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引
注释: 1. 清光憔悴久。情绪消磨有。菱花新样频携手。泪痕犹在否。 译文:我的心情一直被忧郁困扰,就像这清澈的月光一样,长久以来都显得憔悴无力。情感也随着时间逐渐消磨殆尽,就像镜子里的倒影,不断变幻着。每次看到新的镜框,我就忍不住去牵手,但每次都留下了泪水的痕迹,这些痕迹是否仍然存在呢? 赏析:诗中表达了诗人因长时间的情绪压抑而感到憔悴无助,以及与爱人分离后的孤独和忧伤。 2. 从郎别后
【注释】 “暖金云”:指镜子的边框用金色,像云一样。“彩缕芙蓉”:指镜面像芙蓉花一样美丽鲜艳。“端溪”:产于广东省的端州,这里指端石制的砚台。“丁香扣”:即香木梳,梳齿有香气。“罗襦半解”:指衣服已解开一半。“两点”:形容眉毛弯曲如山形。“横波”:指眉毛弯曲如水的流动。“朝来牢系鸳鸯纽”:比喻夫妻恩爱,情深意长。“莫教消息漏”:不要泄漏了夫妻之间的秘密。 【赏析】
《东坡引·十赍词示婢还九首湖镜》是一首清初诗人董以宁创作的诗词。下面将逐句进行释义: 1. 第一句:朱唇何待染(红色嘴唇不需要涂口红)。 - 注释:红色的嘴唇不需要涂口红。 - 翻译:Red lips needn’t be painted red. - 赏析:这一句表达了主人对丫鬟的怜爱,无需她化装打扮。 2. 第二句:刺绣怜香腕(用刺绣来宠爱她的手)。 - 注释:通过刺绣来宠爱她的手
【注释】 1. 东坡引:词牌名。 2. 十赍(jī):指十件礼物,这里特指一对玉环。 3. 湖镜:湖面像镜子一样平静。 【译文】 竹席上刻满了冰一样的花纹。只有我的床和它相衬。她臂上的印迹微微地留在上面。怕被人轻易地认出。当初买时,是在一个古镇里。送的东西应该很难让人吝惜。将它铺在纱帷附近。快要看到银灯的晕光了。 【赏析】 这首小令写女子与情人幽会的情景。全词以“湖镜”为题
【诗句解释】 1. 才梳云髻亸:刚刚梳完云一般的发髻。 2. 旋把新羹做:随即做了一碗新的羹。 3. 药垆茶灶时时课:药炉和茶灶是常做的家务事,所以时时需要去做。 4. 恐教纤手涴:恐怕这碗羹被纤巧的手弄脏了。 5. 雄州皂荚,捣成百和:用雄州的皂荚,捣成了一百个香饼。 6. 涴手处、挼挲过:弄脏的地方,用手揉擦过了。 7. 夜深推枕钩郎卧:晚上推着枕头让丈夫入睡。 8. 馀香犹在么
【注释】 “东坡引”是一首词牌名,此为作者自创的调子。“湖镜”指湖水。“香巾”是女子用来擦汗的手帕。“云是馀东织”,意思是手帕是别人家的,是“他”做的。“余东”是作者的表字。“珠汗融融湿”意思是汗水从手指间滴下,滴在手上。“换他红耙袜”意思是把湿了的红钩袜换下来,给“他”穿。“绣床闲挂”意思是在绣床上挂着袜子。“频频拭”意思是用双手轻轻擦拭。“双银脱”意思是不要脱下鞋
注释: 1. 东坡引:这是苏轼的《浣溪沙》中的第一首词。 2. 十赍词示婢还九首:这是苏轼写给他的小妾,名为“九”的小词,共计十首。 3. 湖镜:这是苏轼的别号,取自他的名字中的“湖”字,意指他在西湖边的住所,也象征着他的人生态度。 4. 缝成红素绢:将白色的丝绸缝制成红色的布料。 5. 妆就鸳鸯线:用红色和白色交织成鸳鸯的形状。 6. 双双蟢子双双燕:双燕在织布机上飞翔。 7. 一只图半面
【注释】 东坡引 · 携九首 泥金叠扇子。别样成都纸。盘来双凤云如绮。藏时曾见未。藏时曾见未。 偶然检出,携来花底。早捉向、纤纤指。轻摇莫便心儿喜。秋风明日起。秋风明日起。 【赏析】 这首词的上半阕写女子的情态:用“泥金”和“成都纸”等物作扇面,以象征其贵重;“盘来双凤”喻其形影相随;“藏时曾见未”则暗示其与自己朝夕相处。下半阕写女子的动作和心理:突然从怀中取出,放在手中把玩
【注释】 湖:湖山,泛指湖中美景。镜湖:指浙江绍兴的鉴湖,风景秀丽,为北宋文学家苏轼所爱。 如皋人射雉:如皋县(今江苏如皋)有山有水,是打猎的好地方,所以人们喜欢在那里射山鸡。 湘篦:一种用湖南出产的竹子制成的梳子,因其质地坚硬而名“湘篦”。 除发腻:除去头发的油腻感。 风前试:在微风中试用。 背后无人倚:意指没有人在旁边观看、赞美自己。 怜:爱惜。 玉臂:形容女子的手臂美如玉石
【注释】 ①十赍词:一种书信。“赍”是“持”的意思,指手持信件。②湖镜:湖中的明镜。③粉丸铅雪冶:用白铅做成的丸子,像雪一样洁白。④捻就和兰麝:把白铅丸子捏成兰花形,并加上香料。⑤几年:几年来。⑥西子湖:西湖。⑦开函:打开信函。⑧香尚惹:香气还撩人。⑨殷勤赠与:一再地赠给。⑩料应称谢:料想一定会感谢。⑪却留向湘帘下:却要留着,挂在湘妃的帐帷下面。⑫道侬真色何曾借:说我的美丽容颜,又怎能借给别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