魄,月之阴精,月出时,月魄始生,故称魄。百神:众神。降神:降临神位。 熙安:祭祀用的乐曲名,用为祭祀的颂辞。 下暨(jī):降临。 贶(kuàng)施:赐给。 节:节制,这里指风雨。 富我囷箱(jūnqiāng):使粮食充足。 共承嘉祀:共同承受美好而隆重的祭祀。 惟:只,只是。迪尝:尝祭,以尝祭为常祭。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赞月食的诗,全诗四句,内容十分丰富。第一
后稷,周代的农业之神,是周朝开国功臣,被尊称为“农神”、“后稷”。《尚书·舜典》说:“帝曰:咨尔殷,封于有夏。予惟不可不念功烈,今有厥善,乃汝曷弗克盛?曰:畴咨若予采?”意思是,天帝说:殷王啊,你封赐给有夏之地,我作为上天是不能不念你们的功业的;现在你们有了好的功绩,你们为什么不努力兴盛呢? 这首诗是绍兴以后蜡祭时,对后稷的颂扬。诗人在诗中歌颂了后稷对农业生产的贡献
注释: 绍兴以后蜡祭四十二首 奉俎用《承安》 享受祭祀,献上精洁的祭品,不是黍稷。 工祝致告,孔硕为俎。 负责祭祀的人迅速奔跑,绳绳具举。 神灵的嘉宴,介福是与。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孝宗隆兴二年(西元一一二二年)二月,宋高宗南渡后的第二年,在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举行的一次蜡祭活动。诗人通过描绘祭祀的场景,表达了对神灵的敬畏之情和祈求神灵保佑的愿望。 诗人描绘了祭祀的准备过程。“享以精禋
【诗句释义】 1. 礼乐既成,神保聿归:礼仪和音乐已经完备,神灵保佑得以返回。聿归,意为归来。 2. 言归何所,地纪天维:神灵的归来,要去哪里?天地间万物都记载着它的轨迹和存在。地纪,指大地。天维,指天空。 3. 岂惟屡丰,嗣岁所祈:难道只有屡次的丰收,才是祭祀时祈求的吗?嗣岁,指连续的年岁。 4. 亿万斯年,神来燕娭:在亿万年的岁月里,神灵会来享受欢乐。燕娭,指快乐、欢娱。 【译文】
【注释】: 《熙安》:《周官·大宗伯》有蜡祭之礼,天子享先王、先公,所以答报其德。 伊耆:即尧。 匪神司之:不是鬼神主管。 归功尔神:把功劳归于你们的神。 翩(piān)其下来:纷纷降下。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祭祀的诗歌。首联写祭祀的开始,从“玄冬”开始,到“伊耆”结束。“岁事聿成”,指一年的事都办得圆满;“庸答蕃厘”,指用盛大的祭祀来报答鬼神对国家的保佑。颔联写祭祀的目的,是“眷言西顾”
【诗句】 肇禋备祀,教民美报。 时和岁丰,奉醴以告。 惟照临功,等于载焘。 酌献云初,明神所劳。 【译文】 开始祭祀,准备祭祀,教导民众美好地报答。 时令和顺,年景丰收,供奉美酒来告诉神灵。 只有照临功德,才能等同于承载阳光。 祭献开始之时,明亮的神灵有所劳累。 【关键词注释】 肇(zhào): 开始 禋(yīn): 祭祀 备:齐全、完备 美报:美好的报答 时和岁丰:时令和顺,年景丰收 奉
【译文】 释之蒸酒,为酒为醴。 推本所由,于焉洽礼。 周邦开基,邰家是启。 献兹嘉觞,拜下首稽。 注释: 释:祭祀时将食物分给神灵。 蒸(zhēng):用蒸笼蒸熟食物。 酒(jiǔ)醴(lǐ):两种古代的饮料,这里泛指饮料。 洽:和谐融洽。 邰(tái):古国名。 拜下首稽(qǐ):叩头谢恩。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祭祀时的盛况和礼仪活动,展现了古代祭祀活动的庄重与神圣。诗中描绘了祭祀前的准备
【注释】震:雷。乘:助,助长。春阳:春天的阳光。仁:仁爱,恩惠。司:主管。生殖:生长繁殖。锡:赐给。岁丰:一年的丰收。襄:帮助。先啬:古代的一种官名。宗子:指诸侯王、公、卿、大夫等的子弟,即嫡长子或长孙。怀神:怀念神灵。罔极:无穷无尽。 【赏析】《大观蜡祭》是宋代皇帝祭祀天地的仪式。《东郊亚、终献用《庆安》》是宋徽宗赵佶在东郊祭祀天地时所作的一篇颂词
【注释】 1. 帝神农位:祭祀中,神农是最高的神祇,所以称为“帝神农”。 2. 曲同大明:指祭祀时用的礼乐。 3. 农为政本:农业是国家的根本。 4. 食乃民天:粮食是人民的生命所系。 5. 神农氏作:神农氏开始教人农耕。 6. 先啬之配:先啬是古代的一种官名,掌管农业。 7. 礼报则然:这是按照古代的礼仪行事。 8. 有币将之:带着礼品去祭祀。 9. 维以告虔:表示恭敬地报告祭祀。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