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河五十闸,闸水不濡轨。
十里置一闸,蓄水如蓄髓。
一闸走一日,守闸如守鬼。
下水顾其前,上水还顾尾。
帆樯委若弃,篙橹静如死。
京路三千馀,日行十馀里。
迢迢春明门,何时得到彼。
长安远于日,斯言亦有以。
人生天地闲,所贵适志尔。
八极可横骛,风云属鞭弭。
胡为动羁栖,缩缩如行蚁。
舍彼广莫乡,守此涓滴水。
哀哉世间人,都为名利使。
缰锁一着身,事事不由已。
请君转头看,即此有妙理。
观彼名利人,皇皇赴朝市。
当其守闸时,静躁皆如此。
知其无奈何,安心勿妄儗。
岂无捷径路,车驰与马驶。
吾行宁倭迟,君子进以礼。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名为《闸河舟中戏效长庆体》。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和赏析。
济河五十闸,闸水不濡轨。(济河:黄河。五十闸:指黄河上的五座大坝。不濡轨:车轮不沾湿。)
注释:黄河上有五座大坝,河水经过时,车轮都不会沾湿。十里置一闸,蓄水如蓄髓。(十里:黄河上游的一个距离。蓄髓:比喻储存大量的水。)
注释:在黄河上游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座大坝,用来储存大量的水。一闸走一日,守闸如守鬼。(一闸:指黄河上的一座大坝。守闸:看守大坝。守鬼:像对待守护神灵一样看守大坝。)
注释:一座大坝可以维持一天的水运,因此看守大坝就像守护守护神灵一样重要。下水顾其前,上水还顾尾。(下水:指船进入下游。顾其前:注意前方。顾尾:注意尾部。)
注释:船进入下游时,需要关注前方,而船进入上游时,则要注意尾部的情况。帆樯委若弃,篙橹静如死。(帆樯:船上的帆和桅杆。委若弃:好像丢弃了一样。篙橹:划船用的桨。静如死:非常安静,好像死了一样。)
注释:船行驶时,帆和桅杆像被丢弃了一样,而划船用的桨则非常安静,好像已经死亡。京路三千馀,日行十馀里。(京路:京城的道路。三千馀:大约三千多公里。日行十馀里:每天行驶十多公里。)
注释:从京城到其他地方的距离大约有三千多公里,每天行驶十多公里。迢迢春明门,何时得到彼。(迢迢:形容路途遥远。春明门:位于京城的城门。)
注释:春天的时候,我到达京城的城门还需要等待多久呢?长安远于日,斯言亦有以。(长安:古代的首都,今西安。斯言:这句话。)
注释:长安距离太阳很远,所以这句话也有一定的道理。人生天地闲,所贵适志尔。(人生:人的生活。所贵:值得珍惜。适志:符合自己的志向。)
注释:我们的生命如同天地一样广阔,最重要的是要符合自己的志向。八极可横骛,风云属鞭弭。(八极:八个方向。横骛:自由驰骋。风云属鞭弭:风和云都像马鞭一样追随自己。)
注释:我们的心胸可以像八个方向一样宽广,风和云都在追随我们的脚步。胡为动羁栖,缩缩如行蚁。(胡为:为什么。羁栖:束缚。缩缩如行蚁:像蚂蚁一样行动迟缓。)
注释:为什么要束缚自己的自由呢?我们行动起来像蚂蚁一样缓慢。舍彼广莫乡,守此涓滴水。(舍彼:抛弃那里的事物。广莫乡:辽阔的地方。守此:守护这些小水滴。涓滴:细微的水滴。)
注释:我们舍弃了广阔的世界,却守护着这些细微的水滴。哀哉世间人,都为名利使。(哀哉:悲伤啊。世间人:指世上的人。都为名利使:都是为了名利驱使。)
注释:真是悲哀啊!人们都是被名利驱使的。缰锁一着身,事事不由已。(缰锁:缰绳,控制马匹的绳索。一着身:身上的一个扣子。事事不由已:每件事都不由自己决定。)
注释:一个人被缰绳束缚住身体,所有的事都不能自己做主。请君转头看,即此有妙理。(请君:请求你。转头看:回头看看。即此:此处。有妙理:这里有深刻的道理。)
注释:请你转过身来看看,这里就有一个深刻的道理。观彼名利人,皇皇赴朝市。(观彼:观察他们。名利人:追求名利的人。皇皇:匆忙的样子。赴朝市:赶往京城去做生意。)
注释:观察那些追求名利的人,他们都是匆忙地去京城做生意。当其守闸时,静躁皆如此。(当其:在那时。守闸时:看守大坝的时候。静躁皆如此:无论平静还是急躁的情况都一样。)
注释:在大坝看守的时候,无论是平静还是急躁的情况,都是这样的。知其无奈何,安心勿妄儗。(知其:了解他们。无奈何:没有办法。安心:安下心来。勿妄儗:不要随意妄想。)
注释:了解他们没有其他办法后,就应该心安理得,不要再随意妄想了。岂无捷径路,车驰与马驶。(岂无:难道没有?捷径路:快捷的道路。车驰与马驶:车马快速行驶。)
注释:难道没有快捷的道路吗?但只要马车和骏马能够快速行驶,就没有问题。吾行宁倭迟,君子进以礼。(吾行:我的行程。宁倭迟:宁愿慢一些也不鲁莽。君子进以礼:以礼貌的方式前进。)
注释:我的行程宁愿慢一些也不鲁莽,我会以礼貌的方式前进。
这首诗通过描绘黄河大坝上的景象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人生的哲理和对名利的看法。诗中的“闸河舟中”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黄河上的景色和人们的活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通过对比黄河两岸的不同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名利和自由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