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献
【注释解释】 1. 榆:榆树。 2. 杨:柳树。 3. 丝:柔美的样子,这里形容柳条的柔软。 4. 双屐:两脚穿着鞋的样子,这里指春天。 5. 劳劳亭前路:劳劳亭前的路。 6. 者人远多忘:这个人已经远去,我常常忘记他。者人:代词,指那位远人。 7. 书催难好,付渠怜惜:书信催促得紧,难以写好,只能寄予同情。 8. 泥涂遥望极:泥涂:泥土;遥望极:远远地望着。 9. 莺儿巧啭
诗句翻译 - 奈枕常敧,裘常拥,愁病桃花时节:枕头常常歪斜,毛皮衣服总是裹身,在忧愁和病痛中度过了桃花盛开的时节。 - 红芳原不改,过萧萧风雨,暗锁颜色:尽管经过萧瑟的风雨,花儿仍旧鲜艳如初,色彩被隐藏在风雨之中。 - 燕姹莺娇,梨昏柳暝:燕子和黄莺娇媚可爱,梨树昏黄,杨柳昏暗。 - 哀乐何曾忘得:哀伤与快乐从未被遗忘。 - 惊心长亭路,但春泥没马,要留车辙:在长亭的路上
【注释】:风雨交加、胡麻、仙山、消受、趁时匀染、靥边朝霞、鬓影误年华、渡江用楫、停辛伫苦、丹砂、句漏、红尘、玉管金笳。 【赏析】:此词上阕写桃花之娇媚,下阕写花中美人的风韵。全词语言清丽,形象生动。 “过风雨”三句,承上启下。这一句是说,尽管经过了风吹雨打,但桃花依然盛开着。“便欲舞还停”,是说它既像在舞蹈,又像要停下来休息。“如颦又笑”,是说它好像在蹙眉,又好像是在微笑。“巷曲人家”
百字令 · 和张樵野观察题倪云《劬花荫写梦图》 云英为水,荡春魂,一片落花浮席。鹦鹉帘栊人在否,属付东风留客。雷送车尘,月裁扇影,容易双成只。美人香草,百年难忘今夕。 注释:云英化作流水,唤醒了春天的魂魄,一片落花在席上轻轻漂浮。鹦鹉的帘栊里有人吗?请让东风留下客人。雷声送走了车辆的尘土,月亮裁剪着扇子的影子,很容易就形成了一对鸳鸯。美人、香草,百年难忘今夜。 赏析
【注释】 ①琐窗寒:词牌名。 ②叶兰台:作者自指。叶兰台是作者的别号,叶兰为“叶”和“兰”两字的古体组合。粤中:广东。 ③拂拭:擦抹,整理。琴丝:琴弦。 ④徘徊:闲游,流连。镜槛:梳妆台。 ⑤单衫:素衣。泥酒:酒污。 ⑥片月:一弯新月。侬:我。怀抱:怀抱中的花。 ⑦空梁:空荡的屋梁,比喻孤寂。残漏声:残破的漏壶滴下的水声。 ⑧者风:这阵风雨。 ⑨涯:尽头,边际。芳草:指春草。 ⑩家山:故乡。好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与赏析。注意通晓诗歌的大意,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昨夜酒阑人未见”,昨夜饮至尽兴方归,今宵独坐空房,故人不见,令人惆怅。“玉郎从此天涯”:玉郎(李煜)从此远在天涯。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此句表达了作者离别时的痛苦心情和对未来的无奈之情。 【答案】 ①昨夜酒阑人未见,玉郎从此天涯。②清秋倦客正思家。十年影事,回首梦京华。③不分车前重握手,柔肠结了还加
这首诗是苏轼的《渡江云·大观亭同阳湖赵敬甫江夏郑赞侯》。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大江流日夜,空亭浪卷,千里起悲心。 - 大江:指的是长江,流日夜指的是江水不断流动。 - 空亭:指没有居民的亭子。 - 浪卷:江水翻滚,波浪汹涌。 - 千里:形容距离之远。 - 起悲心:引发悲伤的情感。 问花花不语,几度轻寒,恁处好登临。 - 花:这里可能是指江边的柳树,因为春天花开的时候,柳树会发出嫩芽。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离情别绪的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由近及远,由实而虚,情景交融,意境幽深。“芭蕉不展丁香结,匆匆过了春三。”首句即用“丁香结”比喻愁思。此词起笔就以丁香结喻愁思,与前人多有相仿之作一样,都是以物比情,借物寓怀。但这里却不同,因为这首词的作者在写词之前,已经饱尝了离愁别绪之苦。因此,这“芭蕉不展丁香结,匆匆过了春三”一句便不是单纯地写景,而是借景抒情,借景抒怀。
鹊桥仙 · 七夕感汾阳故事 【注释】:罗云愁薄,绪风催暮,烛照擎杯酒浅。绛河淼淼向人垂,是别泪经年流满。江湖节序,暌离心事,忍记星期近远。寻常行路更何人,问可有軿车相见。 【赏析】:此词上片写七夕感怀。首句起拍用“罗”字,意即“罗浮山”,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别墅名,在今广东省增城、新丰县间,这里指作者所住的地方;次句承“罗”字而来,点出时间,时当秋末冬初,天气寒冷。三
【注释】 1.青山:指青山寺。流莺语:山间鸣叫的黄莺,语:语。啼:叫唤。春来春又去:春光逝去,春天再来。 2.好云不似故乡多:故乡的好云比别处少。行雨依然相送处:雨在故乡的地方依旧如故。 3.金粉:金粉楼阁,指杭州西湖边的楼阁。江南路:江南地区,这里泛指杭州。欲寄相思无处所:想要把思念寄托到哪里呢? 4.清明雾里湿梨花:清明时节,细雾蒙蒙,梨花湿透了。寒食烟中迷柳絮: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