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之琦
【注释】 红梅:本词咏梅。罗浮仙人,借指隐居者;脂香,梅花的香气;丹、冰:分别指梅花的颜色和质感;绛唇:指梅花的花瓣;吹箫低唱:吹笙低吟,形容梅花声调清婉;松陵:即松陵山,在今浙江桐乡西南,作者曾游赏过;嵰(yù)雪万重:形容山上积雪厚重;梦冷来时路:指梅花开放时节,寒风凛冽,使人感到凄凉;倚竹新妆:梅花倚竹而立,如女子梳妆打扮;巡檐浅笑:梅花在屋檐下盛开,微风吹动,花枝轻摇,发出细碎的笑声
鹧鸪天 惭愧云亭半载留。又衔恩命向炎州。遄征有幸骑宫马,乐事无因恋爽鸠。 寻故步,话离愁。觚棱天半梦悠悠。十年前后三持节,蒿蔚馀生已白头。 注释: 惭愧云亭半载留。又衔恩命向炎州。遄征有幸骑宫马,乐事无因恋爽鸠。 惭愧:感到惭愧,不好意思。云亭:这里指的是作者任职的云亭县。半载:半年的时间。又:又一次。衔:接受。恩命:皇帝的命令或者任命。向炎州:前往炎热的云南地区。遄征:迅速出发。有幸:有缘分
谒金门·未至枫香十馀里山水 愁脉脉。还是飘蓬踪迹。水远山长音信隔。秋衾残梦积。 燕子欲飞无力。何处人家坊陌。如此光阴如此客。相思留不得。 注释: 谒金门:词牌名,又名“锦缠道”、“金缕衣”。双调一百零二字,上片十一句四仄韵,下片九句七仄韵。 未至:尚未到达 枫香:枫树的香气,此处指秋天的景色。 十馀里山水:形容距离之遥远。 骤发借宿村舍:突然决定在村舍中暂住一晚。 骤发:突然发生;发作。 借宿
鹧鸪天 一曲琵琶洒半酣。当时何苦泪痕淹。生来泛梗原无着,听彻哀丝亦未嫌。 人欲去,句重拈。清词闲写望江南。怜他老大商人妇,只唱新声昔昔盐。 注释: 1. 一曲琵琶洒半酣:指弹奏《琵琶行》时,乐曲将她带入了半醉的迷离之中。 2. 当时何苦泪痕淹:为什么在弹奏《琵琶行》的时候会留下眼泪呢? 3. 生来泛梗原无着:我一生漂泊不定,没有固定的归宿。 4. 听彻哀丝亦未嫌:即使听到悲伤的琴曲
以下是对这首词的逐句释义、其译文以及相关赏析: 诗词原文: 旧隐西陂迹已陈。尚留诗屋寄云门。梵钟声里几晨昏。 物外山含无尽意,定中僧笑傥来人。烟波何处问迷津。 1. 诗句释义: - “旧隐西陂迹已陈”:过去的隐居生活已经消逝,留下的只是痕迹和回忆。 - “尚留诗屋寄云门”:虽然已经退隐,但依然保留着一个诗屋,仿佛是寄托心灵的所在。 - “梵钟声里几晨昏”:在寺庙的梵钟声中
注释: 1. 腊雪春霖报岁丰。等闲欢意少人同。 注释:这是一首描写春节景象的诗歌,描述了腊月的雪和春天的雨,预示着丰收的季节。"等闲欢意少人同"意思是说,虽然大家都在欢庆,但很少有人能与我一起共享这份喜悦。 2. 湘帘燕子双双剪,别院桃花阵阵风。 注释:湘帘指的是挂在湖南的帘子,这里用来比喻诗人自己。燕子双双剪意味着诗人在为自己剪裁新衣,象征着新年的到来。而别院桃花阵阵风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喜迁莺·红梅 【注释】: 1. 兰釭(gāng)红绽:用红色灯罩照亮,使灯光如同花朵般绽放。 2. 更偎倚:更加依靠、倚靠。画中人:指画中的美人。 3. 春风人面:形容春天的风和人的面貌一样美丽。 4. 钗影横窗:梳妆用的钗子在窗外斜插着。 5. 书声出屋:读书声从屋子里传出。 6. 恰:恰好。小莺低啭:小鸟低声啼叫。 7. 篆纹蕙炉轻袅:篆刻花纹的香炉轻轻摇曳。 8. 冶思梨云相乱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此题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此题考核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要求学生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分析该诗句的艺术手法及效果
感皇恩·王庄阻雪二阕滕六太颠狂,搓绵搅絮。币月霏霏困归羽。泥深没踝,已是津梁迷误。候人还为说,冰横路。 茅屋短垣,荒村且住。泼水衾裯酽寒护。瞢腾一枕,只见玉龙飞舞。断魂寻不到,章门渡。 【注释】: 1. 滕六:地名。 2. 太颠狂:极疯狂。 3. 撮(cuo)绵搅絮:搓揉棉絮。 4. 币月:月亮。 5. 霏霏:雪花飘落的样子。 6. 泥深没踝:泥泞没过脚脖子。 7. 津梁:渡口。 8. 侯人
【注释】 ①晴烟:指晴朗的春日天空。②嘉树:美好的树木。筠(yún):竹子,这里泛指竹。③屐齿香痕:指登山时屐齿在青草上留下的痕迹。④裙腰:指女子的衣裙腰带。草色:指绿茵茵的草地。⑤凤弦:指琴。⑥锦字:指书信。⑦三生:佛教语,指前世、今生、来世。⑧驯鸥:指水鸟,此处借喻诗人自己。⑨暝(míng):黄昏。⑩轻寒:微凉的风。⑪楚天:楚地的天空。⑭驯鸥眠处:指鸥鸟栖息的地方。⑮驯:顺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