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彦
诗句释义: 1. 春色天涯孤馆:“春色”指的是春天的景色,“天涯孤馆”表示身处异地的孤独感。 2. 悽婉:形容声音或情感悲伤、凄凉。 3. 才到小屏山:“才到”表示刚刚到达,“小屏山”是某个地点的名称。 4. 双成不解便相看:“双成”可能是指某种传说中的生物或者象征,“不解便相看”表示不理解或者不关心。 5. 还么还:“还么还”可能是某种动作的描述,但在这里不太明确。 6. 赏析
【注释】 恼人:令人恼怒。春昼:春天的白天。花好奈风颠:花儿再好,也被风吹得摇摇欲坠。幽襟凄断:心情忧郁到了极点。天摩天:天空连着天空。 【赏析】 这首词是写闺中怨妇的幽怀,上片写其怨愤之情,下片转写其幽怀,以景衬情。全词委婉细腻,婉约清丽。 “正是恼人时候”起句,点明题目“荷叶杯”,即“荷花杯”。荷花在古代诗词中常与爱情联系在一起,因为荷花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象征纯洁的爱情。这里
注释 竹枝:古代民间歌曲,流行于巴渝一带,以七言四句为一韵。 孙光宪、皇甫松:《全唐诗》卷八百五十九载有《浣溪沙·霜高滟滪月空舲》。据《唐才子传》卷五记载:“孙光宪,字保生,自号凤洲居士。……尝作《竹枝词》,云: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又云:红绫ctlu锦帆来,知是花间停两回。莫怪尊前无伴在,刘郎已醉三年归来。” 皇甫松:生平不详,其词多写男女爱情之事
【注释】: 1. 荷叶杯:一种词牌名。 2. 温助教廷筠:温庭筠,唐末五代时著名诗人、词人,曾任国子监四门博士,世称“温八叉”,是花间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词风格艳丽浓丽,善于运用典故,有“温词”之称。 3. 玉腕:指女子的手腕,常用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 4. 肠断:形容极度悲伤,伤心到极点。 5. 此情无计与郎知:此情无法用言语表达清楚,只能在心里默默思念。 6. 思摩思:即“思多”。
【诗句释义】 兀地心头似火。愁坐。此后不思郎。 兀地:突然。心中如同燃烧的火焰。 愁坐:因思念而坐着,愁闷不安。 思郎:思念着郎君。 空自断人肠。伤摩伤。伤摩伤。 空:徒然(白白地)。 伤摩:指因悲伤、痛苦而心如刀割。 【译文】 突然心头像烈火一样燃烧,因思念而坐着,心中无法平静。 此后不再思念郎君,但空自断人肠,内心充满痛苦、悲伤。 【赏析】 这是一首写思念之情的诗。首句“兀地”,是突然的意思
荷叶杯·温助教廷筠体 碧玉镂成荷叶。周折。赛金杯。 酒鳞风动红光滟。香茜。莫思归。 【注释】: - 碧玉:形容荷叶的颜色像翡翠一般美丽、清澈、透明。 - 镂:雕刻。 - 荷叶杯:一种古代的酒杯,形状像荷叶。 - 周折:曲折、复杂。 - 赛金杯:与金杯相比美,比喻非常华丽、珍贵。 - 酒鳞:指酒杯中的酒波纹。 - 风动:风吹。 - 红光滟(yàn):形容红色的光辉在水中荡漾、摇曳
【注释】 竹枝:词牌名。 孙光宪、皇甫松:唐代词人,俱有《竹枝词》,但此诗是仿照他们的体式写的一首新作。 巴江:指长江在四川一带的一段。 迎神:为祭祀神灵而举行的一种仪式。 打鼓鼙(pí):用鼓声来伴奏。 山花红映女巫衣:形容山花艳丽,映照女巫的衣襟,使女巫更加美丽动人。 【赏析】 这是一首竹枝调的新作。作者以竹枝词的体裁咏唱巴江的山花和女巫的美丽。全诗语言清新明畅,风格朴实自然。
注释:竹枝曲调的歌曲,孙光宪和皇甫松都唱过这种歌。 蛮烟瘴雾最难消,江边滞留的蜀客停船不动。 赏析:这首词是作者在巴渝(今重庆市)任职期间的作品。上片写景。起句写景,点明时间、地点。“竹枝”即“巴渝竹枝词”。“竹枝”为乐府曲名,相传为东汉时巴渝民间民歌,后来被改编成歌曲。“蛮烟瘴雾最难消”,这句说巴渝地界,烟雾浓密,瘴气逼人,难以消除;下句写所见。“江边蜀客滞兰桡”,这句说江边的蜀客滞留船上
【注释】: 晓风:春风。点香泥:在炉中点香,让香气散出。 【赏析】: 以花为喻,抒发伤春之情。首句写夜深人静时,春风已吹得满地落红,而自己却独守空房,无法入睡,只好点燃香火,使香气从炉孔中飘出,驱走寂寞。二、三两句,描写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春天来临了,百花盛开,繁花似锦,然而,这美好的春光却不能引起作者的情思,反而使他更添愁苦。“花穗”二字,既写出花的颜色,又写出花的姿态、形状,形象鲜明
【注释】:巴渝曲:即《竹枝》,古乐府名。巴童:巴地的童男、童女,泛指巴渝地区的民歌歌手。巫神:指巫山神女,相传为巴渝地方的女神。巫神夜归巫庙宿:意谓巫山的神灵夜晚返回巫山神女居住的神庙。 【赏析】:此诗写巴渝地区人民对神祇的崇拜和热爱。“竹枝孙光宪、皇甫松俱有此体。”竹枝词是唐宋间流行的一种民间歌曲,多描写男女爱情,而这里所写却是歌颂神女的爱情。“巴童爱唱巴渝曲”,巴渝是今重庆市的别称