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曲子
这首诗的原文是: 娘子面,硙了再重磨。 昨来忙蓦行车少,盖缘傍畔迸麸多。 所以不来过。 逐句翻译如下: - 娘子面,硙了再重磨。 娘子面:指的是一种面粉,通常用于制作糕点或面食。 硙:研磨的意思,这里指把面团或者面粉加工成细腻的颗粒状。 再重磨:再次用石磨研磨,使面粉更加细腻。 - 昨来忙蓦行车少,盖缘傍畔迸麸多。 昨来忙蓦行:昨天忙着赶路,可能是指出门在外,时间紧迫。 蓦:突然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查诗句在内容上的作用,是句子含义的理解,赏析诗句的含义要点有风格、表达技巧及情感等,答题时先答出诗句的意思,然后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即可。“翠柳眉间绿”意思是:眉毛如翠绿的柳叶般修长,“桃花脸上红”意思是:脸颊如娇艳的桃花一般鲜润。这两句描写美人的美貌。“薄罗衫子掩酥胸”意思是
郑郎子 辞对明主 青丝弦上,挥白玉。宫商角征羽,五音足。何时得对明主弹,一弦弹却天下曲。 注释: - 青丝弦:指古代乐器的弦,用青色丝线制成。 - 白玉:指古代乐器的玉石制部分。 - 宫商角征羽:中国古代音乐理论中的五声音阶,分别对应不同的音符和声调。 - 五音足:表示这五种音阶已经齐全,能够满足演奏需要。 - 明主:明智、英明的君主,指有能力听取忠言并采纳的君主。 - 弹却天下曲
浣溪沙 为君王 却挂绿襕用笔章。不藉你马上弄银枪。 罢却龙泉身解甲。学文章。 你取砚筒浓捻笔。叠纸将来书两行。 将向殿前报消息。也是为君王。 注释: 浣溪沙:词牌名,属于宋词的一种。 为君王:为你、为了君王。 绿襕:绿色衣襟或裙襟。 用笔章:用笔写文书。 不藉你:不要依靠(他)。 马上弄银枪:指骑在马上,挥舞银枪。 罢却:放弃;解除。 龙泉:龙泉剑,代指武器。 身解甲:放下武器。 学文章
【注释】 争:岂 偏:不偏心。 闻道:听说。 夜夜梦魂间错:夜夜梦中魂魄颠倒。 往往:常常、经常 长相见:常相见。 头边:头上,头顶 悬悬:挂念。 合欢:一种植物名,其花有红色、白色两种,红色者称“合欢”,白色者称“续断”。这里以合欢为喻。 【译文】 难道你就不让人想起我吗?你害怕我心中偏心。近来听说你的安好,但夜夜梦中魂魄颠倒。常常到君边,白日里长见。夜深时各自睡去,一天之中总是惦记着你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景物特征及表达的情感,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即可。注意要结合注释分析意象和意境。 “谒金门 上龙门”:这首词是词人自述十年磨剑、苦读苦学的辛苦经历,以及由此所引发的感慨。上龙门,语出《汉书·董仲舒传》:“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问以政事;董仲舒对策,第一,迁为江都王太傅。”作者借用此典意在表明自己渴望得到朝廷重用
【注释】 秋夜长:指秋天,秋天是思念的季节。 庭前树叶黄:庭院里,树叶由绿变黄,意味着秋天来了。 旋草霜:草木在秋风中摇曳,仿佛沾上了霜。 门前客来了:门外有客人来,表示家里有人了。 绣□裆(xiǎn dāng):一种用丝线缝制的衣物。 夫妻在他乡:因为丈夫在外,妻子在家独守空房。 泪千行:泪水流了很长很长的一行。 赏析: 这是一首思妇诗,写闺中少妇怀念在外经商的丈夫。全诗通过描写景物和动作
注释: 玉露初垂草木雕。 雁飞南去燕离巢。 寸步如同云水隔,月轮高。 远客思归砧杵夜,庭前□叶堕银筱。 蟋蟀哀鸣阶砌下,恨长宵。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的词。全词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词人开篇就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景图,玉露初降,草木皆被霜雪雕琢,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接着,词人通过描绘雁南飞、燕离巢的景象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易逝。这些自然景象的描绘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把握作者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题目要求展开联想作答。“水调辞”是词曲名,此诗为词的上片,写景抒情。首句“天阙声名”,指帝王的威名,“楚江摇曳大川冥”,楚江、大川,指长江、黄河。“天阙声名发梦思”,即梦中听到帝王的威名。第二句“孤雁北望呈心远”,孤雁,喻指自己,北望,指思念家乡。孤雁向北飞去,是因为思念家乡
【译文】 自从战火弥漫了天下,到处烽烟弥漫笼罩天空。早晚天明时,金鸡报晓,不要磨砺战马的蹄声。浩浩荡荡的长江水,一半是儒生们泪流的悲伤。我年老仍要追求经学才能。请问何时能开启龙门书院的大门? 【注释】 菩萨蛮: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或诗体名。 问龙门:指登龙门,比喻应举及第。 宇宙:指人间。 戈戟:古代战争中的武器。 狼烟:这里泛指战争烽火。 半是儒生泪:意思是说江水之泪,一半是儒生的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