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翃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的抒情诗,借写蟋蟀之鸣抒发作者对秋夜苦寒、凄冷清冷的感慨。全词以蛩鸣起兴,通过描写蟋蟀在深院中发出“无音”、“有怨”声,以及月色下的哀鸣,表达了诗人孤寂凄清之感。全词语言简炼含蓄,意境幽美深远,感情沉郁而真挚感人。 【答案】 暗蛩闻草,正院落、黄昏影暮。 渐缓入无音,微知有怨,似向秋馀低诉。 应虑凉多吟未隐,私叹息凄其风露。 奈苦逼更严,哀流砌满,月明愁素。 如慕。
【注释】 西河:指黄河以西地区。旧内:指北宋皇宫。壬午:宋神宗熙宁七年。 环兽齧(niè):象形词,用来形容城墙的坚固。 亚双列:形容城楼的雄伟。 苍藤束甃冷朝光:形容宫殿被寒气笼罩的景象。 坏宫春雪:宫殿在春天被积雪覆盖的情景。 阳和:温暖的阳光。 遣构绝:形容建筑的残破无人修复。 离坡玉树:指皇家园林中的树木。 禁垣中:宫中。 甲蔬青叠:指皇帝的御膳菜色。 别僧骑马入红尘
春潮涌动,船夫报告,理好船只渡钱塘江。 危樯上挂满了出征的帆船,江水湍急,舟行如飞却并不危险。 长鲸喷出巨大的水柱,地势极尽纵横交错之能事,雪山掩映其间。 划破天空的苍鹰,依次飞过江中的三、五峰。 我频频踏上钱塘江畔,感叹行李萧条,只有书和剑陪伴着我。 偶见鸥鹭相互惊避,定是奇怪我鬓边的霜华已染白。 更担心的是,在异乡遇到花柳,依然凋零衰败。 沙路烟开,更想寻觅今晚的茅店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注意审清题目要求。 (1) “春从天上来”“西湖逢戚畹出游”是第一联,意思是:春天从天上飞来,西湖上遇到贵戚出游。 (2) “十里帘钩。拉东风红袖,并上兰舟”是第二联,意思是:十里长的帘子垂下,拉着东风吹动的袖子,都上了船。 (3) “床移弦索,钿擘箜篌。沙堤雨歇烟柔”是第三联,意思:琴瑟调好,筝声悠扬,沙滩上的柳树和垂柳一样柔美。 (4) “喜山青花好
【注释】 壬午:即元丰七年。精严塔,在杭州灵隐寺内,又名六和塔。 微钟听歇:听到远处传来的寺庙中的钟声慢慢停歇。 正孤灯死暗影将灭:一盏孤零零的油灯映照出死亡般的昏暗景象。 疏衾漫拥馀醉:稀疏的被子裹着身体,我沉醉在余下的酒意中。 何处飞来,急雨打风瓦如裂:何处有风吹雨打在瓦上的声音,就像裂开一般。 更隐隐、击柝城头,人语檐声雨胶葛:更远处传来了敲击梆子的声音,还有人说话的嘈杂声。 僧窗失
永遇乐是南宋文学家辛弃疾的词作,此词写暮春景色,抒发对国事的忧虑。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与景浑然一体。全词以景起兴,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译文: 桃树的叶子渐渐变稠,豆苗抽长了眼睛。时序推移到了傍晚时分。 树叶渐多枝干渐密,梅花正肥嫩如初。雨后色彩又回到了酥润的春天。 依旧在金谷园中重施罗幛,依然没有让春风离开这里。 柳树上传来小鸟啼鸣声,烟笼杨柳深处
十二郎,胡鼎甫招同李与行诸君及杨姬剧燕(壬午) 竹深集燕,暗叶下、一霜秋径。 乍玉散林珂,金消桂粟,人聚繁香小影。 向晚传呼回银烛,满月贮、冰壶双镜。 正天气渐寒,堂声初暖,羽苛觞政。 相映。 琼花艳资,淡妆馀靓。 更指马争筹,笋明春掌,笑看红儿夸胜。 歌扇承花,舞腰欺柳,袅尘无定。 莺学语俊梨园,醉色又餐烟杏。 【注释】: 壬午:宋理宗绍定元年(1228)。 竹深集燕:以竹为障,集燕于此。
【注释】 1. 绮罗香:一种香,用绮罗装饰,所以叫绮罗香。 2. 石势崩心:形容江流湍急。 3. 江声走耳:形容水声如在耳边。 4. 一面赤横天壁:指长江的一边,山势险峻、陡峭如同横亘于天边的城墙。 5. 骇越涡盘,水底低惊千尺:意思是说,江面上的漩涡就像被越过一样,水底深处的水位也让人感到震惊,好像有千尺那么深。 6. 巉岩合、虎豹倾崖,镗鎝漱、鱼龙翻窟:意思是说,岩石峭立,虎豹倒伏;水流激荡
昼锦堂 胥山访友(壬午) 山晓看胥,塘寒浮魏,目趣同缓晴窗。 舟近长林回玩,小落枫香。 五更霜新销杜若,半篙水厚积沧浪。 荒榛遍,茅屋远邻,人今隐迹农桑。 四壁苔衣作。 闲凭几,天然榾柮为床。 扪虱高谈当世,卓荦非狂。 黄沙碛中樵犊鼻,白鸥梦里钓渔艭。 携残话,相送东弦初月,西箭斜阳。 注释: 昼锦堂——指作者的书房名。 胥山访友——在胥山上访友。胥山位于苏州西部,是著名的游览胜地
绮罗香 林居秋夜(壬午) 水月空池,楼霜粲瓦,人立小庭方夜。 风泄幽凉,飒飒暗吹林下。 书窗静、不映疏灯,香雾重、微闻飘麝。 近初更、竹树胧胧,数萤流影照帘罅。 悠然沉惨欲绝,又听遥钟起,春融烟泻。 忍尽孤情,无奈断魂消乍。 山低处、冷逼愁来,愁还到、客心闲挂。 重门闭、独与秋居,碎蛩留壁话。 译文: 水光月色映照着空空的池塘,楼台之上霜花闪烁着光芒,人们站在庭院之中刚刚入夜。 微风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