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引
【解析】 题干中“东坡引 · 苏书西楼帖大江东去词,宋拓本”是这首诗的题目,要求考生对诗句进行逐句解读。 “苏书西楼帖大江东去”是第一联,意思是:苏轼的书法作品《西楼帖》上写的《念奴娇·大江东去》。 “周郎生儒雅”是第二联,意思是:周瑜(周郎)天生有学问和儒雅的气质。 “小乔正初嫁”是第三联,意思是:当年小乔刚嫁给周瑜的时候。 “当年英气谁堪亚”是第四联,意思是:当年周瑜英气凛然,谁能比肩?
拖筇悭雪霁。拖筇,意为拄着拐杖,悭是吝啬的吝字,形容人不愿多做事。拖筇悭雪霁指在雪后不愿意出来做事情。 探梅误年例。探梅,指春天的时候去郊外踏青赏花;年例,这里指按照习俗每年春天都要做的事情。误年例指的是错过了按习俗应该做的活动,即错过了春天赏花的时间。 一炉商陆闲窗底。商陆是一种植物,常用来制作中药,商陆闲窗底是指在家中的一个小角落里用火炉烧煮商陆,用来驱赶蚊虫。 瞢腾惟有睡。瞢腾是迷糊
【注释】 ①东坡引:词牌名。 ②倦游:厌倦了仕途的奔走,表示欲隐归山林之意。 ③江北路:泛指南宋京城临安(今浙江杭州)以北一带,即江南地区。 ④月白江南路:泛说月光映照江南道路,暗喻自己身在江南却心在江北,身不由己,不能随心所之。 ⑤“初来”三句:指作者自北向南,初到江南,不知此地生活之不易。 ⑥身住山多处:指自己身处山水之间,远离尘嚣。 ⑦心住愁多处:指自己心中忧愁重重,难以排遣。
【注释】 梦酣春兴足:梦中的春天的兴致已经满足。 晓镜:早晨的镜子。鬟(huán):发髻,女子头发的一种装饰物。绿:指黑色。 盘成髻子灵蛇曲:梳成盘形的发髻像一条弯曲的蛇。 小炉茶正熟:小茶炉里的茶已经煮好了。 折腰数步,石榴裙蹙:弯腰走几步,好像石榴裙皱了一样。 鸦松恐坠钗头玉:担心乌鸦松枝上的玉坠会坠落下来。 恼公低唱莺声续:惹得他低声歌唱,好像黄莺在接续他的歌声。 吴笺抛几幅
【解析】 本诗是苏轼为友人席上所作,全诗以女子的口吻抒发了酒醉后娇羞、欲拒还迎的微妙心理。 (1)“芙蓉匀”二句:芙蓉即荷花,用来形容女子肌肤之美。“腕弱嫌金串”指女子因手软而不敢拿住首饰。 (2)“才歌又笑轻遮扇”三句:女子一边唱歌一边遮住自己的扇子,怕人看见她的羞涩。 (3)“珍珠初脱线”二句:比喻女子刚刚解下首饰。 (4)“凭肩软语,还羞人看”:女子倚在男子的肩上,用柔情蜜意软语向男子撒娇
注释:樱桃红艳已经足够了,太阳注视着苔痕的绿色。钓竿被放下后清溪曲调就变得幽雅了,村庄里桑树的叶子落光了,村庄里桑树的叶子落光了。 闲愁不要向外发泄,翠绿色的眉毛不断蹙皱,勉强抱着琴在修竹旁弹奏。池边有个伴侣可以一起联续,山儿画了一半,山儿画了一半。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田园生活的诗。首句“樱桃”是春天的象征,诗人用“红已足”形容春日的景色,色彩鲜艳,充满生机。第二句“日觑苔痕绿”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赏析‘绮窗红日皦,余睡残灯小。水沉宿火烟犹袅,卖花声恁早。’”这几句诗,可从意象选择、炼字、手法及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 此题要抓住关键句进行赏析。第一句“绮窗红日皦”描写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绮窗、红日、晓等词都是写景的,“皎”“晓”两词用得很准确,突出了诗人起床时间很早,且心情很好的特点,第二句“余睡残灯小”
【注释】 绿波芳草路:指离别时,送别人与行人在绿水碧波和芳草萋萋的路上依依惜别。 阳关一曲声凄楚:指《阳关三叠》的曲调,使人感到凄凉哀婉。 行云无定据:指行云漂泊不定。 【译文】 别离之际,记得那南浦的杨柳依依。 送你一缕清香如云的丝缕。 你的头上分出一半金钗,我把它赠予你。 听那《阳关三叠》的曲调,声音悲凉而伤感。 惹起我心中离别的忧愁。 梦见自己像征鸿一样飞向远方。 行云总是漂浮不定
【注释】 东坡引:词牌名。九日:指秋季的重阳节。 凉飙生玉宇:凉风刮过高耸入云的天空,使玉宇显得更加清凉。凉飙:凉爽的风。 黄花:菊花。凝:凝结。露:露水,即露珠。汀苹岸蓼(lǎo):水中的草和岸边的芦苇。秋将暮:秋天将近尾声。 登高开宴俎:登高饮酒设宴。俎:古代礼器,这里指宴会用的器皿。 传杯兴逸:传杯时兴致勃发,意气飞扬。分咏得句:分别吟咏诗篇,获得佳句。 思戏马:《后汉书·窦宪传》记载
【注释】 茅斋:简陋的草屋。无客至:没有客人来。冰砚:冬天的砚台,因砚中积水成冰而得名。冻寒泚(cǐ志):指砚水结冰。南枝喜入新诗里:指梅花开在南方的枝头,被诗人写入了新作的诗词。恼人频嚼蕊:形容梅花盛开时,香气四溢,令人陶醉的样子。恼人频嚼蕊:形容梅花盛开时,香气四溢,令人陶醉的样子。因思去腊江头醉:回想去年春天我在江边醉酒的情景。去腊:去年。江头醉:指江边醉酒。倚动客兴伤春意:倚靠着栏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