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献
【注释】 1. 高柳(liǎo):指杨柳。柳树高大。 2. 幺荷(yao he):荷花的一种,叶子小而圆。 3. 春人都老:春天里的人都老了。 4. 斜阳(xié yáng):太阳偏西的阳光。 5. 凝望眼(níng wàng yǎn):凝视着眼睛。 6. 杜宇(dù yǔ):即杜鹃鸟,又名子规。 7. 妆台(zhuāng tái):梳妆台。 8. 眉黛(méi dài):眉毛和脸上的黑颜色
解语花·陶少筼珊帘试香图 注释: - 解语花:即解语花,是一种花卉。 - 陶少筼(yún):指诗人的朋友,名字不详。 - 珊帘:指精美的窗帘。 - 试香图:描绘了一幅画卷,可能是描绘室内的陈设和环境。 - 花镂宝蕊:形容花朵的形状和色泽,如宝石般精美。 - 酒蘸香波:形容酒与香水相互交融的场景。 - 妙艳相思句:形容诗句中的美艳和相思之情。 - 卷帘微雨:形容室内外的氛围,如同微雨般清新。 -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柳永所作的《桂枝香·秦淮感秋》。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瑶流自碧。便作就、可怜如许秋色,只是烟笼水冷,后庭歌歇。帘波澹处留人影,袅西风、数声长笛。彩旗船舫,华灯鼓吹,无复消息。 注释:瑶流指的是江水,碧指清澈的江水。秋色是指秋天的气息。烟笼水冷是指烟雾笼罩着江水,显得冷清。后庭歌歇是指宫廷中的歌舞已经停止。帘波澹处留人影是指在淡雅的水波中,留下人影。袅西风
【注释】: 1. 琐窗寒:词牌名。又名“锁窗寒”、“玉关春”。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花草粹编》卷三:“《琐窗寒》,张元干自度。” 2. 连夕:接连几天。 3. 子珍:指张子珍,其字子珍(一作子真)。 4. 秋心:即秋思,秋天的情怀。渺:遥远。 5. 用玉田韵:指作者所创词牌为玉田韵,即玉田调。玉田,宋南渡时临安府(今浙江杭州)人,以词著名。 6. 浅酌吟香:意谓轻轻斟饮美酒
《二郎神·清秋夜集人月如画当欢欲愁》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这首词以清丽婉约的笔调,描绘了一幅幽静雅致的夜晚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的忧虑。 诗句如下: - 吐云华月,便坠作、镜中娇面。正玉树烟迷,香兰雾细,赚得柔情似茧。素扇携来团栾影,有几日、轻凉相见。思浅绿酒波,低红灯穗,尽容留恋。 - 听遍。晚楼倚笛,不胜凄怨。但婉娈清歌,碧天如水,一片梁尘在眼。宝瑟比人,春华同笑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下面是这首诗逐句释义: - 齐天乐·许迈孙贲梦庵填词图 - 琐窗朱户寻消息,明蟾与花俱瘦。病榻玄谈,柔乡影事,曾付青春消受。微波似旧。问前度通辞,个侬知否。老却夫容,晚鸳独自恋珍偶。 - 注释:在小窗户下寻找消息,明亮的月亮和花朵都显得消瘦。在病榻上谈论着玄学,在温柔的乡中回忆往事
【注释】 榆园韵:唐教坊曲名;《乐府诗集》卷八十六“大石调”有《秋夜月下伊州曲》,注云:“本笛中偏曲,唯于夜深时吹奏。其词‘伊州’是也。” 宋时亦称此曲为《伊州第一》。 丛兰如病欹新箭:丛兰像病人一样斜靠着新箭。 更比秋人消瘦:比秋天的景色还要瘦弱。 絮梦蛩凉,坠愁蛾倦:像柳絮一样飘飞的梦境,蟋蟀在秋风中的叫声令人感到凄凉,忧愁像小虫子一样疲倦地落在心上。 昨夜雨僝僽:昨夜下着大雨
诗题解析:“山花子”是词牌名,属于中唐时期流行的一种曲子词。根据词的内容和风格,此词描绘了一幅春日的夜晚景象,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往昔恋情的回忆与留恋。 --- 1. 第一句:“门外萧郎骏马行。” - 注释: 门外,指家门之外。萧郎,泛指英俊或潇洒的男子。骏马行,形容男子骑着马离去的情景。 - 赏析: 这句描述了一位英俊的青年骑马离去的场景,暗示着主人公对过去恋情的美好回忆
山花子 曲折的银屏画着折枝花,檐下的花朵似乎想要笑向谁?楼上的寒气让罗衣更薄,最相思。 频繁地拂拭粉绵的鸾镜变得昏暗,忽然间调弄着细长的芦管和凤箫也显得迟缓。绿鬓已经徘徊了这么久,但青春早已不再。 注释: 1. 曲曲银屏画折枝:曲折的银屏上画着各种花卉,其中以折枝花最为引人注目。这里的“折枝”是指将枝条剪成花朵的形状,通常用于装饰或作为礼物送给他人。 2. 檐花欲笑向伊谁
不暖临分带,羞调已碎琴。当时情竭为知音。憔悴青山何况旧罗襟。 黄月如冰冷,银杯借泪深。少年影事总销沉。只有微波来去到而今。 注释: 1. 不暖临分带:指天气寒冷时,将衣带紧束在身上。 2. 羞调已碎琴:形容因羞涩而无法弹奏乐器,琴声也破碎了。 3. 当时情竭为知音:指当时的激情已经用尽,剩下的只是对知音的思念。 4. 憔悴青山何况旧罗襟:形容自己已经变得憔悴不堪,连青山都显得如此苍老。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