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缟衣人,山头坐凉月。
招手谓我来,咫尺步难越。
相怜意分明,相望魂恍惚。
梦觉理何凭,烦忧向明发。
诗句释义及赏析#### 亭亭缟衣人
- 亭亭: 形容女子姿态优美,挺立如玉。
- 缟衣: 白色的衣服,这里可能指白衣仙子或仙女。
- 人: 指的是诗人在梦中见到的仙女形象。
山头坐凉月
- 山头: 山的顶部或山顶。
- 坐凉月: 形容仙女在山顶上坐着,享受着清冷的月光,可能是在欣赏风景或是在休息。
招手谓我来
- 招手: 用手示意,表示欢迎或邀请。
- 谓我: 是对我说话,表明仙女对诗人的到来有所期待。
咫尺步难越
- 咫尺: 非常近的距离。
- 步: 行走,跨越。
- 难越: 难以跨越,可能是指距离远,无法轻易接近。
相怜意分明
- 怜: 同情、怜悯。
- 意: 心意,情感。
- 分明: 明显,清楚。
- 相怜意分明:表达仙女对诗人的同情和理解,情感表达清晰可见。
相望魂恍惚
- 相望: 互相注视。
- 魂: 比喻人的精气、魂魄等,这里可能指灵魂。
- 恍惚: 心神不宁,迷茫。
- 相望魂恍惚:形容诗人与仙女之间通过眼神交流,彼此的情感和精神世界相互影响,但这种交流可能使诗人感觉有些迷离和不安。
梦觉理何凭
- 梦觉: 由梦境醒来。
- 理: 道理,真理。
- 何凭: 依靠什么。
- 梦觉理何凭:表达了诗人从梦中惊醒后,对于梦境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产生了疑惑,不知道应该如何看待和接受梦境中所见到的景象或体验。
烦忧向明发
- 烦忧: 烦恼和忧愁。
- 向: 朝着,向着。
- 明发: 天亮时开始,这里指日出时分。
- 烦忧向明发:描述了诗人醒来后的心理状态,感到烦恼和担忧,这些情绪是在日出时刻逐渐浮现的。
译文
亭亭的白衣仙女,山头坐在清凉的月光下。她挥手示意来迎接我,然而距离虽近却难以跨过。她的心意如此明确地怜惜着我,而我们的目光交汇却让我的魂灵恍惚不已。当我从梦中醒来,对于梦境与现实的关联感到困惑和无助,心中充满了忧愁和烦恼,直到日出时分才逐渐消散。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仙女的形象描绘和诗人与仙女之间情感的交流,展现了一种梦幻般的浪漫情怀。诗人在梦中见到的仙女形象是纯洁而美丽的,而与仙女之间的互动则充满了诗意和情感深度。诗中的“招手”、“相怜”、“相望”等动词生动地表达了诗人与仙女之间的感情交流,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既神秘又动人。然而,诗人从梦境中醒来后,面对现实中的困扰和忧虑,使得整首诗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