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脱经年,叶生初夏,空庭绿满无地。
相看碧玉为枝,依然暗滋阴意。
标心叠彩,偏幻出、天姿佳丽。
问谁初、染甲调弦,闲听落花流水。
雨渐湿、披靡弱质。
风乍起、翩翻仙袂。
人将不惜沾衣,苔亦任教遮翠。
何曾鸟踏,但绣与、百重芳被。
恐他时、红素飘零,急性又捐秋泪。
【注释】
子脱经年:子,即指花。脱,脱落。经年,经过一年。
叶生初夏:叶子在初夏时节生长出来。
碧玉为枝:形容凤仙花的绿叶像碧玉一样美丽。
标心叠彩,偏幻出、天姿佳丽:标心叠彩,意思是花瓣层层叠加,形成独特的色彩和图案。偏幻出,指这些美丽的景色与自然中的其他事物不同,显得格外神奇。天姿,指凤仙花的自然之美。
染甲调弦:染甲指将指甲染成红色或黑色等颜色以装饰自己;调弦,指调整乐器的音调。这里比喻用凤仙花来装饰自己,使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
雨渐湿、披靡弱质:雨逐渐变得湿润,使得凤仙花的花瓣变得柔软,失去了往日的生机。
风乍起、翩翻仙袂:风突然吹起,使得凤仙花的裙摆轻轻摇曳,仿佛仙女的衣袖一般。
人将不惜沾衣,苔亦任教遮翠:人们会毫不犹豫地让自己的衣服沾上凤仙花的汁液,而苔藓也会让凤仙花的花瓣露出翠绿色的部分。
何曾鸟踏,但绣与、百重芳被:鸟儿从未踏过这一片凤仙花地,只有绣着花纹的被子才能覆盖这片土地。
急性又捐秋泪:秋天的雨水迅速落下,使得凤仙花的叶子变得干枯,如同秋季的泪水一样悲伤。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凤仙花的美丽及其对诗人的影响。
首句“子脱经年,叶生初夏”,描绘了凤仙花经过一年的孕育,终于在初夏时节破土而出。这里的“子”指的是凤仙花的花蕾或种子,而“脱经年”则暗示了它经历了长时间的等待和努力。
诗人描述了凤仙花的生长过程,“相看碧玉为枝,依然暗滋阴意”。这里的“碧玉”形容凤仙花的绿叶翠绿如玉,而“阴意”则是指它们在生长过程中吸收养分,滋养着周围的环境。
第三句“标心叠彩,偏幻出、天姿佳丽”,进一步描绘了凤仙花的美丽。这里的“标心叠彩”意味着花瓣层层叠加,形成了独特的色彩和图案。而“偏幻出、天姿佳丽”则强调了这种美是与众不同、别具匠心的。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通过提问和描述的方式,表达了对凤仙花的喜爱之情。“问谁初、染甲调弦,闲听落花流水”,诗人询问是谁开始染红凤仙花,并欣赏着落花流水的情景。这里的“染甲调弦”形象地描绘了凤仙花的颜色变化,而“闲听落花流水”则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意境。
最后两句,诗人感叹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雨渐湿、披靡弱质,风乍起、翩翻仙袂”,诗人描述了雨水逐渐使凤仙花变得柔软无力,以及风吹起时它们翩翩起舞的情景。这里的“披靡弱质”和“翩翻仙袂”都表达了生命易逝、时光荏苒的主题。
整首诗通过对凤仙花的描述和感慨,传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