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孝胥
杂诗 登上高楼看不见海,早晚眺望海气弥漫。 鸥鸟飞翔能改变飞行方向,才发觉海已在眼前。 凭高远眺难以穷尽,胸中有别样感受。 知道鸥鸟喜欢栖息在水边,造物者吝惜我的翅膀。 柳州人羡慕鹘鸟,羽毛丰满仁义双全。 太清境地果真忘记饥渴,恶劣世界可以舍弃。 注释: 杂诗:即“杂体诗”,是唐代一种灵活自由的诗体。 登楼不见海:登上高楼却看不见大海。 朝夕望海气:早晨和晚上都盼望着海气。 转迟:变化为迟缓。
【诗句注释】 刘幼云:人名,字潜楼。 秉书以事君:拿着《尚书》为皇帝办事。秉,持、执。 自处:对待自己。处,居、待。在忠孝:忠诚孝顺。 惜哉非甲胄:可惜不是穿着盔甲。惜,可惜。非甲胄,没有穿盔甲。 救国乃无效:挽救国家却毫无效果。救国,救国难。 抱书窜穷岛:抱着书卷躲进偏僻的海岛。窜,逃避。穷岛,荒僻的岛屿。 举国孰同调?:整个国家中谁能与我志同道合。孰,谁。 潜楼非人间:潜楼不在人间。潜楼
这首诗是沈子培为《灵武劝进图》题写的,内容主要是表达了他对国事的看法和对历史事件的评价。以下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君父有危急,臣子当自效。 国家面临危机,作为臣民应当尽力报效。 事成福宗社,不成死忠孝。 如果成功,则造福于国家;如果失败,则以忠孝之名而死。 玄宗不先请,此语实知要。 唐玄宗在事情发生之前没有请求,这是最重要的事情。 奈何裴冕等,首务上尊号。
杂诗·子房虽助汉其志专报韩 子房虽助汉,其志专报韩。灭秦复破楚,韩后终难存。苟能存韩后,何为弃人间。 子房虽助汉,其志专报韩。 - 子房,即张良,辅佐刘邦建立汉朝的功臣,历史上著名的智囊和谋士。他的“报韩”之志指的是他对韩国的忠诚与复仇。 - “灭秦”与“复破楚”,描述的是张良辅佐刘邦消灭了秦朝,以及他随后帮助刘邦打败了楚国。这两句强调了张良在历史变革中的关键作用。 -
【注释】 ①五载:五年 ②居海滨:居住在海边。 ③避秦:逃避秦始皇的暴政,指隐居。 ④幸:侥幸,有幸。 ⑤奔集:投奔而来。 ⑥偷活:苟且生存。 ⑦贤转徙:贤良之士四处流徙避难,辗转迁徙。 ⑧鬻字:卖字为生,即出卖字画为生。 ⑨俯畜:俯首养畜。 ⑩诸公:指当时的名士、官僚。 ⑪各厉节:各自坚守气节。 ⑫可敬亦可喜:值得尊敬,也令人高兴。 ⑬所嗟:所叹息的是。 ⑭君国:国家。 ⑮碌碌:平庸无奇。
【注释】 1. 《杂诗》:诗歌体裁名。 2. 遗山:即遗民,指金灭亡后不仕元的汉人,此处指作者。 3. 修:编写。史:史书。 4. 忠于金:忠于南宋王朝,金是南宋的别称。 5. 委蛇:周旋、往来。贵臣间:权贵之间。 6. 枉尺:枉费心力,徒劳无功。直寻:正直地寻求。 7. 碑版:碑文。谀佐命:为皇帝歌功颂德。 8. 降辱:受屈辱。良:实在。已:尽,完了。 9. 干:给……写信。耶律:金朝皇族姓氏
【注】 服衣:穿的衣服。若干尺,表示数量多。已能为正书;已经能够写正书了。冲龄:年幼。举国:全国。负此孤:负担这种重任。逆竖:叛逆的臣子。满朝:整个朝廷。汗颜:羞愧。大义:指正义。骈诛:一起被杀死。刘卿:指刘征。数纸:指几封信。时流:同辈的人。自谓黠:自称机智。匿笑嗤其迂:讥笑他的行为笨拙而迂腐。狂夫:指狂放的人。闲处看:闲暇时观看。张须:张嘴发怒的样子。未敢颂天纵:不敢颂扬上天的恩赐。天纵
【注释】 酒楼灯下饭,飞虫争投盘。 肥浓久见欺,腹疾惊夜寒。 昧爽起盥漱,朝饥得澄观。 五味初无根,屏除岂为难。 泊尔忽见道,萧然罢晨餐。 麦糗足自活,扪腹殊闲安。 百邪宁妄侵,有欲真吾患。 辟谷虽未能,不贪乃金丹。 杂诗: 在酒店里,灯光下吃剩的饭菜,被飞来的虫子们纷纷投进盘中。 长时间以来,那些肥腻的东西已令人讨厌,如今肚子饿极了,夜里又冷得发抖。 清晨起床后先洗脸漱口,然后吃些稀粥
杂诗 乩仙降沪市,涉江往观之。 社公忽关白,灵真当涖斯。 须臾称洞宾,字如风雨驰。 笛声吹江城,一字已小奇。 泪尽为苍生,六言次犹疑。 坤乾妙用韵,咨嗟还涕洟。 将亡听于神,我意不欲为。 哦诗三太息,回仙良吾师。 注释: 1. 乩仙降沪市:乩仙降临在沪市。乩仙人指活人或死人死后的鬼魂附于纸笔之上,能与人对话、预言未来等。 2. 涉江往观之:涉过江去观看。 3. 社公:土地神。关白:告知、通报。
杂诗 秋天的草地,雁儿来临,红叶斑斓,色彩奇丽。 红色独自明亮,其他花卉不如它的艳丽,百卉都显得黯淡无光。 丹枫和乌桕树,经过霜冻,叶子也改变了颜色。 西风吹拂大地万物凋零,绚烂的色彩到底有何用意? 壮士面对时光流逝感到紧迫,才子有感慨而进献。 草木竞相争夺一时的荣华,但最后凋谢的是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