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翃
看花回 立春日,同李青来访陆嗣哲,有幼姬在席(壬午) 注释:立春日,春天开始的第一个节气。李青,作者的朋友。陆嗣哲,作者的友人。幼姬,指年轻而漂亮的女子。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和宴会的诗。首句描绘了春天的到来和立春日的场景。次句表达了与友人相聚的喜悦之情。第三句描绘了宴会上的美丽女子。第四句进一步描绘了宴会上的热闹氛围。第五至七句分别描绘了宴会上的音乐、舞蹈以及人物的服饰
翠楼吟·阮圆海太常招同薛千仞、张深之、戴初士及顾眉生校书剧燕(壬午) 翠楼高耸入云霄, 莺鸟啼声如丝绕。 蛛网轻挂小练纱, 春风拂过春雪飘。 珠衣璀璨照人眼, 才华横溢似邺中。 四座宾客皆赞叹, 妍丽与洁净争辉。 层层锦褥接琼台, 仙阮翩翩舞翩跹。 香蝶飞舞花间藏, 山屏静谧映月光。 手拿美酒色泽鲜, 醉意浓时问金声。 江南词客狂巾洒, 名花流睫笑中藏。 眉梢含笑发微红, 酡颜破笑晕潮涌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绛都春 朱干生招饮湖中(壬午) - 这句描述了一个场景,即朱干生在湖中招集宾客。 2. 枫林半绿,尚留影不散,先飞黄者 - 描述了枫林的颜色和景象,暗示了秋天将至。 3. 湖水始波,短照斜明,兰桡驾 - 描绘了湖面开始有波纹,夕阳斜射,人们驾驶着船桨划水。 4. 清秋小缆芙蓉下 - 在秋天的清晨,人们在荷花下的小船上休息。 5. 空露起、垂杨丝挂 -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此题时,首先明确题目要求“赏析”。然后逐句进行解析。 “桐江春讯,月明迟、路入乱峰回互。” 意思是:桐江的春天的消息,明亮的月光迟来,道路进入乱石峰互相交错。 “一线悬天更远,人出千重岩树。” 意思是:一条线悬挂在天空更远处,人从千层岩石中走出。 “石貌多端,滩声转怒,使客心生恶。” 意思是:石头的形态多种多样,滩上的声音转急变怒,使人感到厌恶。
【注释】 子脱经年:子,即指花。脱,脱落。经年,经过一年。 叶生初夏:叶子在初夏时节生长出来。 碧玉为枝:形容凤仙花的绿叶像碧玉一样美丽。 标心叠彩,偏幻出、天姿佳丽:标心叠彩,意思是花瓣层层叠加,形成独特的色彩和图案。偏幻出,指这些美丽的景色与自然中的其他事物不同,显得格外神奇。天姿,指凤仙花的自然之美。 染甲调弦:染甲指将指甲染成红色或黑色等颜色以装饰自己;调弦,指调整乐器的音调
【注释】 ①壬午:宋宁宗嘉泰二年(1202年)。瓜州,宋代瓜州县治所在今甘肃省广河县。大观楼,即瓜州的名胜古迹之一。晚眺:傍晚眺望。 ②雪老芦花江上:指在江边看到飘落了一年的雪花。雪,这里指冬日的飞雪。 ③寒角:指凄凉的号角声。 ④阑干:栏杆。 ⑤惨孤鸿、孀妻向影:形容自己孤独凄冷。 ⑥酸子还悲:形容自己孤单寂寞的心情。酸子,这里指悲伤的人。 ⑦正无衣:形容自己贫困无衣。 ⑧千林黄叶,树树间飞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女诗人李清照,她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女性词人。下面逐句解读这首诗的内容和含义,以及相关的赏析。 诗句解析: 1. “描波如眼” - 形容女子的眼神如水波般清澈明亮。 2. “饰翠如蛾” - 用翠绿色来比喻女子眉毛的美丽,如同蛾翼。 3. “艳冶怜娇女” - 形容女子美丽动人,令人怜爱。 4. “花身有质” - 比喻女子的外表虽美但缺乏内在的实质。 5. “人非玉
诗的翻译与赏析: 诗句释义: 1. 弄夕阳花,听秋叶雨,一生尚多情爱。 - "弄夕阳花"和"听秋叶雨"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留恋。 - "一生尚多情爱"体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深情厚意。 2. 荔服寒蕉补,傍暗月、小摘女萝为带。 - "荔服寒蕉补"可能是指穿着带有荔枝图案的衣服,用冷凉的香蕉叶子修补。这反映了一种简朴的生活态度
【诗句释义】 玉蝴蝶 大风,自京口抵白沙洲宿,晚发金陵(壬午) 玉蝴蝶:一种词牌名。大风:风势很大。京口、白沙洲:地名。京口,今江苏镇江东面的金山寺一带;白沙洲,在今江苏省丹阳市附近。宿:过夜。晚发:傍晚出发。 自顾平生胸次,长波千里,一泻微茫。 自己回想自己的一生经历,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感慨。胸次:心胸中。长波:形容江水浩渺,像一条长波。千里:形容江水之远。一泻:形容江水奔流。微茫
凤池春 李园池上(壬午) 一剪莎𧙪,半檐桐乳,白日暖照朱门。 向荒烟小涉,阴高岸色,又踏吟人。 旧雨平池,絮花烟涨柳苗新。 韶年渐晚,清和近也,布谷先闻。 群峰宛转相次,俯悠然深远,树影无根。 记昔浮觞处,至今犹带,酒气浓春。 览物伤多,故时桃李思沾巾。 注释: 一剪莎𧙪:一种草名,此处指春天的景色。 半檐桐乳:半边屋顶上有桐花落下。 白日暖照朱门:阳光温暖地照在红色的门上。 向荒烟小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