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萧郎骏马行。章台初日踏歌声。妆阁夜长金穗落,未分明。
黛掩啼眉山隐约,竹调怨曲玉珑玲。胡蝶梦中单枕侧,不须惊。
诗题解析:“山花子”是词牌名,属于中唐时期流行的一种曲子词。根据词的内容和风格,此词描绘了一幅春日的夜晚景象,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往昔恋情的回忆与留恋。
- 第一句:“门外萧郎骏马行。”
- 注释: 门外,指家门之外。萧郎,泛指英俊或潇洒的男子。骏马行,形容男子骑着马离去的情景。
- 赏析: 这句描述了一位英俊的青年骑马离去的场景,暗示着主人公对过去恋情的美好回忆,也可能预示着未来可能的别离和思念。
- 第二句:“章台初日踏歌声。”
- 注释: 章台,地名,此处指代一个充满故事的地方。初日,即清晨的太阳。踏歌声,描述早晨有人唱歌行走的情形。
- 赏析: 这句描绘了一个清晨,阳光下的街道上有人在唱歌,可能是在送别或是迎接某人。这反映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 第三句:“妆阁夜长金穗落,未分明。”
- 注释: 妆阁,装饰华丽的闺房。夜长,意味着时间漫长。金穗落,形象地描述了金饰或珠宝落地的声音。
- 赏析: 此句表现了深夜时分,闺房内的景象以及室内外环境的氛围。金穗落下的声音和时间的流逝形成了一种静谧而又稍带寂寞的感觉。
- 第四句:“黛掩啼眉山隐约,竹调怨曲玉珑玲。”
- 注释: 黛,古代女子用的颜色,这里指眉毛。啼眉,形容眉头紧锁的样子。山隐约,形容山峦若隐若现。竹调怨曲,指的是由竹子制作的乐器所演奏的悲伤的乐曲。玉珑玲,形容音乐清脆悦耳。
- 赏析: 这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渲染气氛,通过人物的表情(黛掩啼眉)和动作(山隐约、竹调怨曲),传达出人物内心的哀愁和孤独,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于美好事物的珍视和留恋。
- 第五句:“胡蝶梦中单枕侧,不须惊。”
- 注释: 胡蝶梦,比喻美好的梦境。单枕侧,形容枕头旁边只有一只枕头。不须惊,意思是不必担心或者不必惊慌。
- 赏析: 整句诗以蝴蝶做梦比喻虚幻而美好的爱情,同时表达出即使身处现实,也要保持一份宁静的心态。结尾处的“不须惊”更是强调了面对现实的坦然和乐观。
这首诗整体上采用了传统的七言绝句形式,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深入刻画,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诗人通过对细节的精心雕琢,使得诗歌既有情感的深度又有艺术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