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拭琴丝,徘徊镜槛,与花俱老。单衫泥酒,片月入侬怀抱。向空梁、数残漏声,故心待寄绵绵道。者风吹笑语,望中还是,天涯芳草。春杳。
家山好。剩晚唱樵歌,倦云淼淼。知音不见,枉忆旗亭年少。似行人、攀折去时,断肠柳外迷晚照。恁荒凉、目送遥鸿,又说飞难到。
【注释】
①琐窗寒:词牌名。
②叶兰台:作者自指。叶兰台是作者的别号,叶兰为“叶”和“兰”两字的古体组合。粤中:广东。
③拂拭:擦抹,整理。琴丝:琴弦。
④徘徊:闲游,流连。镜槛:梳妆台。
⑤单衫:素衣。泥酒:酒污。
⑥片月:一弯新月。侬:我。怀抱:怀抱中的花。
⑦空梁:空荡的屋梁,比喻孤寂。残漏声:残破的漏壶滴下的水声。
⑧者风:这阵风雨。
⑨涯:尽头,边际。芳草:指春草。
⑩家山:故乡。好:美好。晚唱樵歌,倦云淼淼:傍晚时,在山上砍柴的人唱起樵歌,天空中云雾迷蒙。
⑪知音:知心朋友。旗亭:酒肆。年少:年轻有为。
⑫似行人:好像行人。攀折去:折柳赠别。
⑬断肠柳外迷晚照:柳外黄昏时,夕阳余晖映照着一片迷离的景致。
⑭恁荒凉:如此凄凉。遥鸿:远飞的大雁。
⑮又说:又说什么?飞难到:即使想飞到天边,也飞不到那里。
【译文】
我擦亮琴弦,在镜槛前徘徊,花儿与我一起老去,我身穿单衣,在月光下痛饮,醉眼望着一弯新月,心中满怀着对友人的思念。一阵风雨来临,吹落了我枝头的笑语,远方的春草依旧绿得发亮,可我的故人却已不见人影,只能徒然地回忆当年旗亭酒楼,你那年轻英俊的身影。像行人一样,我在柳树下折下柳条送给你,可是你却消失在迷蒙的柳影里。如今,我目送着大雁,又说什么呢,它们飞不过天涯啊!
【赏析】
这是一首写离情别绪的词。上阕写离人与物之交感,下阕写离人之愁绪。全词以景寓情,情景交融,写得含蓄深婉,缠绵悱恻。
上阕起首三句,描绘了一幅清幽淡雅的图景。“拂拭琴丝,徘徊镜槛,与花俱老。”这三句看似平常之语,实际上暗含着离人的无限深情。“拂拭”是爱抚的意思;“徘徊”,是来回地走动的意思;“镜槛”是梳妆用的栏杆、窗格之类;“花”即“芳草”。“与花俱老”一句,化用《楚辞·招隐士》中的名句“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之意,表达出自己与花共度时光、共享天伦的乐趣。“单衫泥酒,片月入侬怀抱。”“单衫泥酒”,是说自己身着单薄的衣服,在酒中沾满泥土而独自饮酒;“片月入侬怀抱”,是说自己把一轮明月当成知心的朋友而紧紧拥抱着它。“向空梁、数残漏声,故心待寄绵绵道。”这几句写自己独处无聊,只好对着空荡的屋梁,听着漏壶滴滴答答的声音,寄托自己的相思之情。“者风吹笑语,望中还是,天涯芳草。”这三句写风吹动花草,听到鸟儿欢歌,看到春天到来,可心中的情人却不知所踪,只能在天涯寻觅他的踪迹。
下阕开始三句:“家山好,剩晚唱樵歌,倦云淼淼。”这几句表面上是在描写故乡景色,实际上是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知音不见,枉忆旗亭年少。”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朋友的怀念之情。“似行人、攀折去时,断肠柳外迷晚照。”这几句写诗人在柳树旁折柳送别朋友的情景,表现了诗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恁荒凉、目送遥鸿,又说飞难到。”这几句则是诗人对远方亲人的牵挂。
全词语言浅近流畅,意境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宋词中脍炙人口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