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翃
梁州令叠韵 观别者(壬午) 风剪闲园柳。 几日啼莺催就。 阳关朝雨渭城西,离歌将阕,行色移残酒。 隹人唱彻凝妆久。 未别罗巾泪先有。 马声更促长眉斗。 莫怨临歧骤。 去去初难分手。 断烟斜照绿中沉,野旷天低,春草粘空秀。 车回身半惊衣瘦。 寂寞凭谁叩。 高楼此夜魂寒,失梦羞影疏灯旧。 【注释】 梁州:词牌名,属于唐宋以来流行的一种曲调名。 观别者:指观看离别的人,即观看别人别离的情景。 壬午
秦淮河往东流去,穿过一片柳树的阴荫,清澈的小溪宛如一幅画。 半亩地的芳草如烟,几座小庙清雅宁静,清晨的露珠在瓦片上闪烁发光。 才知道小姑还在人世,闲时等待春风谁来迎娶。 箜篌冷了,感怀系着香钿带,覆盖在尘罗帕上。 游玩闲暇的时候,凄凉暮色中落叶飘落在树枝上,心中的感情突然涌上心头。 梦断云丝,魂呼桃叶,蝴蝶在花下飞舞低沉。 想入琵琶声中鸣鹄,担忧有人和我一样孤独。 向明月中私听
【解析】 本词上片写扬州城西的景色,下片抒发对扬州的怀念。上片起句“维扬城西”,点出题中地点,交代了时间与季节:春天,天气晴朗。“沿堤十五六里多垂柳,绿阴连墙”两句,写扬州城西沿江一带的垂柳。“朱栏曲廓,左右鳞比”两句,写扬州城西的楼台亭阁。“人色几碧”一句是说,垂柳的绿荫把人的衣饰映衬得几近于碧绿色。这两句是写扬州城西的景色,渲染出一种清新宜人的环境气氛,为下文描写宴饮作好铺垫
这首词的标题是“水龙吟·晚雨”,作者用“水龙吟”作为词牌名,表达了作者对晚雨的感慨和情感。 朝来练影韬澄,微云渐起疏星坠。飞丝繁度,浓阴交集,凉资新吹。蕙帐含秋,钩帘隐曙,寂寥幽思。傍纱窗散漫,霏霏烟杂,忽作一庭青翠。回首渭城如闭。赴冥蒙、乱山孤骑。有情谁诉,无边难断,舆愁俱碎。惹阁生苔,润炉灰死,暗妨清睡。怪美人颦镜,海棠陪怨,掩啼妆泪。 译文: 清晨时分,我站在练子上,观察天空的变化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所作的一首《石州慢》,全篇共八句四十七个字。这首词描写了词人在一个秋夜,经过曾经游览过的旧游处(即妓院),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第一句“泣尽琴心,花落雨飞,清怨难写”,描述了词人在秋夜里独自行走的场景。他的眼中只有一片落叶和飞舞的雨滴,而心中的哀怨却无法用言语来表达。这里的“泣尽琴心”意味着他已经将心事倾诉完毕,只剩下无尽的哀愁。 第二句“玉人去后青楼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此题中“问龙珠,是何处飞来”,问的是龙珠从何而来,所以关键词“飞”;“或散漫如珠,萦若雾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夜合花·败荷挽词(壬午)》,全诗如下: 浅堕烟疏,轻凋露白,鲛珠溅泪桩而。 朱铅狼藉,亭亭倚绿房而。 秋惊艳质,方辞潜泳,开萍鱼负粮而。 葵屏微触,麦丝误唼,动夕阳而。 初寒池不香而。 罗袜尘生秀影,袭步芳而。 波飘零叶,玉人宛在床而。 光含镜外新姿,毁华容、如病妨而。 无情有恨,风清月晓,鸳梦伤而。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浅堕烟疏,轻凋露白
【注释】 1. 寿楼春:唐教坊曲名。 2. 仰扪:抬头仰望。 3. 星熊居:星宿名,此处代指星宿山。 4. 团荆虎馆:荆楚古称“荆”,此处代指荆州(今湖北荆州)。 5. 蚕丛:古蜀王蚕丛的陵墓所在地。 6. 线曳秋毫石栈:石栈上悬挂着秋毫丝绳。 7. 气淡泊:指道家思想,强调清静无为,超脱物外。 8. 光朦胧:形容景色朦胧、模糊不清。 9. 涌半崖、飞涛长松:形容山峰耸立,瀑布如长松般飞泻。
【解析】 此诗首句写楼中之景,后五句写湖中之景。 【赏析】 这是一首写湖楼书事、赏心乐事的词。全词以清丽的语言、生动的意象、优美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也抒发了作者对美好人生的向往和追求。 “小楼通四水,收拾尽,一春春。”词人登上小楼,放眼望去,只见四面环水的湖面上,湖水碧波荡漾,与四周的山峦融为一体,宛如一幅精美的山水画。词人感叹道:“一年之中,春天来临了,湖水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这首诗是北宋词人张孝祥的《念奴娇·石湖》。全诗如下: 【念奴娇·石湖】 石湖一曲,近清光、小暑秋水深映。 十里空明,倒落我千尺,潇潇身影。 远树疑山,横沙即岸,露白移琴艇。 须眉寒照,人间天上双镜。 洒酒自托烟波,醉里高吟,月宿鱼龙听。 练曳珠来皓彩动,蟾吐飞星无定。 花雪芦垣,叶风蘋渚,或有离鸿醒。 凭虚延爽,敝裘此夜知冷。 注释与赏析: - 【石湖一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