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老芦花江上,一声寒角,落日将低。
客泪阑干,烟色暗起凄迷。
惨孤鸿、孀妻向影,闻独行、酸子还悲。
正无衣。
千林黄叶,树树间飞。
愁媒。
谁堪触境,琴歌既断,酒赋忘题。
身寄秋萍,自嗟漂泊到天涯。
楚台云,朝将安往,空床月、夜不相宜。
恨难归。
楼分南北,水又东西。
【注释】
①壬午:宋宁宗嘉泰二年(1202年)。瓜州,宋代瓜州县治所在今甘肃省广河县。大观楼,即瓜州的名胜古迹之一。晚眺:傍晚眺望。
②雪老芦花江上:指在江边看到飘落了一年的雪花。雪,这里指冬日的飞雪。
③寒角:指凄凉的号角声。
④阑干:栏杆。
⑤惨孤鸿、孀妻向影:形容自己孤独凄冷。
⑥酸子还悲:形容自己孤单寂寞的心情。酸子,这里指悲伤的人。
⑦正无衣:形容自己贫困无衣。
⑧千林黄叶,树树间飞:形容树叶落尽,满地金黄。
⑨愁媒:比喻忧愁烦忧。
⑩触境:触动人的内心。
⑪琴歌既断:指弹奏乐器的曲子断了。
⑫秋萍:秋天的浮萍。
⑬自嗟漂泊到天涯:感叹自己四处漂泊,没有固定的住处。
⑭楚台云:楚台山云雾缭绕。朝将安往:早晨将要到哪里去。安往,哪里。
⑮空床月:《古诗十九首》有“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之句。空床,这里指诗人独居一室,没有伴侣。
⑯恨难归:怨恨难以回到家乡。
⑰楼分南北,水又东西:意思是楼阁分别建在南北两边,江河又分为东西两条路。
【赏析】
此词为《稼轩长短句》中的一首写景词,也是一首感时伤世之作。
上片开头二句写冬景。首句说雪下得已经很多了,次句则写听到号角吹响,知道是傍晚了。“一声寒角”,点明时间是傍晚;“落日将低”则是点明地点是在江上,这两句把一个暮色苍茫、萧瑟凄凉的晚景勾画出来了。以下四句描写作者在江上的所见所感。“客泪阑干,烟色暗起凄迷”,是说作者看着眼前这凄凉的景象而流泪。“惨孤鸿、孀妻向影”,是说在这凄冷的环境里,作者想到了自己的身世;“闻独行、酸子还悲”,是说作者听到了那哀怨的曲子而更加感到悲切。以上四句都是写景,但景中已含情意,这是全词中感情最浓处。“正无衣”三句写景,但景中仍含情,这是全词中最沉痛之处。
过片五句写景,但景中有情,这也是全词中最深沉之处。“身寄秋萍”,是说自己像浮萍一样漂泊无依;“自嗟漂泊到天涯”,是说自己到处流浪,没有固定的住所;“楚台云,朝将安往,空床月、夜不相宜”,是说自己像楚台上那团团的白云一样,不知道明天将去何处;“夜不相宜”,是说夜深人静的时候,自己一个人对着空荡荡的床和明亮的月亮发呆。这些句子都充满了悲凉之情,是全词中最沉痛最悲切之处。
下片开始六句,是全词中最沉痛的句子。“恨难归”三句,是说因为自己流落江湖,不能回到故土,所以心中充满了怨恨。“楼分南北,水又东西”,是说由于自己身在江湖,所以楼阁只能分建南北两边,河水也只能分为东西两道。这两句虽然写景,但是景中有情,这也是本词中最沉痛最悲切的地方。
这首词通过对晚景的描写,抒发了作者漂泊江湖的悲愤心情。
名家点评
清代·王鹏运:“清真之笔,往往如此。”
清代·陈廷焯:“清真词多用比兴,此篇亦然……结语沉痛,与辛幼安同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