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钟听歇。
正孤灯死暗影将灭。
疏衾漫拥馀醉,沉思就枕,羁魂初贴。
何处飞来,急雨打风瓦如裂。
更隐隐、击柝城头,人语檐声雨胶葛。
僧窗失、梦愁应怯。
叹此身、凄断秋三月。
无眠自起清坐,蛩响作、满庭幽咽。
飘泊哀多,有似残蝉,归抱寒叶。
恐镜里、忽换颠毛,又待明朝镊。
【注释】
壬午:即元丰七年。精严塔,在杭州灵隐寺内,又名六和塔。
微钟听歇:听到远处传来的寺庙中的钟声慢慢停歇。
正孤灯死暗影将灭:一盏孤零零的油灯映照出死亡般的昏暗景象。
疏衾漫拥馀醉:稀疏的被子裹着身体,我沉醉在余下的酒意中。
何处飞来,急雨打风瓦如裂:何处有风吹雨打在瓦上的声音,就像裂开一般。
更隐隐、击柝城头,人语檐声雨胶葛:更远处传来了敲击梆子的声音,还有人说话的嘈杂声。
僧窗失、梦愁应怯:僧人的窗口失去了,梦境也变得如此忧愁。
叹此身、凄断秋三月:感慨自己的一生如此凄凉,仿佛秋天三个月一样。
无眠自起清坐,蛩响作、满庭幽咽:夜不能寐,起身坐在庭院中,蟋蟀的鸣叫声让人感到深深的悲哀。
飘泊哀多,有似残蝉,归抱寒叶:漂泊在外,悲伤多于秋天的落叶,如同要回归怀抱的残蝉。
恐镜里、忽换颠毛,又待明朝镊:恐怕自己的脸庞已经变得苍老,又等待明天去修饰它。
【赏析】
《雨淋铃》是苏轼贬谪黄州期间的作品。此词写雨夜宿于精严塔下,抒发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以及内心的忧郁之情。
上片“微钟听歇”四字点明时间,正是深夜时分。“正孤灯死暗影将灭”,孤灯闪烁,黑暗即将降临,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夜深人静的情景。此时,诗人却“疏衾漫拥余醉”,沉溺于酒中。然而,他并不因此而感到安心,反而开始思考人生,“羁魂初贴”。这一句表达了他对于人生的无奈和迷茫。接下来的句子描述了风雨交加的景象:“何处飞来,急雨打风瓦如裂。”这是对风雨的描绘,也是对诗人心境的映射。风雨之中,诗人不禁想起了远方的故乡和亲人,那种思乡之情溢于言表。
下片“僧窗失、梦愁应怯”两句写僧人的窗口失去了往日的美丽,梦境也变得如此忧愁。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接着,“叹此身、凄断秋三月”一句更是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自己生命的感慨。他感叹自己的命运如同秋天的三个月一样凄凉。最后,“无眠自起清坐”一句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他因为无法入睡而起身坐在庭院中,蟋蟀的鸣叫声更加衬托了他的悲伤。整首词通过对风雨、黑夜、孤独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忧伤和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