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之琦
春风梧苑,惯柔毫闲弄。况有兰闺玉人共。向金台、斗韵珠海分笺,全不数,当日秦娥箫凤。 梁园飞絮早,绿绣空囊,岂意韶华遽相送。银字掩孤颦、一卷哀辞,叹我已、潘丝霜重。算香散、蘅芜十年馀,又振触、西湖那时残梦。 注释: - 春风梧苑:春风拂过梧宫,环境优美宜人。 - 惯:习惯于。 - 柔毫:柔软的笔。 - 闲弄:随意玩弄。 - 况:何况。 - 兰闺:女子的卧室,也指美女或佳人。 - 玉人:美人。 -
孤影又南翔 岁晏何心问稻粱 卵色天低秋水阔 忍说他乡胜故乡 灯火记书窗 锦样修翎正着行 三十五年才一梦 凄凉却向襄阳话洛阳 赏析: 词人通过描绘自己的孤独身影和对家乡的思念,表达了自己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与迷茫。词中多次使用“南翔”和“惆怅”等意象,表达了词人的孤独、寂寞和对未来的忧虑。同时,通过对家乡的描述,展现了词人对故乡的深情和眷恋。此外,词人还通过对比“他乡”和“故乡”
诗句释义: 我自题写的山水小景,是一幅用细绢制作的画卷。 在这幅画作中,描绘了一片碧绿的水面,倚靠在遥远的山峰上。 这个地方很偏僻,很少有人来询问,山上空无一人。 虽然山峦高耸,云雾缭绕,但是并不显得深幽。 译文: 我用细绢绘制的山水小景,描绘了一片碧绿的水面,倚靠在遥远的山峰上。这个地方很偏僻,很少有人来询问,山上空无一人。虽然山峦高耸,但并不显得深幽。 注释: 1. 吴绡尺幅写幽襟
十年一觉春梦醒,鱼梁桥上还留有残照。一片月亮牵动着我思念之情,新写的词句也仿佛在谱曲,使我羁旅的心情萦绕难释。 尘世间的烦恼已全部清扫干净,我还记得曾经流连忘返的地方和景物。 疲惫的床枕低回着,旅舍中只有一点微弱的灯光映照着红晕。 荒芜的湾畔仍保留断板的遗迹,月光下素雅的蟾蜍影子外,幽静的环境再次出现。 河岸边的柳树轻轻的阴影下,烟沙弥漫的景色显得清碧淡绿。 这几天被西风吹得衰老
【注释】 大酺:大宴。 舆(yú):古代一种车,这里指皇帝的车驾。 纡回:曲折。 深秀:景色秀丽。 蜀道:四川的山间道路。 玉沙清:玉石铺成的地面,十分洁净。 瑶林:指美丽的树林。 欣逢:喜欢遇到。 萍踪:飘泊不定的踪迹。 鸡鸣还暗惜:听到鸡叫时,不禁暗暗惋惜。 最惆怅、烟缕词人笔:最令人感到忧伤的是,这烟柳迷离的景象被词人所题咏。 殿上、新歌传唱:在朝廷上,新的歌曲被传唱。 谏疏
桂枝香·署中丛桂数十株 桂花在官府里长了几十棵,交相辉映,是百年物也。今年秋天开花格外茂盛,词以此赞美它。 廊下纵目远眺,露水湿透秋夜,庭院像沐浴过一样清爽。又看见云根秀美,雾气凝成绿意。西风不管青腰守,任吹开、万枝金粟。客人衣上尘土冷,依稀还带着,小山余馥。 念傅舍,光阴转毂。尚吟玩珠英,情寄三宿。一样的茵席凭依,自己许是赏心人独。天香正好披襟处,更佳音仙蕊初擢。故国此际,霓裳应听,广寒新曲
诗句解读与译文: 1. 鸳针绣倦。又珊枕梦回,青禽低唤。 - “鸳针绣倦”描绘了一个女性在缝纫时的疲惫状态,暗示她可能因长时间的劳作而感到疲倦。 - “又珊枕梦回”,这里“又”字表明梦境的重复,可能是连续的夜晚都在梦中,“珊枕”指用珊瑚制成的枕头,常用来象征富贵或高贵的生活状态;“梦回”则表示回到过去或重温梦境。 - “青禽低唤”,青禽指的是青色的鹦鹉,它似乎在呼唤或者模仿人的声音。 -
鹧鸪天 江国阴阴水拍堤。五年三见泽鸿飞。可堪社鼓嬉春日,却是征衫上路时。 人不见,梦还疑。此情争得片云知。从容坐啸吾何敢,看取吴霜鬓几丝。 注释: 江国:指江边的国家。 阴阴:阴沉、昏暗的样子。 水拍堤:水拍打着河岸。 五年:已经五年了。 三见:三次看到。 泽鸿:比喻贤士。 社鼓:祭祀用的鼓。 嬉春日:在春天里嬉戏。 却是:反而。 征衫:出征时的服装。 人不见:意思是说没有人看见我。 梦还疑
东风菜,叹多时、抛残乡味,枉了隋堤春色,绣畦相待。 东风拂过菜园,让人感叹已经很久没有品尝故乡的风味,白白浪费了隋朝时的春天和美景,就像那被精心打理的绣花畦地一样等待。 抛残乡味:指久别家乡后,思念家乡食物的美味。枉了隋堤春色:白白浪费了隋朝时的春天和美景。隋堤即隋炀帝修建的大堤,位于今河南省淮阳县附近。 欲问樊楼浅酌,旧梦何处,剩有承筐新翠,压担馀寒,相思市桥吟卖。
注释: 谒金门·未至枫香十馀里山水,骤发借宿村舍 行不得。何处箜篌唤客。坼岸崩沙天易黑。荒村聊寄迹。 此际兰灯频剔。梦里关山闲觅。瓮牖绳枢环堵室。凤楼人未识。 译文: 我行走不了,到哪里去寻找一个借宿之所呢?在漫长的旅途中突然停下来,借用村舍的房屋暂作栖身之处。 在这荒凉的村庄中,只能暂时寄居下来。 此时此刻,我频繁地点亮了灯火。在梦中我常常想念着故乡的山和河。 在破旧的小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