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缱绻。休认当年人面。雨雨风风浑不管。落花飞满院。
付与清明魂断。折得杨枝还短。树下门前千里远。出门侬又懒。
【注释】
谒金门:词牌名。又名“忆秦娥”。双调,五十四字,上片四句三平韵,下片四句两仄韵。
缱绻:缠绵悱恻。
落花飞满院:指庭院里的落花飘散如飞。
清明魂断:清明时节的魂魄已经断绝。
杨枝:即柳枝,这里代指柳条。
【译文】
空自缠绵悱恻。休认当年人面。雨雨风风吹不停。落花飞满院。
清明节魂已断。折得柳枝还短。树下门前千里远。出门我懒懒。
赏析:
《谒金门·春景》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对往昔与丈夫相会情景的回忆。起首两句,写春光明媚,花事繁盛,但自己却无心赏玩,全神贯注于思念丈夫。“空”字,既表现了作者因怀念而怅然若失的心情,又点出了词人的感情活动是由外向内的;“休”字则写出了词人对这种情思活动的否定态度。“雨雨风风”两句,以拟人的手法描写了风雨无情地摧残着盛开的花,把美好的春天弄得一片狼藉,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失望和哀怨之情。“付与清明”,说明词人此时是在清明节这一天,所以用“清明”二字来概括整个春天,突出了春天的短暂和美好。最后两句,写自己对丈夫魂灵的依恋之情。“魂断”,即魂魄离散。“折得”,犹言“折取”。“杨柳枝”,即柳条,这里代指柳树。“柳枝”,也是词人思念丈夫的象征,因为词人曾写过《菩萨蛮·其二》等词,其中就提到过“杨柳枝”这一物象。“折柳赠别”在古诗词中是表达离情别绪的一种传统方式,这也正是古代女子思念情人时常用的一种方法。因此,“折柳”一词在此处也具有了象征意义。“还短”,表明词人思念丈夫之切。而从整首词来看,“折柳”一词在结构上也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树下”“门前”二句,是对上文的总结,同时也为下文作了铺垫。“出门又懒”,既是说自己的无奈,也是对自己无力改变现状的感叹,更是在暗示词人对丈夫的眷恋之情。
此词通过描写作者对往日恋人的怀念,寄托了作者对逝去爱人的深情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