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通四水,收拾尽,一春春。
念云亦群游,花谁独笑,触望同新。
氤氲。
野香繁作,着罗衣、聊惹几分尘。
山色何妨长在,莺声不可徒闻。
清尊。
好我必沾唇。
得与醉为邻。
任日落窗中,霞飞林外,远畅吟魂。
明妆载回佳丽,正湖堤、弦索散黄昏。
才见东城月好,柳边艇子无人。

【解析】

此诗首句写楼中之景,后五句写湖中之景。

【赏析】

这是一首写湖楼书事、赏心乐事的词。全词以清丽的语言、生动的意象、优美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也抒发了作者对美好人生的向往和追求。

“小楼通四水,收拾尽,一春春。”词人登上小楼,放眼望去,只见四面环水的湖面上,湖水碧波荡漾,与四周的山峦融为一体,宛如一幅精美的山水画。词人感叹道:“一年之中,春天来临了,湖水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这里,词人通过“小楼”、“四水”、“湖水”、“春天”等意象,描绘出了湖中之美景,为下片的描写打下铺垫。接下来,词人继续展开描绘,“念云亦群游,花谁独笑,触望同新。”这里的“群游”、“独笑”、“触望”,既表现了云彩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飘动,又表现了花在风中摇曳生姿,形成了动静结合的美妙画面。接着,词人写道:“氤氲。野香繁作,着罗衣、聊惹几分尘。”这里的“氤氲”、“野香”、“罗衣”等意象,都表现出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为下片进一步描绘湖中美景作了铺垫。

“山色何妨长在,莺声不可徒闻。”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即使山色永远在,莺声也不可轻易听到。这里的“何妨”“不可”都表现出了词人与自然合一的境界。同时,“山色”“莺声”也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为下片进一步描绘湖中美景作了铺垫。

“清尊。好我必沾唇。”词人的好友王仲修来访,他请王仲修喝酒,并邀请他一同欣赏美景。王仲修欣然同意,两人一边喝酒,一边欣赏湖中的美景。这里的“清尊”、“好我”等词,都流露出了词人和王仲修之间深厚的友情。

“得与醉为邻,任日落窗中,霞飞林外,远畅吟魂。”“得与醉为邻”一句,写出了词人和朋友一起饮酒作乐的情景;“日落窗中,霞飞林外”一句,则写出了词人在欣赏美景时的惬意心情。

“明妆载回佳丽,正湖堤、弦索散黄昏。”这里的“明妆”、“佳丽”、“弦索”等词,既表现了女子美丽迷人的形象,又表现出了她们在湖堤上弹奏乐器的情景。同时,“明妆”一词,还表现了女子们美丽的容貌。

“才见东城月好,柳边艇子无人。”这里的“东城月好”,既写出了月色的优美,又表现出了夜幕降临时宁静的氛围。而“柳边艇子无人”一句,则写出了词人独自欣赏美景时的孤独感受。

整首词语言清新脱俗,意境优美,通过对湖中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